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离膜制备,具体涉及了一种具有抗污染功能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于水污染的防治也越来越重视,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膜分离技术具有产水水质高、无相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水处理领域内一项非常重要的废水治理技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由于装填密度大、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应用广泛。而膜污染是目前膜分离技术最主要的难题之一,但传统的膜组件都有中空纤维膜丝底部易堆积污泥等污染物的缺点,因此膜丝的污染速度较快,即膜组件的抗污染性较差,所以急需一种膜组件下端不易堆积污泥,膜丝污染速度较慢,即抗污染性能高的膜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抗污染中空纤维膜组件,该抗污染中空纤维膜组件不易堆积污泥等污染物,抗污性强。
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的中空纤维膜膜组件的下固定端头的上表面一般为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且从膜组件的外侧给膜组件曝气,或者曝气孔竖直向上为膜组件曝气,而且曝气孔为圆形,这种曝气结构对中空纤维膜膜丝表面及下固定端头的上表面的清洁力度都较小,而且由于中空纤维膜膜组件中有很多根中空纤维膜膜丝浇铸在一起,所以传统膜组件的膜丝及膜帘之间易堆积污泥等污染物,由于下固定端头的上表面为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污染物不易从膜组件内脱落到膜组件外,从而使污染物在中空纤维膜丝的底部快速堆积,进而使膜组件所处的污水的污染物浓度逐渐增加,从而加快中空纤维膜膜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抗污染中空纤维膜组件,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上固定端头、下固定端头、曝气总管、曝气支管、产水管、膜组件接头,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固定端头与所述下固定端头之间的至少两帘中空纤维膜膜帘,所述的至少两帘中空纤维膜膜帘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由多根中空纤维膜丝构成,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固定端头上,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固定端头上,所述下固定端头包括形成有容置腔的下固定端壳、填充在所述下固定端壳的所述容置腔内且用于固定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下端的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曝气支管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任意相邻两帘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曝气支管;
5、其中,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沿所述密封胶层的延伸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所述曝气支管包括沿所述密封胶层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子曝气管阵列,所述子曝气管阵列包括分别插设在所述密封胶层内且向上延伸而出的n个子曝气管,所述的n大于等于3,所述子曝气管阵列中分列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子曝气管的上开口的上端面具有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密封胶层的中部,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密封胶层的中部,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任意一个所述子曝气管的上开口的上端面与其自身延伸而出的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的位置平面相平行。
7、本专利技术中,述及的“位置平面”是指所述子曝气管从所述密封胶层中穿过时所对应的上表面中的局部平面。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子曝气管沿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为连续的曲面。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的底部呈中间高两侧低。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光滑曲面。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容置腔的上边沿呈中间高两侧低。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上边沿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光滑曲线。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的光滑膜层,所述光滑膜层的延伸形状与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相同。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子曝气管的上开口呈椭圆形。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子曝气管阵列中,各个子曝气管的上开口的尺寸相同,或,各个子曝气管的上开口的尺寸由中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少或增加,所述尺寸为所述上开口的长度或所述上开口的宽度。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下固定端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具有三帘以上,且每帘中空纤维膜膜帘的膜帘宽度相同。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具有三帘以上,且各个中空纤维膜膜帘的膜帘宽度由中间向前后两侧逐渐减小。
18、本专利技术中,中空纤维膜膜帘的膜帘宽度的延伸方向与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对应,中空纤维膜膜帘的长度方向与膜组件的长度方向对应。
19、本专利技术中,左、右、前、后以膜组件为参照,左右方向对应膜组件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对应膜组件的宽度方向。
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1、本专利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膜组件抗污染性差的问题,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特定结构的下固定端头和曝气管,具体是具有特定形状的上表面的密封胶层以及具有特定形状的上开口(也称为曝气孔)子曝气管,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胶层的上表面沿所述密封胶层的延伸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子曝气管的上开口具有高低不同的两端且靠外一侧的更低,两相配合进而使得污染物不易在下固定端头的上表面上以及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且更容易向外脱落,从而提高了膜组件的抗污染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曝气总管、曝气支管、下固定端头、至少两帘中空纤维膜膜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的尺寸大于相邻两帘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的尺寸大于相邻两帘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曝气管阵列中的n个子曝气管为圆柱型且平行排布并插设在所述密封胶层内,所述子曝气管的下端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曝气管与所述下固定端壳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端头与所述曝气总管粘接在一起;和/或,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下端浇铸在所述下固定端头内;和/或,所述下固定端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子曝气管的上开口的上端面与其自身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为连续的曲面;和/或,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的底部呈中间高两侧低,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内部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光滑曲面;和/或,所述容置腔的上边沿呈中间高两侧低,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上边沿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光滑曲线;和/或,所述子曝气管沿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下端排布在所述下固定端头的所述下固定端壳的所述容置腔内,且各个所述子曝气管排布在下固定端壳的容置腔内且位于相邻两帘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中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具有三帘以上,且每帘中空纤维膜膜帘的膜帘宽度相同,或,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具有三帘以上,且各个中空纤维膜膜帘的膜帘宽度由中间向前后两侧逐渐减小;和/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曝气总管、曝气支管、下固定端头、至少两帘中空纤维膜膜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的尺寸大于相邻两帘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的尺寸大于相邻两帘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曝气管阵列中的n个子曝气管为圆柱型且平行排布并插设在所述密封胶层内,所述子曝气管的下端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曝气管与所述下固定端壳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端头与所述曝气总管粘接在一起;和/或,所述中空纤维膜膜帘的下端浇铸在所述下固定端头内;和/或,所述下固定端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子曝气管的上开口的上端面与其自身延伸而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玲,丁秉贤,陈浩,虞晓春,张佳乐,林振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净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