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小区域内具有深型腔且拐角较小结构件的镁合金材料加工(参照图1,图1所示为镁合金结构件),传统方法主要有线切割和型腔铣削,线切割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式,在加工复杂形状零件时具有一定优势,型腔铣削则在一般型腔加工中较为常见,通过铣刀旋转切削去除材料来形成型腔。
2、目前,线切割方式加工该镁合金结构件时,虽然能实现一定形状加工,但加工效率极低,难以适应批量生产需求,同时,镁合金材料的特性导致线切割后表面腐蚀严重,影响零件性能和外观,而采用传统型腔铣削方式,在加工这种深型腔小拐角结构时,由于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难以优化,型腔内会产生较大接刀棱,使得零件表面质量差,无法满足产品装配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加工方法来克服这些问题,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镁合金深型腔小拐角结构件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3、s1、用直径为4毫米的钻头在镁合金材料的四处拐角钻四个4毫米孔,形成r2拐角;
4、s2、用9毫米钻头在型腔内距型腔壁0.5毫米处加工三个孔,并去除大余量;
5、s3、用直径为8毫米,长度为70毫米的短立铣刀开粗,加工深度为40毫米;
6、s4、用直径为8毫米,长度为100毫米的中长立铣刀开粗,加工深度为70毫米;
7、s5、用直径为8毫米,长度为130毫米的长立铣刀开粗,加工深度为100毫米;
8、s6、用直径8毫米的长立铣刀半精铣铣削型腔,单边留余量0.05毫米,每次沿深度方向铣削20毫米;
9、s7、用直径8毫米的长立铣刀精铣削型腔,每次沿深度方向铣削15毫米;
10、s8、用4毫米长立铣刀对残留部分精铣削,采用顺铣加逆铣方式,先顺铣切深2毫米至3毫米,下次进刀逆铣切深2毫米至3毫米,反复循环至完成型腔深度铣削。
11、在上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3、步骤s4、步骤s5三个步骤中均为精铣削单边留余量0.15毫米至0.2毫米。
12、在上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的短立铣刀、步骤s4中的中长立铣刀、步骤s5中的长立铣刀的刀刃长度均不大于25毫米。
13、在上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的短立铣刀、步骤s4中的中长立铣刀、步骤s5中的长立铣刀的刀杆直径小于切削刃直径0.2毫米。
14、在上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7中,长立铣刀精铣削型腔时,长立铣刀每次的下刀位置与步骤s6中半精铣削每次下行进刀时在同一部位。
15、在上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7中,长立铣刀精铣削型腔时,单边留让刀余量0.01毫米。
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的优点在于:
17、1.通过采用多把不同长度和直径的刀具,并结合合理的加工步骤,如开粗时依次使用70毫米、100毫米、130毫米总长的8毫米立铣刀,以及在精铣时对余量和进刀深度的精确控制(半精铣单边留0.05毫米余量,每次切深20毫米;精铣单边留0.01毫米让刀余量,每次切深15毫米),达到了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的效果,既能快速去除材料,又能有效避免接刀棱,使型腔尺寸精度更高,表面质量更好,满足批量生产和产品装配需求。
18、2.借助选用刀刃长度25毫米且刀杆直径小于切削刃直径0.2毫米 的立铣刀,在保证刀具强度的同时,适应加工需求,通过这种刀具结构设计和合理的刀具使用策略(如根据型腔深度选择合适长度刀具),达到了延长刀具寿命的目的,减少了刀具更换频率,降低了刀具成本,同时稳定的刀具状态也有助于保持加工质量的一致性。
19、3.利用针对镁合金材料和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特点的加工方法,包括对拐角采用4毫米钻头预成型,4毫米超长立铣刀铣削残余部分时采用顺铣加逆铣方式等步骤,达到了增强加工适应性的效果,有效克服了镁合金材料加工难题,减少了因机床累积误差导致的接刀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整体性能和可靠性,适用于此类特殊结构件的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步骤S4、步骤S5三个步骤中均为精铣削单边留余量0.15毫米至0.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短立铣刀、步骤S4中的中长立铣刀、步骤S5中的长立铣刀的刀刃长度均不大于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短立铣刀、步骤S4中的中长立铣刀、步骤S5中的长立铣刀的刀杆直径小于切削刃直径0.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长立铣刀精铣削型腔时,长立铣刀每次的下刀位置与步骤S6中半精铣削每次下行进刀时在同一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长立铣刀精铣削型腔时,单边留让刀余量0.01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步骤s4、步骤s5三个步骤中均为精铣削单边留余量0.15毫米至0.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腔小拐角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短立铣刀、步骤s4中的中长立铣刀、步骤s5中的长立铣刀的刀刃长度均不大于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域内深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雪莉,赵福利,陶鼎文,赵刚,袁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