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087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3:00
本技术公开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感光单元,包括感光框架和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安装在所述感光框架中;显影单元,包括显影框架和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安装在所述显影框架中,所述显影框架与所述感光框架连接;以及用于为所述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充电的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感光鼓或所述显影辊接触导电,所述感光鼓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导电,使得所述导电电极与所述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导电连接。本申请减少了暴露在处理盒上的电极数量,只需维护单个导电电极即可满足感光鼓和显影辊的通电状态,减少了由于导电电极损坏导致不能正常打印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成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盒


技术介绍

1、处理盒是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中成像时的重要构件,在现有技术中,处理盒具有感光框架和显影框架,感光框架与显影框架上分别设有充电电极和显影电极,以便分别为感光鼓和显影辊充电,从而进行正常的打印工作。因此实际使用时需要保证充电电极和显影电极能够进行正常的导电工作,但充电电极和显影电极均暴露在处理盒的外侧,当其中一个电极出现导电异常时,即便另一个电极正常导通,依然会影响整个打印质量,甚至不能正常进行打印工作,因此设置两个电极进行电路导通增加了电极损坏的风险,以及电极损坏维修的成本,进而增加了打印质量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处理盒,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极导致增加打印质量损害风险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

3、感光单元,包括感光框架和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安装在所述感光框架中;

4、显影单元,包括显影框架和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安装在所述显影框架中,所述显影框架与所述感光框架连接;

5、以及用于为所述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充电的导电电极;

6、所述感光鼓同轴设有可旋转的第一导电体,所述显影辊同轴设有可旋转的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接触导电使得所述感光鼓与所述显影辊导电连接。由此,通过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作为接触导电的载体。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体被构造为感光齿轮,所述第二导电体被构造为显影齿轮,所述感光齿轮与所述显影齿轮相互齿轮啮合形成接触导电。由此,通过齿轮啮合以实现接触导电,能够提高导电的有效性。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感光框架上,且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导电;或者,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上,且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导电。由此,导电电极可根据实际设置需求,选择导电电极的位置。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盒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驱动端,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感光齿轮和所述显影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端。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鼓具有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驱动所述感光齿轮旋转,所述感光齿轮通过与所述显影齿轮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显影辊旋转。由此,显影辊和感光鼓被驱动时即表示完成导电接触,有效节省了导电的空间。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框架设有突出部,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突出部上且所述导电电极的部分暴露在所述突出部上。由此,通过突出部支撑导电电极以便能够接收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单元还包括弹性件和充电辊,所述充电辊与所述感光鼓和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导电电极通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充电辊与所述感光鼓导电连接。由此,导电电极通过弹性件和充电辊将电力传递至感光鼓。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电极具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弹性件抵接导电。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框架设有槽口,所述导电部穿过所述槽口与所述弹性件抵接导电。

15、本技术的处理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申请的处理盒通过设置一个导电电极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导电电极能够与感光鼓或显影辊接触导电,且感光鼓与显影辊能够相互接触导电,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接触导电使得感光鼓与显影辊导电连接,因此通过设置单个导电电极即可实现为感光鼓和显影辊充电,减少了暴露在处理盒上的电极数量,只需维护单个导电电极即可满足感光鼓和显影辊的通电状态,减少了由于导电电极损坏导致不能正常打印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被构造为感光齿轮,所述第二导电体被构造为显影齿轮,所述感光齿轮与所述显影齿轮相互齿轮啮合形成接触导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感光框架上,且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导电;或者,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上,且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导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驱动端,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感光齿轮和所述显影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具有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驱动所述感光齿轮旋转,所述感光齿轮通过与所述显影齿轮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显影辊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框架设有突出部,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突出部上且所述导电电极的部分暴露在所述突出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还包括弹性件和充电辊,所述充电辊与所述感光鼓和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导电电极通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充电辊与所述感光鼓导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具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弹性件抵接导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框架设有槽口,所述导电部穿过所述槽口与所述弹性件抵接导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被构造为感光齿轮,所述第二导电体被构造为显影齿轮,所述感光齿轮与所述显影齿轮相互齿轮啮合形成接触导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感光框架上,且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导电;或者,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上,且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导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驱动端,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感光齿轮和所述显影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具有动力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佳璐邓林源陈柔娟陈宇孙远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