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组装,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1、高压直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产业中汽车、太阳能、风能、充电桩、储能系统以及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实现电力保护,自动化控制,测量和通讯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陶瓷组件是开断电流的灭弧腔体,决定着继电器产品的关键电性能参数,是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推杆组件反力弹簧定位装配工艺过程:推杆框架装入定位治具,接触桥装入推杆框架,使用镊子压缩反力弹簧,将反力弹簧装入推杆框架中,使用组装治具完成全部安装。目前,推杆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施力控制不当时会使弹簧变形,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组装设备,以解决施力不当时使弹簧扭曲变形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包括:
3、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固定继电器的推动杆组件的框架,所述机架上还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与所述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上设有上料槽,所述上料槽用于放置弹簧;
4、弹簧压板,所述弹簧压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弹簧压板上设有弹簧压头,所述弹簧压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弹簧压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避让所述上料槽,所述弹簧压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簧压头嵌于所述上料槽中;
5、第一推动机构,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可移动用以将所述弹簧由所述上料槽推动至所述定位槽中。
6、根据本申请的继电器组装设备,所述第一推动
7、可选地,所述框架内设有凸台,所述第一推动机构还包括层叠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件下方的第二主体件,所述第二主体件包括第二抵推部,所述第二抵推部在朝向所述定位槽的一侧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抵推部的轮廓边沿,所述第二抵推部的顶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凸台的顶面的高度。
8、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件和所述第二主体件可相对移动;和/或所述第二抵推部被配置为圆弧型,所述第二抵推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抵推部的开口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移动至使所述弹簧卡入所述框架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二抵推部与所述凸台卡合。
9、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件上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机架还限定出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杆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一导槽中,所述第一导槽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导槽和第一限位槽,在所述第二抵推部与所述凸台卡合时,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10、可选地,继电器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二推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还限定出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在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中可移动用于在所述弹簧被推动至所述定位槽中时止抵所述弹簧。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主体件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三主体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中,所述机架上还限定出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定位杆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二导槽中,所述第二导槽包括连通的第二子导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杆用于止抵所述弹簧,在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弹簧抵接时,所述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12、可选地,所述第三主体件包括被配置为圆弧状的第三抵推部,所述第三抵推部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三抵推部用于与处于所述定位槽中的所述弹簧抵接。
13、根据本申请的继电器组装设备,所述推动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上的接触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槽,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接触桥卡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中。
14、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型腔桥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设于所述型腔桥板的两端,所述型腔桥板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型腔桥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共同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所述型腔桥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共同限定出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定位板限定出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定位板限定出所述第二导槽。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将弹簧压板移动至第一位置处,再将弹簧放入上料槽中,之后将弹簧压板移动至第二位置处,利用弹簧压头嵌于上料槽中从而将弹簧压缩,第一推动机构推动弹簧在第一输送通道中滑动,使弹簧精准地进入位于定位槽中的框架内,对弹簧的压缩力度可控,避免使弹簧受力不当发生扭曲变形,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继电器组装设备对弹簧进行安装,操作时间短,提升了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30)包括第一主体件(31),所述第一主体件(31)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所述第一主体件(31)包括被配置为圆弧形的第一抵推部(311),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定位槽(11),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用于抵推所述弹簧(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内设有凸台,所述第一推动机构(30)还包括层叠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件(31)下方的第二主体件(33),所述第二主体件(33)包括第二抵推部(331),所述第二抵推部(331)在朝向所述定位槽(11)的一侧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的轮廓边沿,所述第二抵推部(331)的顶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凸台的顶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件(31)和所述第二主体件(33)可相对移动;和/或所述第二抵推部(331)被配置为圆弧型,所述第二抵推部(33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件(31)上设有第一定位杆(32),所述机架(10)还限定出第一导槽(13),所述第一导槽(13)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杆(32)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一导槽(13)中,所述第一导槽(13)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导槽(131)和第一限位槽(132),在所述第二抵推部(331)与所述凸台卡合时,所述第一定位杆(3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3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主体件(41)和第二定位杆(42),所述第三主体件(41)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中,所述机架(10)上还限定出第二导槽(14),所述第二定位杆(42)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二导槽(14)中,所述第二导槽(14)包括连通的第二子导槽(141)和第二限位槽(142),所述第二定位杆(42)用于止抵所述弹簧(3),在所述第二定位杆(42)与所述弹簧(3)抵接时,所述第二定位杆(42)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4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件(41)包括被配置为圆弧状的第三抵推部(411),所述第三抵推部(411)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定位槽(11),所述第三抵推部(411)用于与处于所述定位槽(11)中的所述弹簧(3)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框架(2)上的接触桥(4),所述机架(10)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槽(15),在所述框架(2)处于所述定位槽(11)中时,所述接触桥(4)卡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包括型腔桥板(16)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件(17),两个所述支撑件(17)分别设于所述型腔桥板(16)的两端,所述型腔桥板(16)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定位板(18)和第二定位板(19),所述型腔桥板(16)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8)共同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所述型腔桥板(16)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9)共同限定出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定位板(18)限定出第一导槽(13),所述第二定位板(19)限定出所述第二导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30)包括第一主体件(31),所述第一主体件(31)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所述第一主体件(31)包括被配置为圆弧形的第一抵推部(311),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的开口处朝向所述定位槽(11),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用于抵推所述弹簧(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内设有凸台,所述第一推动机构(30)还包括层叠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件(31)下方的第二主体件(33),所述第二主体件(33)包括第二抵推部(331),所述第二抵推部(331)在朝向所述定位槽(11)的一侧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的轮廓边沿,所述第二抵推部(331)的顶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凸台的顶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件(31)和所述第二主体件(33)可相对移动;和/或所述第二抵推部(331)被配置为圆弧型,所述第二抵推部(33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抵推部(311)的开口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推动机构(30)移动至使所述弹簧(3)卡入所述框架(2)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二抵推部(331)与所述凸台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件(31)上设有第一定位杆(32),所述机架(10)还限定出第一导槽(13),所述第一导槽(13)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杆(32)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一导槽(13)中,所述第一导槽(13)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导槽(131)和第一限位槽(132),在所述第二抵推部(331)与所述凸台卡合时,所述第一定位杆(3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3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豪,朱礼木,陈志明,朱龙,龙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