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单元及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038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7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单元及沙发,解决了用户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座椅单元包括靠背结构、座垫结构和机械伸展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包括基座、底座、两组靠背组件、两组腿部组件和一个驱动装置,座垫结构与基座固定连接,靠背结构通过靠背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后方,腿部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前方,驱动装置设于腿部组件;机械伸展结构具有坐姿位置和躺姿位置;机械伸展结构还包括引导件和轨道,引导件和轨道的其中之一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个与底座固定连接,引导件插设于轨道;基座和/或轨道上设有用于阻止引导件滑动至轨道外、并与轨道分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沿轨道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单元及沙发


技术介绍

1、座椅单元包括底座、基座和机械伸展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具有坐姿位置和躺姿位置,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基座相对底座前后运动。

2、机械伸展结构包括滚轮,滚轮与基座转动连接,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滚轮沿底座滚动,以实现基座相对底座前后运动;当滚轮与基座转动连接时,座椅单元存在以下缺点:1、滚轮沿底座滚动过程中易发出噪音;2、滚轮表面黏附有异物后,滚轮沿底座滚动过程中易产生振动;3、滚轮表面存在裂纹、破损后,滚轮沿底座滚动过程中易发生偏心滚动。

3、上述问题会导致在基座相对底座前后运动的过程中,座椅单元的用户使用体验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椅单元及沙发,解决了用户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座椅单元包括靠背结构、座垫结构和机械伸展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包括基座、底座、两组靠背组件、两组腿部组件和一个驱动装置,座垫结构与基座固定连接,靠背结构通过靠背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后方,腿部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前方,驱动装置设于腿部组件;

4、机械伸展结构具有坐姿位置和躺姿位置,在机械伸展结构从坐姿位置变换至躺姿位置过程中,驱动装置通过腿部组件带动基座向前运动,以使腿部组件伸展于基座前方、靠背组件相对基座后仰;在机械伸展结构从躺姿位置变换至坐姿位置过程中,驱动装置通过腿部组件带动基座向后运动,以使腿部组件收拢于基座下方、靠背组件相对基座回正;

5、机械伸展结构还包括引导件和轨道,引导件和轨道的其中之一与基座固定连接,另一个与底座固定连接,引导件插设于轨道;基座和/或轨道上设有用于阻止引导件滑动至轨道外、并与轨道分离的第一限位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沿轨道滑动。

6、本技术中,机械伸展结构还包括引导件和轨道,引导件插设于轨道,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沿轨道滑动。

7、引导件沿轨道滑动的优点包括:1、引导件与基座或底座固定连接,因此,引导件沿轨道滑动过程中,引导件与基座(或底座)之间难以产生运动噪音;2、引导件表面(所述引导件表面为与基座接触的引导件表面)被轨道遮住,因此,异物难以主动掉落至其表面,即与基座接触的引导件表面难以附着异物;3、引导件的重力朝下,而破损后的引导件重力依然朝下,因此,无论引导件是否破损,引导件沿轨道滑动过程中,其重心不会发生偏移。也就是说:“引导件滑动”技术有效克服滚动噪音、附着异物、偏心滚动等问题,以实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尤其是提高座椅单元工作过程中(座椅单元工作过程为基座相对底座前后运动的过程)的用户使用体验。

8、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引导件滑动至轨道外,可以选择增加轨道的长度;而本技术选择在轨道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或选择在基座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或选择在基座和轨道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阻止引导件滑动至轨道外、并与轨道分离;即第一限位结构以物理结构避免引导件脱轨,以实现提高座椅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9、优选的,引导件包括固定杆和滑动杆,固定杆与基座固定连接,轨道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杆和轨道分别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固定杆通过滑动杆沿轨道滑动,滑动杆上设有可用于抵接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硬度区别于第一限位结构的硬度。

10、由于限位部的硬度别于第一限位结构的硬度,因此,在限位部抵接第一限位结构的过程中,限位部用于卸去滑动杆撞击第一限位结构的部分撞击力,以进一步提高用户在座椅单元工作过程中的使用体验感。

11、优选的,固定杆上设有阻止滑动杆滑动至固定杆外、并与固定杆分离的第二限位结构。

12、当引导件包括固定杆和滑动杆时,滑动杆用于增加基座相对底座的运动范围;而第二限位结构则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使用,用于限定引导件相对轨道可以运动的最大距离。

13、优选的,第二限位结构的硬度区别于限位部的硬度,当固定杆和轨道分别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时,限位部可夹持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

14、当限位部夹持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时,可观察引导件、轨道是否按照规范完成装配。

15、由于限位部的硬区别于第二限位结构的硬度,因此,在限位部抵接第二限位结构的过程中,限位部用于卸去滑动杆撞击第二限位结构的部分撞击力,以进一步提高用户在座椅单元工作过程中的使用体验感。

16、优选的,轨道与底座固定连接,轨道上设有滑槽,引导件可插设于滑槽,滑槽包括第一引导面和与第一引导面对应的第二引导面,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可沿第一引导面或第二引导面滑动,以使基座沿底座滑动。

17、根据“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可沿第一引导面或第二引导面滑动”不难得出:至少部分引导件与滑槽间隙配合;即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不会全程与轨道过盈配合,此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引导件沿轨道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18、而现有技术中,机械伸展结构包括引导件,引导件通常是滑块,基座上设有轨道,引导件插设于轨道,并且引导件与轨道过盈配合,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沿轨道滑动,以实现基座相对底座前后运动。虽然“引导件与轨道过盈配合”增加了基座相对底座前后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但是,“引导件与轨道过盈配合”也增加了引导件相对轨道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19、优选的,底座上设有安装口,底座位于安装口周侧设有延伸环,轨道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轨道经安装口插设于延伸环,当轨道插设于延伸环时,轨道贯穿延伸环。

20、延伸环通过增加底座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实现提高轨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由于轨道的硬度低于延伸环的硬度,因此,轨道在安装过程中可发生形变,以降低轨道的安装难度。

21、优选的,引导件包括滑杆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后与基座固定连接;

22、当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并与基座固定连接时,环形垫片可抵接轨道。

23、环形垫片的优点包括:1、环形垫片增加滑杆与基座之间的连接强度;2、当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并与基座固定连接时,环形垫片避免轨道与基座直接接触,从而划伤基座;3、环形垫片更换成本低;4、环形垫片和轨道为塑料件,二者可以降低基座与底座的装配精度要求;即使环形垫片和轨道不是塑料件,由于“轨道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环形垫片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那么,环形垫片和轨道也是可以降低基座与底座的装配精度要求。

24、优选的,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和/或,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座椅单元,包括靠背结构、座垫结构和机械伸展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包括基座、底座、两组靠背组件、两组腿部组件和一个驱动装置,座垫结构与基座固定连接,靠背结构通过靠背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后方,腿部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前方,驱动装置设于腿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引导件包括固定杆和滑动杆,固定杆与基座固定连接,轨道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杆和轨道分别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固定杆通过滑动杆沿轨道滑动,滑动杆上设有可用于抵接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硬度区别于第一限位结构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固定杆上设有阻止滑动杆滑动至固定杆外、并与固定杆分离的第二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结构的硬度区别于限位部的硬度,当固定杆和轨道分别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时,限位部可夹持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与底座固定连接,轨道上设有滑槽,引导件可插设于滑槽,滑槽包括第一引导面和与第一引导面对应的第二引导面,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可沿第一引导面或第二引导面滑动,以使基座沿底座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安装口,底座位于安装口周侧设有延伸环,轨道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轨道经安装口插设于延伸环,当轨道插设于延伸环时,轨道贯穿延伸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引导件包括滑杆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后与基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和/或,轨道的外周侧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凸筋,轨道插设于底座,当轨道插设于底座时,轨道通过凸筋抵接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时,滑杆与基座的螺纹连接处填充有黏合剂;和/或,当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时,滑杆与轨道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安装口,底座位于安装口周侧设有延伸环,轨道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轨道经安装口插设于延伸环,当轨道插设于延伸环时,轨道未贯穿延伸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引导件包括滑杆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后与基座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活动地设于基座或底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连杆,摆动板与连杆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块的硬度<基座的硬度,支撑块的硬度<连杆的硬度,支撑块与连杆之间的间隔距离<连杆的宽度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连杆为圆形连杆,支撑块上设有与连杆对应的弧形凹槽,至少部分连杆插入弧形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坐姿位置时,引导件位于P1;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躺姿位置时,引导件位于P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包括倾斜段和直线段,倾斜段与直线段圆弧过渡,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坐姿位置时,5°<倾斜段与基座上端面之间的夹角<45°;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躺姿位置时,3°≤基座上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7cm<摆动板<30cm,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摆动板位于底座下端面的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机械伸展结构还包括摆动机构,腿部组件、基座和底座分别与摆动机构活动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摆动机构可运动至底座的下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摆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一端与腿部组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单元,包括靠背结构、座垫结构和机械伸展结构,机械伸展结构包括基座、底座、两组靠背组件、两组腿部组件和一个驱动装置,座垫结构与基座固定连接,靠背结构通过靠背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后方,腿部组件活动地设于基座的前方,驱动装置设于腿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引导件包括固定杆和滑动杆,固定杆与基座固定连接,轨道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杆和轨道分别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固定杆通过滑动杆沿轨道滑动,滑动杆上设有可用于抵接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硬度区别于第一限位结构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固定杆上设有阻止滑动杆滑动至固定杆外、并与固定杆分离的第二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结构的硬度区别于限位部的硬度,当固定杆和轨道分别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时,限位部可夹持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与底座固定连接,轨道上设有滑槽,引导件可插设于滑槽,滑槽包括第一引导面和与第一引导面对应的第二引导面,机械伸展结构在坐姿位置与躺姿位置之间变换的过程中,引导件可沿第一引导面或第二引导面滑动,以使基座沿底座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安装口,底座位于安装口周侧设有延伸环,轨道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轨道经安装口插设于延伸环,当轨道插设于延伸环时,轨道贯穿延伸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引导件包括滑杆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后与基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和/或,轨道的外周侧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凸筋,轨道插设于底座,当轨道插设于底座时,轨道通过凸筋抵接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时,滑杆与基座的螺纹连接处填充有黏合剂;和/或,当滑杆与基座螺纹连接时,滑杆与轨道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安装口,底座位于安装口周侧设有延伸环,轨道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轨道经安装口插设于延伸环,当轨道插设于延伸环时,轨道未贯穿延伸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引导件包括滑杆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的硬度<延伸环的硬度,滑杆依次贯穿轨道和环形垫片后与基座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活动地设于基座或底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连杆,摆动板与连杆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块的硬度<基座的硬度,支撑块的硬度<连杆的硬度,支撑块与连杆之间的间隔距离<连杆的宽度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连杆为圆形连杆,支撑块上设有与连杆对应的弧形凹槽,至少部分连杆插入弧形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坐姿位置时,引导件位于p1;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躺姿位置时,引导件位于p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包括倾斜段和直线段,倾斜段与直线段圆弧过渡,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坐姿位置时,5°<倾斜段与基座上端面之间的夹角<45°;当机械伸展结构位于躺姿位置时,3°≤基座上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泉达孔庆科朱铁军王平曹继忠高俊东
申请(专利权)人: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