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以及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017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以及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底板;底板上布置有用于加工可叠加接线盒的第一冲孔切边工位、底孔冲压工位、内侧切口工位、第一加强筋冲压工位、底孔攻丝工位、接线盒敲落孔冲压工位、接线盒折叠工位;用于加工管夹的两个第二冲孔切边工位、两个第二加强筋冲压工位、两个切边弯折工位;用于加工隔板的第三冲孔切边工位、加强筋与敲落孔冲压工位。两个第二冲孔切边工位、两个第二加强筋冲压工位以及两个切边弯折工位分别一一对应地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底板两侧部分;第三冲孔切边工位和加强筋与敲落孔冲压工位位于底板中部。本技术能够提升产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接线盒生产,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以及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1、接线盒是在装修中常用的一种电工辅料,可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由于安装接线盒的环境复杂多样,相应的也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接线盒以满足安装条件的限制。相较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一面开口安装面板的接线盒,双面开口的接线盒可多个叠加组合使用,突破了常规单面开口的接线盒在深度方向上的局限性。由于可叠加接线盒的结构特殊,其加工模具也与常规接线盒的加工模具不同。对于可叠加接线盒冲压模具,尤其是下模的设计,除了满足加工出接线盒各部分形状结构的基本要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升产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以及模具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包括:

4、下部具有落料空间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底板;

5、底板上沿原料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用于加工可叠加接线盒的第一冲孔切边工位、底孔冲压工位、内侧切口工位、第一加强筋冲压工位、底孔攻丝工位、接线盒敲落孔冲压工位、接线盒折叠工位;

6、底板上沿原料输送方向还依次布置有用于加工管夹的两个第二冲孔切边工位、两个第二加强筋冲压工位、两个切边弯折工位;

7、底板上沿原料输送方向还依次布置有用于加工隔板的第三冲孔切边工位、加强筋与敲落孔冲压工位,

8、其中,两个第二冲孔切边工位、两个第二加强筋冲压工位以及两个切边弯折工位分别一一对应地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底板的两侧部分;第三冲孔切边工位和加强筋与敲落孔冲压工位则位于底板的中部。

9、进一步的,可叠加接线盒的顶面上具有面板安装口,面板安装口的两侧边缘具有对称地向中间延伸的若干耳部,耳部上开设有螺纹孔;可叠加接线盒的底面上开设有组合连接口,组合连接口两侧开设有条形连接孔和圆形安装孔,第一冲孔切边工位包括与可叠加接线盒展开时外缘形状对应的第一切边凸模、用于在料带上冲压辅助定位孔的若干辅助定位凸模以及分别与条形连接孔、圆形安装孔对应的若干第一连接孔凸模、安装孔凸模;底孔冲压工位包括用于冲压螺纹孔的底孔的若干底孔凹模;内侧切口工位包括与组合连接口形状、尺寸对应的切边落料凹模,该切边落料凹模底部与底座下方的落料空间相连通。

10、进一步的,面板安装口处设置了耳部的两侧边缘上压有平面加强筋;可叠加接线盒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可供电线穿过的第一敲落孔,第一加强筋冲压工位包括两个与平面加强筋形状对应的第一加强筋凹模;接线盒敲落孔冲压工位包括多个与第一敲落孔形状对应的敲落孔凹模。

11、进一步的,底孔攻丝工位包括用于对底孔进行攻丝从而得到螺纹孔的攻丝机构;接线盒折叠工位包括用于将接线盒半成品材料片折叠为盒体的折叠机构。

12、进一步的,管夹包括位于中间的弧形段以及分别与弧形段的两端衔接的两个直板段,直板段上开设有可供连接件穿过的管夹连接孔,第二冲孔切边工位包括多个用于切出管夹侧边形状的第二切边凸模和多个与管夹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凸模。

13、进一步的,弧形段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管夹加强筋,该管夹加强筋呈向外凸起的长条状,第二加强筋冲压工位包括多个与管夹加强筋形状对应的长条形第二加强筋凹模。

14、进一步的,切边弯折工位包括与管夹的端部形状对应的两个端部切边凹模、落料凹槽、与弧形段的弯曲形状对应的伸缩圆柱以及用于驱动伸缩圆柱在落料凹槽中伸缩移动的驱动件。

15、进一步的,隔板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隔板定位孔,第三冲孔切边工位包括用于切出隔板侧边形状的若干第三切边凸模以及与隔板定位孔对应的若干定位孔凸模。

16、进一步的,隔板上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隔板加强筋,该隔板加强筋呈凸起的长条状,两个隔板加强筋之间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第二敲落孔,加强筋与敲落孔冲压工位包括与隔板加强筋对应的若干加强筋凸模以及与第二敲落孔对应的若干敲落孔凸模。

17、一种模具装置,包括上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和与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相匹配的上模座。

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以及模具装置巧妙地将生产可叠加接线盒所需的模具与生产管夹所需模具以及生产隔板所需模具进行结合并合理布局,能够有效节约产线成本、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材料利用率、提升产线效益。

20、2.由于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以及模具装置具有多个工位,多个工位分别对应不同加工工序,上模座单次冲压行程可同时实现对多个接线盒、管夹、隔板的不同阶段的加工,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和与所述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相匹配的上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压用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叠加接线盒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