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1、工程机械领域防滚翻架用于保护驾驶员,一般为整体形式,且刚性连接在车架等固定结构上。作业施工时,因工程机械振动较大,其刚性固定方式,会引起整体结构的振动和产生噪音,影响操作者的使用舒适性,且结构的振动同样会减少设备的可靠性,进而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工程机械防滚翻架的减振结构设计,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客服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该减振结构能够满足操作者安全、舒适性及设备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的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包括设置于车架主体和防滚翻架之间的轴、减振器、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法兰套和螺母,所述车架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防滚翻架上设置有安装轴套,所述减振器设置于安装轴套内,所述轴依次穿过第一垫片、减振器、第二垫片、法兰套和安装孔后与螺母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与防滚翻架的安装轴套过盈配合,这样使减振器安装更加牢固,通过安装轴套上的止面限位,使减振器对防滚翻架起到径向减振的作用。
4、进一步地,所述轴的一侧具有台阶面,用于顶住减振器的一端,所述法兰套远离法兰端面一端插入安装轴套内,用于顶住减振器的另一端,减震器靠近轴的端面一端与安装轴套的端面平齐,减震器两端分别被台阶面和法兰套顶住,进一步加强减震器安装的牢固性,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可靠。
6、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为内、外钢圈且中间粘接橡胶软体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使得减震器的减振效果更好。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为橡胶软体垫片,橡胶材质制成的垫片有利于提高轴向减振的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轴穿过减振器、法兰套以及车架主体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母压紧,整体安装于车架主体上。
9、进一步地,所述轴的端面与防滚翻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第一间隙内。
10、进一步,所述法兰套压紧减振器后其法兰端面与防滚翻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垫片设置于第二间隙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1、该减振结构通过在防滚翻架的安装轴套内安装减震器,可以实现防滚翻架的径向减振,通过在安装轴套两侧分别设置橡胶软体垫片,可以实现防滚翻架的轴向减振,此减振结构设计,可在轴向与径向都起到减振作用;另外该减振结构可以多组组合使用,这样能够具备良好的减振效果,满足操作者安全、舒适性及设备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的需求。
13、2、减震器过赢设置于安装轴套内,且减振器两端分别被法兰套和台阶面顶住,因此减振器安装牢固可靠,且大大提高防滚翻架的径向减振效果,而减振器两端同时设置橡胶软体垫片,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分别起到轴向减振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防滚翻架的轴向减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架主体(1)和防滚翻架(2)之间的轴(3)、减振器(4)、第一垫片(5)、第二垫片(8)、法兰套(6)和螺母(7),所述车架主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防滚翻架(2)上设置有安装轴套(9),所述减振器(4)设置于安装轴套(9)内,所述轴(3)依次穿过第一垫片(5)、减振器(4)、第二垫片(8)、法兰套(6)和安装孔后与螺母(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4)与防滚翻架(2)的安装轴套(9)过盈配合,通过安装轴套(9)上的止面限位,使减振器(4)对防滚翻架(2)起到径向减振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的一侧具有台阶面,用于顶住减振器(4)的一端,所述法兰套(6)远离法兰端面一端插入安装轴套(9)内,用于顶住减振器(4)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5)设置于轴(3)的端面与防滚翻架(2)之间,所述第二垫片(8)设置于法兰套(6)的法兰端面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4)为内、外钢圈且中间粘接橡胶软体的结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5)和第二垫片(8)均为橡胶软体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穿过减振器(4)、法兰套(6)以及车架主体(1)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母(7)压紧,整体安装于车架主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的端面与防滚翻架(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垫片(5)设置于第一间隙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套(6)压紧减振器(4)后其法兰端面与防滚翻架(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垫片(8)设置于第二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架主体(1)和防滚翻架(2)之间的轴(3)、减振器(4)、第一垫片(5)、第二垫片(8)、法兰套(6)和螺母(7),所述车架主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防滚翻架(2)上设置有安装轴套(9),所述减振器(4)设置于安装轴套(9)内,所述轴(3)依次穿过第一垫片(5)、减振器(4)、第二垫片(8)、法兰套(6)和安装孔后与螺母(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4)与防滚翻架(2)的安装轴套(9)过盈配合,通过安装轴套(9)上的止面限位,使减振器(4)对防滚翻架(2)起到径向减振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3)的一侧具有台阶面,用于顶住减振器(4)的一端,所述法兰套(6)远离法兰端面一端插入安装轴套(9)内,用于顶住减振器(4)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滚翻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5)设置于轴(3)的端面与防滚翻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林,许冠阁,朱振东,陈佳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