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匀料板。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泥和工业污泥急剧增加,以往的高含水率80%污泥处理方案已经被低含水率<50~60%的更加科学的污泥处理方案所取代。
2、在部分污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使污泥均匀出料,但现有方式大多是通过绞龙进行均匀出料,缺少对均匀出料的进一步优化,故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匀料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匀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匀料板,包括进料板和出料板,所述进料板上均匀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板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座,所述出料板安装在进料板下侧,所述出料板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外壁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与导向座适配并插入导向座中,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出料板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限位槽中,所述出料板上均匀开设有出料孔,所述进料孔和出料孔的排布、大小及数量均相同,前后两侧的相邻的两个进料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进料孔的直径。
3、优选的,所述进料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围板,所述围板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4、优选的,所述转动轮和出料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座和滑动座,所述支撑座和转动轮连接,所述滑动座和出料板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开
5、优选的,所述进料孔上侧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状。
6、优选的,所述进料板和出料板相贴合。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本技术中,通过将初步均匀出料的污泥输送到进料板中,通过进料孔配合出料孔,将污泥均匀分散排出,从而优化污泥的均匀出料,通过移动出料板,使出料孔和进料孔错位,能够立即暂停出料,便于控制污泥进入量,有助更科学的污泥处理;
9、2)通过转动轮的设置,并在转动轮上设置导向口,使导向口插入导向座,有助出料板的移动;
10、3)通过滑动座和滑孔的滑动连接,配合弹性块的设置,使转动轮能够紧贴导向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匀料板,包括进料板(1)和出料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1)上均匀开设有进料孔(2),所述进料板(1)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座(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0),所述出料板(6)安装在进料板(1)下侧,所述出料板(6)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轮(11),所述转动轮(11)外壁设置有导向口(12),所述导向口(12)与导向座(10)适配并插入导向座(10)中,所述固定座(8)上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出料板(6)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限位槽(9)中,所述出料板(6)上均匀开设有出料孔(7),所述进料孔(2)和出料孔(7)的排布、大小及数量均相同,前后两侧的相邻的两个进料孔(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进料孔(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匀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围板(3),所述围板(3)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匀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11)和出料板(6)之间设置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匀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2)上侧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匀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1)和出料板(6)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匀料板,包括进料板(1)和出料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1)上均匀开设有进料孔(2),所述进料板(1)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座(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0),所述出料板(6)安装在进料板(1)下侧,所述出料板(6)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轮(11),所述转动轮(11)外壁设置有导向口(12),所述导向口(12)与导向座(10)适配并插入导向座(10)中,所述固定座(8)上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出料板(6)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右两侧的限位槽(9)中,所述出料板(6)上均匀开设有出料孔(7),所述进料孔(2)和出料孔(7)的排布、大小及数量均相同,前后两侧的相邻的两个进料孔(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进料孔(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甲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方润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