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结构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bipv由太阳能光伏板与建筑结合,达到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分支,除了屋顶光伏外,还可以用作光伏幕墙、光伏遮阳、光伏温室等应用场景,其中光伏板不仅提供发电功能,同时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取代部分传统建筑结构如屋顶板、瓦、窗户、建筑立面、遮雨棚等。因此,bipv作为建筑光伏的新方案,在安全性、观赏性、便捷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1)bipv不需要额外装置来固定光伏设备,其光伏组件也不像bapv一样暴露在外面,不易受到外力侵蚀,更具有安全性;2)bipv将光伏组件融入建材,使得建筑更具有整体性,可以通过改变组件的颜色、形状和透明度等进行定制化设计,使其更具有观赏性;3)光伏组件与建筑的深度融合提高了bipv的稳定性,使其使用寿命远高于其他分布式光伏;4)维护时减少了对已有建筑的毁损,降低了维护成本。
2、导水梁作为bipv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通常包括m型导水梁和v型导水梁两种,主要起着防水、导水和结构支撑的作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申请人于2022.07.29日申请的cn115306091b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包括若干纵向导水梁组,每个纵向导水梁组包括若干个沿纵向排列的导水梁100’,如附图1所示,导水梁100’为v型导水梁,相连导水梁100’之间采用搭接连接,纵向导水梁组通过第一固定件101’与檩条103’锁固,锁固时,先用两颗螺钉102’将第一固定
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能够减少自攻钉使用数量,以提高装配效率和缩短施工周期。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包括导水梁组件,所述导水梁组件包括w型导水梁和t型底座;所述w型导水梁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沿底壁两侧向上延伸且向外倾斜,第一侧壁、底壁、第二侧壁围设形成导水槽;所述底壁中间向上形成有固定凸腔,所述固定凸腔包括互相连通的条腔体和圆腔体,所述圆腔体位于条腔体上方且圆腔体的直径大于条腔体的内径;所述t型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垂直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中间;所述底板位于固定杆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将t型底座固定于檩条上的通孔;所述固定杆包括条杆和圆杆,所述圆杆位于条杆上方且圆杆的直径大于条杆的直径。
3、进一步的,所述w型导水梁为采用碳钢制成的w型碳钢导水梁。
4、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长条型通孔。
5、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夹紧固定导水梁组件和支撑bipv光伏组件的改进型夹具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改进型夹具组件包括第一s型夹块、第二s型夹块、以及用于锁紧第一s型夹块和第二s型夹块的第一法兰螺母和外多角螺栓;所述第一s型夹块包括第一顶板、第一s型板、第一底板;所述第一s型板的上端与第一顶板的左端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一底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板贯穿形成有供外多角螺栓穿过的圆孔,第一顶板的底面形成有螺栓槽;所述第二s型夹块包括第二顶板、第二s型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二s型板的弯曲方向与第一s型板相反,第二s型板的上端与第二顶板的右端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二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板贯穿形成有供外多角螺栓穿过并与圆孔相配合的长条孔,第二顶板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s型板上端与第一顶板围设形成有第一半卡槽,所述第二s型板上端与第二顶板围设形成有第二半卡槽;所述第一s型夹块和第二s型夹块组合时,第二顶板压在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一半卡槽和第二半卡槽围设形成圆腔体的凸腔容置槽,第一s型板下端和第二s型板下端分别顶在条腔体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沿这第一支撑座向着第二支撑座的方向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板背离第二s型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倾斜方向为背离第二s型板的一侧。
10、进一步的,所述bipv系统的安装包括如下步骤:
11、步骤一:使用自攻钉将t型底座锁紧于檩条上;
12、步骤二:固定凸腔对准固定杆,将w型导水梁压进t型底座;相邻w型导水梁的拼接,第二个w型导水梁的条腔体对准第一个w型导水梁的圆腔体,通过w型导水梁的韧性变形,将第二个w型导水梁的固定凸腔压进第一个w型导水梁的固定凸腔;
13、步骤三:使用改进型夹具组件将w型导水梁锁紧;
14、步骤四:将横向水槽放在两根w型导水梁上,再将两块bipv光伏组件分别放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再将防水盖板压在两块bipv光伏组件上,再将中压块压在防水盖板上,最后使用第二法兰螺母锁紧。
15、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相邻w型导水梁的接触面上涂覆有防水结构胶或者胶泥
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7、1、导水梁组件采用w型结构,相比m型截面结构导水梁可以节省25%的耗材;导水梁组件安装过程中,仅t型底座需要与檩条使用自攻钉锁紧,因此大大减少了自攻钉的使用量:使得施工更加便捷,提升了导水梁组件整体安装效率;减少了螺孔的开孔数量,减少对产品本身的破坏,更有利于防水;使得后期运维等操作更具便利性。
18、2、w型导水梁为采用碳钢制成的w型碳钢导水梁;碳钢材料制成的碳钢导水梁相比传统的铝合金导水梁,更具韧性。
19、3、改进型夹具组件可夹紧于导水梁组件长度方向上的的任意部位,由于相邻w型碳钢导水梁拼接时还会发生长度方向的轻微滑动,因此可在拼接处设置改进型夹具组件对其进行夹紧,避免发生长度方向的滑动,代替了传统安装工艺在这个步骤使用自攻钉的锁紧方式,减少了自攻钉的使用,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包括导水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梁组件包括W型导水梁和T型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导水梁为采用碳钢制成的W型碳钢导水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条型通孔。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紧固定导水梁组件和支撑BIPV光伏组件的改进型夹具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型夹具组件包括第一S型夹块、第二S型夹块、以及用于锁紧第一S型夹块和第二S型夹块的第一法兰螺母和外多角螺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型板上端与第一顶板围设形成有第一半卡槽,所述第二S型板上端与第二顶板围设形成有第二半卡槽;所述第一S型夹块和第二S型夹块组合时,第二顶板压在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一半卡槽和第二半卡槽围设形成圆腔体的凸腔容置槽,第一S型板下端和第二S型板下端分别顶在条腔体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板背离第二S型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倾斜方向为背离第二S型板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PV系统的安装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相邻W型导水梁的接触面上涂覆有防水结构胶或者胶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包括导水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梁组件包括w型导水梁和t型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导水梁为采用碳钢制成的w型碳钢导水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条型通孔。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紧固定导水梁组件和支撑bipv光伏组件的改进型夹具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型夹具组件包括第一s型夹块、第二s型夹块、以及用于锁紧第一s型夹块和第二s型夹块的第一法兰螺母和外多角螺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快速安装的bipv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型板上端与第一顶板围设形成有第一半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塔,郑静雄,李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