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土建基坑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个工程单元,通常用于建造地下结构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室等,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精密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土地中的水通过渗漏位从基坑外部管涌至基坑内,雨水也会随着流进基坑内部,长时间的管涌还会破坏基坑结构,因此需要对基坑进行排水。
2、在现有土建基坑排水过程当中,一般在基坑开挖时对内部挖出一个蓄水槽,在蓄水槽内部添加一些过滤的结构与水泵将水进行过滤然后输送出基坑,过滤的结构在使用前后安装较为繁琐,且不方便进行回收利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在基坑槽内部挖出一个蓄水槽,使用小型的吊机通过四个挂环吊落在蓄水槽内部,使用结束后,使用小型吊机吊出外壳,再通过启动四个液压缸延伸,将四个轮毂顶出四个滑轨,通过四个轮毂进行运输,方便使用前后的安装与后期回收重复利用,且橡胶圈收纳在滑轨内部,形成密封,也不用担心水会影响液压缸的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基地与基坑槽,所述基坑槽设置在基地上端面中心处,所述基坑槽内部中心靠后处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壁前后两端靠下处均设有移动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结构对泥土进行堆积,方便后期进行处理,再启动输送泵将三个格网过滤后的雨水与渗水排出,通过多个拓展板安装在外壳的两侧与前端,方便适用不同大小的蓄水槽,最后通过四个移动结构对外壳进行支撑移动,方便回收利用与安装。
4、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结构包括漏斗与闸板阀,所述漏斗设置在漏孔的下端面上,所述闸板阀设置在漏斗的输出端上;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泥土通过漏孔漏进漏斗内部进行堆积,再通过打开闸板阀对堆积的泥土进行清理。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滑轨、液压缸、轮毂与基座,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滑轨上内壁上,所述基座设置在液压缸输出端上,所述轮毂转动连接在基座一侧壁中心处;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将基座顶出滑轨,通过轮毂对外壳进行支撑,方便进行运输。
8、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外侧壁靠上处设有橡胶圈;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基座与滑轨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影响液压缸的使用。
10、进一步地,三个所述漏孔、三个插槽与三个格网的形状均为凹状;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前端与两侧的雨水与渗水进行过滤沉淀。
12、进一步地,三个所述格网的孔径从前到后为从大到小设置;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雨水与渗水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
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端面两侧前后两端处均设有挂环;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四个挂环将外壳吊起。
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中,在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使用时,通过在基坑槽内部挖出一个蓄水槽,使用小型的吊机通过四个挂环吊落在蓄水槽内部,使用结束后,使用小型吊机吊出外壳,再通过启动四个液压缸延伸,将四个轮毂顶出四个滑轨,通过四个轮毂进行运输,方便使用前后的安装与后期回收重复利用,且橡胶圈收纳在滑轨内部,形成密封,也不用担心水会影响液压缸的使用。
18、2、本技术中,通过将多个拓展板一侧的第二卡块塞进一侧的第一卡槽内部,多个拓展板后端面与另一侧的第二卡槽套设在两个第一卡块外侧,再通过多个螺栓穿过多个第一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与外壳上端面进行连接,也能根据不同大小的蓄水槽进行使用,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19、3、本技术中,雨水与渗水通过多个拓展板流进外壳内部,先经过靠外侧处的格网进行过滤,泥土堆积在靠外侧的漏斗内部,依次经过三个孔径不同的格网与三个漏斗进行泥土的堆积,最后通过输送泵将水排出,使用结束后通过打开三个闸板阀将堆积的泥土排出,方便排出堆积的泥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基地(1)与基坑槽(2),所述基坑槽(2)设置在基地(1)上端面中心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槽(2)内部中心靠后处设有外壳(4),所述外壳(4)两侧壁前后两端靠下处均设有移动结构(11),所述外壳(4)前端面中心靠上处与一侧壁中心靠上处均设有第一卡块(10),所述外壳(4)另一侧壁中心靠上处与后端面中心靠上处均设有第一卡槽(7),所述外壳(4)两侧壁靠上处与前端面中心靠上处均设有拓展板(3),多个所述拓展板(3)前端面中心处与一侧壁中心处均设有第二卡块(8),多个所述拓展板(3)另一侧壁中心处与后端面中心处均设有第二卡槽(18),两个所述第一卡块(10)上端面靠外侧边缘处均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9),多个所述第二卡块(8)上端面中心靠两端处均设有第二安装孔(12),所述外壳(4)下内壁靠前处前后排列设有三个插槽(15),三个所述插槽(15)内部均设有格网(5),三个所述插槽(15)外侧外壳(4)的下端面上均设有漏孔(16),三个所述漏孔(16)下端面均设有收集结构(17),所述外壳(4)下内壁中心靠后处设有输送泵(14),所述输送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结构(17)包括漏斗(1701)与闸板阀(1702),所述漏斗(1701)设置在漏孔(16)的下端面上,所述闸板阀(1702)设置在漏斗(1701)的输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11)包括滑轨(1101)、液压缸(1102)、轮毂(1103)与基座(1105),所述液压缸(1102)设置在滑轨(1101)上内壁上,所述基座(1105)设置在液压缸(1102)输出端上,所述轮毂(1103)转动连接在基座(1105)一侧壁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5)外侧壁靠上处设有橡胶圈(1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漏孔(16)、三个插槽(15)与三个格网(5)的形状均为凹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格网(5)的孔径从前到后为从大到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上端面两侧前后两端处均设有挂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基地(1)与基坑槽(2),所述基坑槽(2)设置在基地(1)上端面中心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槽(2)内部中心靠后处设有外壳(4),所述外壳(4)两侧壁前后两端靠下处均设有移动结构(11),所述外壳(4)前端面中心靠上处与一侧壁中心靠上处均设有第一卡块(10),所述外壳(4)另一侧壁中心靠上处与后端面中心靠上处均设有第一卡槽(7),所述外壳(4)两侧壁靠上处与前端面中心靠上处均设有拓展板(3),多个所述拓展板(3)前端面中心处与一侧壁中心处均设有第二卡块(8),多个所述拓展板(3)另一侧壁中心处与后端面中心处均设有第二卡槽(18),两个所述第一卡块(10)上端面靠外侧边缘处均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9),多个所述第二卡块(8)上端面中心靠两端处均设有第二安装孔(12),所述外壳(4)下内壁靠前处前后排列设有三个插槽(15),三个所述插槽(15)内部均设有格网(5),三个所述插槽(15)外侧外壳(4)的下端面上均设有漏孔(16),三个所述漏孔(16)下端面均设有收集结构(17),所述外壳(4)下内壁中心靠后处设有输送泵(14),所述输送泵(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土建基坑排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隆辉,杨若飞,邓威,周涛涛,熊奇,陈汉成,谭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