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9607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及系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其在满足基本的陪伴和辅助载物的基础上,能够跟随站立和走动的老人形成主动防护,提高养老便利性的同时对老人提供防护,包括主体和两个副体,主体上安装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两个副体分别与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连接,两个副体上均转动连接有转体,两个副体内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两个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体连接,主体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和两个转体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六个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转动腿架,六个转动腿架内均转动连接有联动腿架,主体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和两个转体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六个联动轴上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如何养老成为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更好解决养老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272174.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语音呼叫养老服务机器人,其大致描述为,包括主体,主体为具有语音呼叫功能的养老服务机器人,主体包括有:推动杆,推动杆的内部夹角位置为倾斜状结构,推动杆的前端为楔形结构,推动杆安装在内槽的内部,推动杆的前端插入在安装板的矩形槽内部,其在使用时,可以按压安装件,使安装件与移动杆一起向下移动,使移动杆可以通过推动件的外端与推动杆的前端接触,使推动杆可以受力位移,进而将下压动力转换为横向推动动力,使呼叫按钮可以快速触发,解决了按压养老服务机器人语音按钮较为困难,操作起来较为不便,需要老人起来按压语音按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方便语音按钮的摁压操作,但是结合其整体设计理念,更多的是便于语音呼叫,而伴随着ai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通过摁压操作语音按钮,而直接通过语音唤醒的方式也被应用在例如智能手机和车载导航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语音唤醒的技术趋于成熟,而养老的问题却不只在于语音唤醒,如何能更好的为老人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其在满足基本的陪伴和辅助载物的基础上,能够跟随站立和走动的老人形成主动防护,提高养老便利性的同时对老人提供防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包括主体,还包括两个副体,所述主体上安装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两个所述副体分别与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连接,两个副体上均转动连接有转体,两个副体内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体连接,主体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和两个转体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六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转动腿架,六个所述转动腿架内均转动连接有联动腿架,主体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和两个转体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六个所述联动轴上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架,六个所述联动架分别与六个所述联动腿架转动连接,六个所述联动架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两个副体的前端均安装有前视摄像头,所述主体的后端安装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后端安装有调节视觉摄像头,主体内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用于转动架相对于主体的转动调节,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上和最前侧的两个联动腿架上均安装有安全气囊,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共同实现安全气囊的激发控制。

3、优选的,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均包括外连架和内连架,两个所述外连架均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两个外连架分别与两个所述副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内连架均与主体转动连接,两个内连架分别与两个副体转动连接,主体的底端开设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四伺服电机分别用于两个内连架的转动驱动。

4、优选的,两个所述内连架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所述驱动轴均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轴上均安装有从动同步轮,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两个所述同步带均传动连接有驱动同步轮,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分别与两个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5、优选的,两个所述外连架上和最前侧的两个联动腿架上均开设有贯穿条腔,四个所述安全气囊内分别安装在四个所述贯穿条腔内。

6、优选的,六个所述联动架均包括上联动杆和下联动杆,六个所述上联动杆分别与六个所述联动轴转动连接,六个所述下联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六个所述联动腿架上均开设有缝槽,六个所述传动轴分别固定连接在六个所述缝槽内,六个下联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套筒,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六个所述套筒内,六个套筒内均连接有弹性簧,六个所述弹性簧分别与六个上联动杆固定连接,六个套筒分别与六个上联动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六个所述套筒上均开设有穿线孔,六个所述穿线孔分别用于六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的穿过。

8、优选的,两个所述内连架的顶端均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分别为安装在两个外连架内的两个安全气囊的弹出提供足够空间。

9、优选的,六个所述转动腿架上均固定连接有转连环,主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副体和两个转体均开设有环连槽,六个所述转连环分别转动连接在六个所述环连槽内。

10、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侧后视摄像头和侧前视摄像头,两个所述侧后视摄像头分别与两个侧前视摄像头呈上下交错设置。

11、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系统,包括信号接收器、中央控制器和信号激发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中央控制器和信号激发器集成于一个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体内,信号接收器形成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接收,信号接收器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对信号接收器所接收的压力信号值进行转换和对比,并根据转换和对比后的处理信息进行判断将控制信号输入信号激发器,信号激发器用于安全气囊的激发控制,中央控制器具有内外交互模块和多个开放接入端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及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主体、副体和平行四边形组件的配合,形成养老服务机器人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能够进行调节,方便对站立的老人形成环绕分布,便于为老人提供防护。

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腿架、联动腿架、联动轴、联动架和压力传感器的配合,形成与前述的主体结构对应的支架和行进部分,满足行进需求的同时能够对外界的承压形成检测,以方便主体结构所处姿态的检测和判别。

1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安全气囊的配备,搭配压力传感器和调节视觉摄像头形成站立和走动的老人的所处状态的识别,以方便主动对老人提供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副体(2),所述主体(1)上安装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两个所述副体(2)分别与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连接,两个副体(2)上均转动连接有转体(3),两个副体(2)内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体(3)连接,主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2)和两个转体(3)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5),六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转动腿架(6),六个所述转动腿架(6)内均转动连接有联动腿架(7),主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2)和两个转体(3)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8),六个所述联动轴(8)上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架,六个所述联动架分别与六个所述联动腿架(7)转动连接,六个所述联动架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两个副体(2)的前端均安装有前视摄像头(10),所述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转动架(11),所述转动架(11)的后端安装有调节视觉摄像头(12),主体(1)内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3),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3)用于转动架(11)相对于主体(1)的转动调节,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上和最前侧的两个联动腿架(7)上均安装有安全气囊(14),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9)共同实现安全气囊(14)的激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均包括外连架(15)和内连架(16),两个所述外连架(15)均与所述主体(1)转动连接,两个外连架(15)分别与两个所述副体(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内连架(16)均与主体(1)转动连接,两个内连架(16)分别与两个副体(2)转动连接,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17),两个所述第四伺服电机(17)分别用于两个内连架(16)的转动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连架(16)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8),两个所述驱动轴(18)均与所述主体(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轴(18)上均安装有从动同步轮(21),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19)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20),两个所述同步带(20)均传动连接有驱动同步轮(19),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19)分别与两个第四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连架(15)上和最前侧的两个联动腿架(7)上均开设有贯穿条腔(22),四个所述安全气囊(14)内分别安装在四个所述贯穿条腔(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联动架均包括上联动杆(23)和下联动杆(24),六个所述上联动杆(23)分别与六个所述联动轴(8)转动连接,六个所述下联动杆(24)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5),六个所述联动腿架(7)上均开设有缝槽(26),六个所述传动轴(25)分别固定连接在六个所述缝槽(26)内,六个下联动杆(24)上均固定连接有套筒(27),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9)分别安装在六个所述套筒(27)内,六个套筒(27)内均连接有弹性簧(28),六个所述弹性簧(28)分别与六个上联动杆(23)固定连接,六个套筒(27)分别与六个上联动杆(2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套筒(27)上均开设有穿线孔(29),六个所述穿线孔(29)分别用于六个压力传感器(9)的信号线的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连架(16)的顶端均设置有缺口(30),两个所述缺口(30)分别为安装在两个外连架(15)内的两个安全气囊(14)的弹出提供足够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转动腿架(6)上均固定连接有转连环(31),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2)和两个转体(3)均开设有环连槽(32),六个所述转连环(31)分别转动连接在六个所述环连槽(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侧后视摄像头(33)和侧前视摄像头(34),两个所述侧后视摄像头(33)分别与两个侧前视摄像头(34)呈上下交错设置。

10.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包括信号接收器、中央控制器和信号激发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中央控制器和信号激发器集成于一个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体内,信号接收器形成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接收,信号接收器与中央控制器电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副体(2),所述主体(1)上安装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两个所述副体(2)分别与两个平行四边形组件连接,两个副体(2)上均转动连接有转体(3),两个副体(2)内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体(3)连接,主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2)和两个转体(3)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5),六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转动腿架(6),六个所述转动腿架(6)内均转动连接有联动腿架(7),主体(1)的左右两端、两个副体(2)和两个转体(3)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8),六个所述联动轴(8)上均转动连接有联动架,六个所述联动架分别与六个所述联动腿架(7)转动连接,六个所述联动架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两个副体(2)的前端均安装有前视摄像头(10),所述主体(1)的后端安装有转动架(11),所述转动架(11)的后端安装有调节视觉摄像头(12),主体(1)内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3),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3)用于转动架(11)相对于主体(1)的转动调节,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上和最前侧的两个联动腿架(7)上均安装有安全气囊(14),六个所述压力传感器(9)共同实现安全气囊(14)的激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均包括外连架(15)和内连架(16),两个所述外连架(15)均与所述主体(1)转动连接,两个外连架(15)分别与两个所述副体(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内连架(16)均与主体(1)转动连接,两个内连架(16)分别与两个副体(2)转动连接,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17),两个所述第四伺服电机(17)分别用于两个内连架(16)的转动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连架(16)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8),两个所述驱动轴(18)均与所述主体(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轴(18)上均安装有从动同步轮(21),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19)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20),两个所述同步带(20)均传动连接有驱动同步轮(19),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19)分别与两个第四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连架(15)上和最前侧的两个联动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凤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