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轮及驱鸟车。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鸟类数量的增加给航空和电网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面对野外变电站、乡村农田等道路狭窄、崎岖场景下的驱鸟问题,传统的无人驱鸟机器,如激光发射杆、气味驱鸟箱等,由于移动不便,只能固定安装在某些位置,对固定区域内的鸟类进行驱逐,其驱鸟效果较差。现有的驱鸟车辆由于体积较大、转向不便,其通常仅适用于机场等开阔场景,而不便于在野外、乡村、农田等狭窄、崎岖的道路上行驶,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现有驱鸟车辆的车轮难以越障,其驱鸟效果十分有限。而履带式的行走机构虽然其越野性能较好,爬坡能力较大,但是,这种履带式行走机构制作成本较高,且在平坦地形上的运行速度低,其驱鸟效果同样不甚理想。
2、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既能在平坦地形上快速移动,又在面对复杂地形时有较强越障能力的车轮及驱鸟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轮,其既能在平坦地形上快速移动,同时在面对复杂地形时又有较强的越障能力。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地形轮,包括:
4、轮毂,轮毂包括可移动地轮辐,所述轮辐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5、链轮,呈环形的所述链轮围设在所述轮毂外侧,所述链轮包括多个首尾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的链块件;
6、牵引支撑件,所述轮辐与每个所述链块件之间均通过所
7、弹性支撑环,所述弹性支撑环套设在所述链轮内侧,并与所述链轮的内周面相抵;
8、其中,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轮辐通过所述牵引支撑件拉紧所述链块件,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件之间的夹角保持在第一角度,所述链轮切换为圆形刚性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轮辐使得所述牵引支撑件处于松弛状态,由所述弹性支撑环对所述链轮进行支撑,所述链轮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件之间的夹角切换至第二角度。
9、可选地,所述链块件包括链块和装配销,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之间通过所述装配销转动且滑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链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孔;
11、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链块中,其中一个所述链块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放置在另一所述链块的所述第一装配槽内,并使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连通,所述装配销穿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移动。
12、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链块中,其中一个所述链块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另一所述链块上的所述第一装配槽配合,能够限制相邻两个所述链块在第一方向上转动的最大角度,并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件之间的夹角保持在所述第一角度;
13、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和第二装配槽,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链块中,其中一个所述链块上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另一所述链块上的所述第二装配槽配合,能够限制相邻两个所述链块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的最大角度,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件之间的夹角能够切换至第二角度。
14、可选地,所述轮辐的周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每个所述链块上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每个所述牵引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15、可选地,所述轮辐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轮辐在所述轮毂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16、和/或,所述轮毂还包括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端部与所述轮辐固定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轮辐移动。
17、可选地,所述轮毂上还包括导向杆,所述轮辐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导向孔内。
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鸟车,采用如上所述的全地形轮,所述驱鸟车还包括:
19、车体,所述车体下侧安装有两个所述全地形轮;
20、驱鸟装置,所述驱鸟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21、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全地形轮转动。
22、可选地,所述驱鸟装置包括云台、摄像装置和激光发射装置,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摄像装置上,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所述云台上,所述云台能够带动所述摄像装置在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上转动。
23、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所述全地形轮一一对应传动连接。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轮,该全地形轮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动态调整车轮的形状以适应障碍物的轮廓,通过这种变形使得车轮与障碍物的接触面积得到显著增加,从而提供了更大的摩擦力和抓地力,车轮能够更加轻松地翻越障碍物;而在平坦地形移动时,该全地形轮又能变形成圆形刚性车轮,使其能够在平坦地形上快速移动。相较于传统固定形状的车轮,本专利技术中的全地形轮显著提升了车轮的通过性,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地形中保持高效稳定的移动;相较于传统的履带式行走机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全地形轮又能在平坦地形上快速移动,且生产成本更低。
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驱鸟车,通过采用全地形轮作为行走机构,提高了其在复杂地形时的通过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块件包括链块(121)和装配销(122),相邻两个所述链块(121)之间通过所述装配销(122)转动且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块(121)包括第一连接部(1211)和第二连接部(12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12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12)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槽(12121)和第二装配孔(12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111),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链块(121)中,其中一个所述链块(121)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2111)与另一所述链块(121)上的所述第一装配槽(12121)配合,能够限制相邻两个所述链块(121)在第一方向上转动的最大角度,并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件之间的夹角保持在所述第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11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11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轮辐(111)在所述轮毂(11)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1)上还包括导向杆(112),所述轮辐(111)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112)穿设在所述导向孔内。
8.一种驱鸟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地形轮(1),所述驱鸟车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装置(3)包括云台(31)、摄像装置(32)和激光发射装置(33),所述激光发射装置(33)设置在所述摄像装置(32)上,所述摄像装置(32)设于所述云台(31)上,所述云台(31)能够带动所述摄像装置(32)在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上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4)与两个所述全地形轮(1)一一对应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块件包括链块(121)和装配销(122),相邻两个所述链块(121)之间通过所述装配销(122)转动且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块(121)包括第一连接部(1211)和第二连接部(12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12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12)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槽(12121)和第二装配孔(12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111),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链块(121)中,其中一个所述链块(121)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2111)与另一所述链块(121)上的所述第一装配槽(12121)配合,能够限制相邻两个所述链块(121)在第一方向上转动的最大角度,并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链块件之间的夹角保持在所述第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11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111),每个所述链块(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瀚林,周胤宇,饶凌浩,黎民悦,曹文耀,余慧宏,张磊,刘志兵,林夏捷,颜广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