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刚性输电管道中导体和壳体的固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和刚性输电管道。
技术介绍
1、gi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简称)/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简称)母线均为刚性输电管道结构的一种,其外部采用铝制管状壳体,内部采用铝制导体,导体被支撑在壳体内部,两者形成同心圆结构。
2、参考图1理解,现有技术中,刚性输电管道被划分成若干区段,每一区段包括壳体10、绝缘盆子12、导体13以及触座14,壳体10的两端均具有法兰11,绝缘盆子12的两侧分别装配有触座14。绝缘盆子1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0的法兰11上,导体13与触座14插接,两者之间设置有降低两者摩擦的支撑环15和确保两者连接通流的导电触指16,由于导体13通电流后引起热效应,因热胀冷缩而在轴向上产生位移,若导体13的伸缩量得不到释放,将会引起变形,严重时导致绝缘盆子12结构损坏,为此,导体13的端部和触座14之间留有缝隙用来补偿导体13的热胀冷缩,触座14通过不锈钢的紧固件17(比如螺栓)固定在绝缘盆子12中心的嵌件上,从而相邻导体13能够通过触座14电气导通,导体13和壳体10之间通过绝缘盆子12电气隔离,且壳体10内充有六氟化硫(sf6)绝缘气体。
3、由于刚性输电管道被划分成若干区段,那么相邻区段之间具有一个潜在的漏气点,尤其当导体因热效应产生位移导致绝缘盆子结构发生变形、老化甚至损坏时,六氟化硫泄露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降低刚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包括多支撑固定件、移动组件、接地组件以及粒子捕捉器,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包括贯穿设置的中心孔和围绕所述中心孔的四周间隔设置的凸台,至少一个所述凸台的自由端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凸台的自由端设置有所述接地组件,所述多支撑固定件的中心孔处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电气隔离,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能够在承受所述中心孔的轴向上的作用力时在该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分别形成支撑点,并通过所述粒子捕捉器形成等电位。
4、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包括绝缘件、高压嵌件以及低压嵌件,所述绝缘件具有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凸台,所述高压嵌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处,所述低压嵌件设置在所述凸台的自由端,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或所述接地组件,所述高压嵌件和所述低压嵌件通过所述绝缘件电气隔离。
5、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绝缘件具有三个所述凸台,其中两个凸台设置有所述低压嵌件。
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凸台在所述绝缘件的四周均匀分布。
7、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凸台自其自由端到其根部呈现由细到粗的状态。
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凸台的自由端具有容置槽,所述低压嵌件固定在所述容置槽中。
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低压嵌件的中心具有用于设置所述移动组件或所述接地组件的避让孔。
1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低压嵌件凸出于所述凸台的端面。
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绝缘件采用环氧树脂。
12、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绝缘件、所述低压嵌件以及所述高压嵌件浇筑成型;和/或,所述高压嵌件至少一端伸出所述中心孔。
1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高压嵌件采用导电管。
14、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高压嵌件至少一端设置有坡面区段,在所述坡面区段,越靠近端部内径越大,所述坡面区段用于嵌入楔形件。
15、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接地组件包括耐磨件和电极,所述耐磨件设置在所述凸台上,并采用自润滑耐磨材料制成,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耐磨件上。
1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弹性件以及导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所述耐磨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支撑座的限位部和所述凸台上,所述导向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凸台,并用于对所述耐磨件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
17、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耐磨件包括端板和围板,所述端板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极和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围板连接所述端板的边缘,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弹性件内置在所述围板围成的空间内。
1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撑座包括柱体和所述限位部,所述柱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凸台的自由端的容置槽中,所述柱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耐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部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柱体的第二端。
1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导向座为环形,所述导向座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凸台,所述耐磨件的四周贴合所述导向座的导向孔设置。
2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弹性件采用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内侧为所述支撑座的柱体,外侧为所述耐磨件的围板。
2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座、滚轮和转轴,所述底座通过若干第三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定位孔中,所述滚轮至少能够沿着所述轴向滚动;
22、所述底座包括挡板和连接板,所述挡板围成所述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挡板的一端的外圈,并连接所述凸台。
2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粒子捕捉器包括管体,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内置在所述管体中,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外侧。
24、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管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一一对应的固定部,在所述管体的外侧,所述固定部处形成定位凹槽,在所述管体的内侧,所述固定部处形成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凹槽用于定位所述移动组件或所述接地组件,所述定位凸块用于定位所述凸台。
25、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若干栅格孔。
2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管体采用非磁性导电材料制成。
27、一种刚性输电管道,包括壳体、导体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所述导体在所述中心孔处与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分别支撑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并能够随着所述导体的热胀冷缩而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运动,所述接地组件与所述壳体电气导通,所述导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
28、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29、本专利技术以多支撑固定件作为连接导体和壳体的主要构件,通过设置在多支撑固定件上的移动组件和接地组件在壳体内部形成多个支撑点并将导体安装在壳体中,即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以内置于壳体中的方式安装导体,安装过程中,将装配好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和导体一起推入壳体中,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当导体通电产生热效应时,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能够随着导体的热胀冷缩而沿着壳体的内壁轴向运动,其次,移动组件和接地组件与壳体之间形成等电位并接地,不会产生悬浮电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支撑固定件、移动组件、接地组件以及粒子捕捉器,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包括贯穿设置的中心孔和围绕所述中心孔的四周间隔设置的凸台,至少一个所述凸台的自由端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凸台的自由端设置有所述接地组件,所述多支撑固定件的中心孔处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电气隔离,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能够在承受所述中心孔的轴向上的作用力时在该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分别形成支撑点,并通过所述粒子捕捉器形成等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包括绝缘件、高压嵌件以及低压嵌件,所述绝缘件具有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凸台,所述高压嵌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处,所述低压嵌件设置在所述凸台的自由端,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或所述接地组件,所述高压嵌件和所述低压嵌件通过所述绝缘件电气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具有三个所述凸台,其中两个凸台设置有所述低压嵌件;和/或,所述凸台在所述绝缘件的四周均匀分布;和/或,所述凸台自其自由端到其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耐磨件和电极,所述耐磨件设置在所述凸台上,并采用自润滑耐磨材料制成,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耐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弹性件以及导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所述耐磨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支撑座的限位部和所述凸台上,所述导向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凸台,并用于对所述耐磨件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座、滚轮和转轴,所述底座通过若干第三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定位孔中,所述滚轮至少能够沿着所述轴向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捕捉器包括管体,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内置在所述管体中,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刚性输电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体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所述导体在所述中心孔处与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分别支撑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并能够随着所述导体的热胀冷缩而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运动,所述接地组件与所述壳体电气导通,所述导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支撑固定件、移动组件、接地组件以及粒子捕捉器,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包括贯穿设置的中心孔和围绕所述中心孔的四周间隔设置的凸台,至少一个所述凸台的自由端设置有所述移动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凸台的自由端设置有所述接地组件,所述多支撑固定件的中心孔处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电气隔离,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能够在承受所述中心孔的轴向上的作用力时在该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接地组件分别形成支撑点,并通过所述粒子捕捉器形成等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支撑固定件包括绝缘件、高压嵌件以及低压嵌件,所述绝缘件具有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凸台,所述高压嵌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处,所述低压嵌件设置在所述凸台的自由端,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或所述接地组件,所述高压嵌件和所述低压嵌件通过所述绝缘件电气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多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具有三个所述凸台,其中两个凸台设置有所述低压嵌件;和/或,所述凸台在所述绝缘件的四周均匀分布;和/或,所述凸台自其自由端到其根部呈现由细到粗的状态;和/或,所述凸台的自由端具有容置槽,所述低压嵌件固定在所述容置槽中;和/或,所述低压嵌件的中心具有用于设置所述移动组件或所述接地组件的避让孔;和/或,所述低压嵌件凸出于所述凸台的端面;和/或,所述绝缘件采用环氧树脂;和/或,所述绝缘件、所述低压嵌件以及所述高压嵌件浇筑成型;和/或,所述高压嵌件至少一端伸出所述中心孔;和/或,所述高压嵌件采用导电管;和/或,所述高压嵌件至少一端设置有坡面区段,在所述坡面区段,越靠近端部内径越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强,王振,张朋举,崔杰,田鑫,沈鑫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