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前端模块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36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1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前端模块及汽车,涉及车身机构技术领域,用于与汽车的前纵梁进行焊接,该端板结构包括:端板本体;两凸筋,设置在端板一面两侧,每个凸筋远离端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端板本体与前纵梁焊接时,前纵梁的一端插设在两凸筋之间,凹槽用于分隔凸筋与前纵梁之间形成的第一焊缝。通过两凸筋能够大幅提升端板本体的结构刚度,通过凹槽能够将第一焊缝进行分隔,可吸收凸筋由于高温产生的变形,避免了长焊缝以及满焊缝焊接的形式,降低了焊接处存在的内应力,提高了安装在端板结构上的部件安装精度,提高了整车的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身机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前端模块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车身结构由现有的钢制结构也逐渐向钢铝混合车身发展。其中,前纵梁作为碰撞过程中重要的受力部件,铝合金挤出铝形式的前纵梁由于质量轻,碰撞吸能能力好,应用的较为广泛。前纵梁主体采用挤出铝梁结构,其前纵梁端板结构通常也采用铝结构部件,二者通过mig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连接。

2、但目前在焊接过程中,由于mig焊产生的热量高,以及端板结构与前纵梁的端部通常采用周边满焊的形式,焊接处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焊接后端板结构在应力拉扯以及高温状态下易出现焊接部位较大变形,从而导致端板结构的面轮廓度超标,将进一步导致安装在端板结构上的部件出现安装精度误差,降低整车的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前端模块及汽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焊接过程中,由于mig焊产生的热量高,以及端板结构与前纵梁的端部通常采用周边满焊的形式,焊接处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焊接后端板结构在应力拉扯以及高温状态下易出现焊接部位较大变形,从而导致端板结构的面轮廓度超标,将进一步导致安装在端板结构上的部件出现安装精度误差,降低整车的外观品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用于与汽车的前纵梁进行焊接,该端板结构包括:

3、端板本体;

4、两凸筋,设置在所述端板一面两侧,每个所述凸筋远离所述端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5、所述端板本体与所述前纵梁焊接时,所述前纵梁的一端插设在两所述凸筋之间,所述凹槽用于分隔所述凸筋与所述前纵梁之间形成的第一焊缝。

6、优选地,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安装的防撞梁。

7、优选地,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隔断孔;

8、所述端板本体的一面上部与下部分别与所述前纵梁的一端上部与下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焊缝;

9、上部的至少一个所述隔断孔位于上部的所述安装孔与上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缝之间,下部的至少一个所述隔断孔位于下部的所述安装孔与下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焊缝之间。

10、优选地,所述端板本体与所述前纵梁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端板本体与两所述凸筋一体成型。

11、优选地,每个所述凸筋与所述前纵梁的一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在0.5-1mm之间。

12、优选地,所述端板本体上位于两所述凸筋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13、一种汽车的前端模块,包括:

14、前纵梁;

15、所述的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焊接在所述前纵梁上;

16、优选地,所述汽车的前端总成还包括至少一个筋板,至少一个所述筋板水平连接在所述前纵梁的内侧。

17、优选地,所述筋板的数量与每个所述凸筋上的所述凹槽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筋板的高度与每个所述凸筋上的一个所述凹槽的高度相同。

18、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模块。

19、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前端模块及汽车,其有益效果在于:该端板结构的端板本体的一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凸筋,能够大幅提升端板本体的结构刚度,可有效减少焊接后的变形量,前纵梁的一端插设在两凸筋之间,凹槽用于分隔凸筋与前纵梁之间形成的第一焊缝,通过凹槽将第一焊缝进行分隔避免了长焊缝以及满焊缝焊接的形式,降低了焊接处存在的内应力,并且,由于端板本体与前纵梁通过凸筋焊接,避免了端板本体的一面与前纵梁的一端直接焊接,减小了端板本体的变形量,每个凸筋远离端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在焊接过程中,凹槽的作用也可容纳凸筋由于高温产生的变形,进一步减小了端板本体的变形量,提高了安装在端板结构上的部件安装精度,提高了整车的外观品质。

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用于与汽车的前纵梁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该端板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安装的防撞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隔断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与所述前纵梁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端板本体与两所述凸筋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筋与所述前纵梁的一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在0.5-1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上位于两所述凸筋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7.一种汽车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前端总成还包括至少一个筋板,至少一个所述筋板水平连接在所述前纵梁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的数量与每个所述凸筋上的所述凹槽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筋板的高度与每个所述凸筋上的一个所述凹槽的高度相同。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用于与汽车的前纵梁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该端板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安装的防撞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隔断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与所述前纵梁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端板本体与两所述凸筋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筋与所述前纵梁的一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