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28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在将键槽(14)形成在由曲柄臂(3)和配重(4)构成的旋转壁部(9)的安装面(10)上,将与键槽(14)卡合的键部(16)形成在与安装面(10)重合的脉冲发生器板(P)上,并利用紧固部件(18)将该脉冲发生器板(P)紧固在旋转壁部(9)上,其中,键部(16)由在脉冲发生器板(P)的一端面侧从脉冲发生器板(P)呈弓形地突出且与键槽(14)卡合的弓形带状部(16a)和将该弓形带状部(16a)的两端一体地连接在脉冲发生器板(P)上的一对连接部(16b)构成。这样,能够提供脉冲发生器板相对于曲轴的定位精度高且脉冲发生器板的生产率好的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的改良-将键槽形成在内燃机用曲轴的由曲柄臂和配重构成的旋转壁部的端面 上,另一方面,将与上述键槽卡合的键部形成在与上述端面重合的脉冲 发生器板上,并利用紧固部件将该脉冲发生器板紧固在上述旋转壁部上。
技术介绍
上述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经公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1681号公报在以往的上述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中,键部是由在脉冲发生器 板的一端面侧从脉冲发生器板切出立起的L字状的弯曲部构成的,由于 这种键部以悬臂式支承在脉冲发生器板上,因此刚性较低,难以提高脉 冲发生器板相对于曲轴的定位精度,并且,由于需要在键部的从脉冲发 生器板切离的锐利的尖端进行倒角等精加工,因此加工工时多,生产率 并不算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发生 器板相对于曲轴的定位精度高,并且脉冲发生器板的生产率良好的所述 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在于,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在内燃机用曲轴的由曲柄臂和配重构成的旋转壁部的端面上形成键槽,与所述键槽卡合的键部形成在与所述端面重合 的脉冲发生器板上,并利用紧固部件将该脉冲发生器板紧固在所述旋转壁部上,其中,所述键部由弓形带状部和一对连接部构成,该弓形带状 部在脉冲发生器板的一端面侧从所述脉冲发生器板呈弓形地突出且与所 述键槽卡合,所述一对连接部将该弓形带状部的两端一体地连接在所述 脉冲发生器板上。另外,所述旋转壁部的端面与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安装面10 对应,并且,紧固部件与螺栓18对应,紧固部与凹部12和凸台15对应。并且,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弓形带 状部以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脉冲发生器板的半径线的方式配置。进一步,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于,相互卡合 的所述键槽和所述弓形带状部以它们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脉冲发生器板 的半径线的方式配置。进一步,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在于,在所述脉 冲发生器板上穿设有长孔,所述弓形带状部的两侧面分别面对所述长孔。进一步,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件将所述脉冲发生器板与所述旋转壁部紧固而形成紧固部,该紧固部位于在该脉冲发生器板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位置,并且至少一个位置的 紧固部与邻接该一个位置的紧固部两侧的其他位置的紧固部之间的各周向间隔互不相同。进一步,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在于,在所述旋 转壁部的端面上形成有沿该端面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在所述脉冲发生 器板上形成有被收纳在所述多个凹部中的多个有底筒状的凸台,利用所 述紧固部件将这些凸台紧固在脉冲发生器板上,所述凸台的筒状部形成 为异型圆筒状,S卩该筒状部的短径沿着脉冲发生器板的周向,该筒状 部的长径沿着脉冲发生器板的半径方向。进一步,在第六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特征在于,将所述凸 台的筒状部形成为椭圆筒状。进一步,在第六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特征在于,与所述凸 台的筒状部的两端相连的弯曲部的曲率设定成在短径侧比长径侧小。进一步,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九特征在于,在所述脉冲发生器板上形成有在所述脉冲发生器的一端面侧突出并沿周向延伸的 肋。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的基础上,所述肋在 脉冲发生器板的位于所述旋转壁部侧的端面上突出,并且收纳该肋的肋 收纳槽形成在该旋转壁部上。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的基础上,将所述 肋以遍及脉冲发生器板的整周的方式形成环状。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的基础上,在所述 旋转壁部的端面上形成有在该端面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凹部,在脉冲发 生器板上形成有多个有底筒状的凸台,所述凸台收纳在所述多个凹部中 并通过所述紧固部件紧固在脉冲发生器板上,并且,利用环状的所述肋 将这些凸台相互之间连接在一起,环状的所述肋在所述脉冲发生器板的 位于所述旋转壁部侧端面上突出,收纳环状的所述肋的肋收纳槽形成在 所述旋转壁部的端面上。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的基础上,所述肋 的高度设定成比所述凸台的高度小,而所述肋收纳槽的深度设定成比收 纳所述凸台的所述凹部的深度小。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的基础上,在脉冲 发生器板的所述曲柄臂侧的一半部分上穿设有透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由于键部由在脉冲发生器板的一端面侧从 脉冲发生器板呈弓形地突出且与键槽卡合的弓形带状部和将该弓形带状 部的两端一体地连接在脉冲发生器板上的一对连接部构成,因此键部以 两端保持的方式支承在脉冲发生器板上,具有高刚性,因此能够与键槽 协同动作,从而提高脉冲发生器板相对于曲轴的定位精度。并且,由于 在两端保持的键部上不存在锐利的尖端部,因此在冲压加工后不需要进 行倒角等精加工,能够提高脉冲发生器板的生产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键槽和弓形带状部的、在脉冲发生器板的 半径方向延伸的两侧面相互在较广的范围内抵接,从而能够更加正确地 保持脉冲发生器板相对于曲轴的预定的周向位置。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由于在配重上存在与脉冲发生器板重合的 较广的端面,因此不用对该端面进行加厚就能够容易地形成键槽。因此 设计的自由度高,生产率良好,同时能够防止由曲轴的加厚而丧失重量 平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能够容易地进行键部的弓形带状部的冲压 成型而不会受到脉冲发生器板主体的阻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脉冲发生器板相对于曲轴的旋转壁部的安 装位置被限制在一个位置,从而能够防止误组装,因此能够防止由误组 装导致的键部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由于脉冲发生器板的凸台的筒状部形成为 短径沿着脉冲发生器板的周向而长径沿着脉冲发生器板的半径方向的异 型圆筒状,因此,在发动机的运转中,如果在脉冲发生器板的相邻的凸 台之间的板状部产生振动,则该振动在长径的范围内传递至异型圆筒状 部的周缘部,因此使由该振动引起的应力在长径的范围内较广地分散至 异型圆筒状部的周缘部,从而能够实现各凸台周围的耐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特征,由于脉冲发生器板的凸台的椭圆筒状部的曲率的变化极其平滑,因此应力的分散比较理想,能够有效地提高各凸 台周围的耐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特征,通过将与脉冲发生器板的凸台的筒状部两 端相连的弯曲部的曲率设定成在短径侧比长径侧小,从而当脉冲发生器 板的相邻凸台之间的板状部振动时,能够使特别是在凸台的短径侧(即 脉冲发生器板周向侧)的凸缘部产生的集中应力更加广阔地分散出去, 以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凸台周围的耐久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特征,由于在脉冲发生器板上形成有在脉冲发生 器板的一端面侧突出并沿周向延伸的肋,因此能够通过该肋强化脉冲发 生器板的刚性,能够有效地抑制脉冲发生器板的振动。并且,由于不用 特意地增加脉冲发生器板的壁厚,因此有助于曲轴系统的轻量化,并且, 当进行脉冲发生器板相对于旋转壁部的紧固时,不需要特意地增多紧固 部位,因此设计的自由度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特征,由于使所述肋在脉冲发生器板的位于旋转 壁部侧端面上突出,并且收纳该肋的肋收纳槽形成在该旋转壁部上,因 此所述肋不会成为从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 所述脉冲发生器板的安装构造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在内燃机用曲轴(C)的由曲柄臂(3)和配重(4)构成的旋转壁部(9)的端面(10)上形成键槽(14),与所述键槽(14)卡合的键部(16)形成在与所述端面(10 )重合的脉冲发生器板(P)上,并利用紧固部件(18)将该脉冲发生器板(P)紧固在所述旋转壁部(9)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部(16)由弓形带状部(16a)和一对连接部(16b)构成,该弓形带状部(16a)在脉冲发生器板(P)的一端面侧 从所述脉冲发生器板(P)呈弓形地突出且与所述键槽(14)卡合,所述一对连接部(16b)将该弓形带状部(16a)的两端一体地连接在所述脉冲发生器板(P)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辉夫滨川丈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