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冷散热,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高压直流充电桩电功率的不断飙升,为了保障其内部精密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采用水冷散热设备对充电桩内部各个发热模块进行针对性散热,其散热功率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散热设备存在明显的提升。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水通过水泵一次变流之后,冷却水进入散热器内需要二次变流,目前通常通过阀门控制二次变流,水阀通常仅是改变流量,难以精准的控制流速,同时由于流体的黏性作用,当冷却水在液冷流道内流动时,不可避免得形成阻碍冷却液相对运动的边界层,使得液冷流道内壁处的冷却水的流速小于中间层的流速,导致降低冷却液的平均流速,进而降低冷却水与外部热源的热交换效率,阻碍了液冷散热设备散热性能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精准控制冷却水的二次变流、削弱液冷流道中冷却水的边界效应、提高换热效果的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设置在液冷流道的外侧,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配置为绝缘体,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两端贯通的用于液冷流道穿过的矩形通道,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矩形通道的相对两侧设有电极板,两块电极板之间形成匀强电场,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矩形通道的其余两侧均设有若干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形成与匀强电场正交的恒定磁场;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外壳。该种电磁驱动装置安装在散热器中冷却水进入端的液冷
4、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组座体,所述座体的横截面呈u形,两组座体的开口端对接使得内部形成所述的矩形通道,电极板设置在两组座体的外侧面且分别与两组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两组壳体,两组壳体的开口端对接连接。安装座、外壳都是采用两组拼装式结构,能够快速安装在现有的液冷流道外侧,安装非常方便。
5、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的开口端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分别卡入两个座体的卡槽内,所述电极板与座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苦绝缘板与卡槽卡接后,再通过电极板两两组座体连接,整体连接更加稳定。
6、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的外底面设有若干线圈定位槽,所述线圈组件设在线圈定位槽内,所述座体的外底面设有用于线圈本体定位的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压板与座体螺栓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线圈组件配置为亥姆霍兹线圈组,每个亥姆霍兹线圈组均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线圈本体;同一组亥姆霍兹线圈组中的线圈本体的半径小于线圈本体的距离,使得矩形通道中的磁场强度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增强。由于冷却水在液冷流道中,边界处阻力大,中间阻力小,因此设置磁场靠近边缘处强度大、中间处强度小,进而使得液冷流道中的边界与中间部位的冷却水流速趋于均匀。
8、作为优选,所述匀强电场的强度配置为0.12×10-11-0.20×10-11n/c,所述恒定磁场强度配置为0.40×10-12-0.46×10-12t。
9、作为优选,所述电极板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上设有伸出壳体外的第一接头;所述线圈组件上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上设有伸入出壳体外的第二接头。
10、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散热槽。散热槽增加外壳的散热效果。
11、因此,本技术具有能精准控制冷却水的二次变流、削弱液冷流道中冷却水的边界效应、提高换热效果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设置在液冷流道的外侧,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配置为绝缘体,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两端贯通的用于液冷流道穿过的矩形通道,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矩形通道的相对两侧设有电极板,两块电极板之间形成匀强电场,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矩形通道的其余两侧均设有若干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形成与匀强电场正交的恒定磁场;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组座体,所述座体的横截面呈U形,两组座体的开口端对接使得内部形成所述的矩形通道,电极板设置在两组座体的外侧面且分别与两组座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的开口端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分别卡入两个座体的卡槽内,所述电极板与座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的外底面设有若干线圈定位槽,所述线圈组件设在线圈定位槽内,所述座体的外底面设有用于线圈本体定位的定位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圈组件配置为亥姆霍兹线圈组,每个亥姆霍兹线圈组均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线圈本体;同一组亥姆霍兹线圈组中的线圈本体的半径小于线圈本体的距离,使得矩形通道中的磁场强度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增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匀强电场的强度配置为0.12×10-11 -0.20×10-11N/C,所述恒定磁场强度配置为0.40×10-12-0.46×10-12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板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上设有伸出壳体外的第一接头;所述线圈组件上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上设有伸入出壳体外的第二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散热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设置在液冷流道的外侧,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配置为绝缘体,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两端贯通的用于液冷流道穿过的矩形通道,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矩形通道的相对两侧设有电极板,两块电极板之间形成匀强电场,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矩形通道的其余两侧均设有若干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形成与匀强电场正交的恒定磁场;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设有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组座体,所述座体的横截面呈u形,两组座体的开口端对接使得内部形成所述的矩形通道,电极板设置在两组座体的外侧面且分别与两组座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的开口端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分别卡入两个座体的卡槽内,所述电极板与座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液冷流道用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的外底面设有若干线圈定位槽,所述线圈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禹豪,吴秀山,张海诺,王非,蔡柯皓,叶奕妍,袁礼,朱传辉,崔佳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