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工具,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
技术介绍
1、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几根导线围绕着一根中心导线扭成,导线外包覆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
2、当对电缆进行打接头操作或者通过端子排进行接线固定时,需要在不损伤电缆内部线芯的前提下将电缆绝缘层剥开。目前,作业人员通常使用电工刀等刀具对电缆进行手动剥离,此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及隐患:作业人员手动控制刀具,极容易伤害到手,存在安全隐患;不同型号的电缆使作业人员的作业力度和角度不好控制,受剥的电缆容易出现损坏,伤及线芯,剥出的电缆不整齐,缺乏美观;整个作业过程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剥离电缆绝缘层时容易损坏线芯的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一侧固定有第一夹线装置,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夹线装置;壳体靠近第一夹线装置处开设有进线口,靠近第二夹线装置处开设有出线口;壳体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对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上各固定有滚轮且两个滚轮的滚动面相抵接,两个滚轮的滚动面开设有环绕滚动面一周的环形凹槽且两个环形凹槽相对设置,环形凹槽内设有若干切刀,环形凹槽与进线口相对设置;壳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相连接。
3、
4、第一夹线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台,第一固定台上固定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板的外表面;还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固定在壳体与第一固定台相对的位置且第一螺杆贯穿壳体,第一螺杆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一按钮,第一螺杆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夹板的外表面,第二夹板的另一外表面与第一夹板的另一外表面相对设置;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对的面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凹槽,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相对的面上开设有第二半圆凹槽,第一半圆凹槽和第二半圆凹槽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与进线口相对设置。
5、第二夹线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台,第二固定台上固定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夹板的外表面;还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固定在壳体与第二固定台相对的位置且第二螺杆贯穿壳体,第二螺杆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二按钮,第二螺杆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夹板的外表面,第四夹板的另一外表面与第三夹板的另一外表面相对设置;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相对的面上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梯形凹槽、第三半圆凹槽、第二梯形凹槽;第四夹板与第三夹板相对的面上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三梯形凹槽、第四半圆凹槽、第四梯形凹槽;第一梯形凹槽和第三梯形凹槽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二腔体,第三半圆凹槽和第四半圆凹槽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三腔体,第二梯形凹槽和第四梯形凹槽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四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均与进线口相对设置。
6、滚轮包括惰轮,惰轮的两侧各啮合有滚动齿轮,惰轮的滚动面设有切刀,两个滚轮上的滚动齿轮相互啮合,滚动齿轮的侧面镶嵌有钢珠。
7、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固定在壳体内部,基座与壳体相对的面上固定有若干液压撑杆的一端,若干液压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轴的轴身;基座的两侧各固定有立柱,活动轴上靠近两端的位置与两个立柱滑动连接,活动轴贯穿两个滚动齿轮的侧面且钢珠绕活动轴滑动设置。
8、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固定座与壳体相对的面上固定有悬臂的一端,悬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的外侧;还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尺寸相适配,旋转轴穿过若干第一轴承的内环且旋转轴两端贯穿壳体,旋转轴还贯穿两个滚动齿轮的侧面且钢珠绕旋转轴滑动设置;还包括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壳体外侧且旋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
9、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在壳体外侧,电机连接有电机轴的一端,电机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齿轮的侧面;还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侧面连接有旋转轴的一端,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传送带。
10、壳体内第二夹线装置靠近出线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靠近出线口处固定有滑轮,支架远离第二夹线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固定有手摇轮,手摇轮的侧面固定有摇柄。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通过在第一腔体内滑动电缆,不仅可以清理电缆中的异物,还能防止电缆在移动过程中旋转扭曲影响切割;通过两个切刀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从两个方向将绝缘层切割开的功能;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闭合后形成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其中绝缘层在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内滑动,而线芯则在第三滑动,实现了将绝缘层从电缆中剥离开来的功能;第一夹板连接第一弹簧、第三卡板连接第二弹簧的底部连接弹簧的设计,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基座通过液压撑杆可以实现活动轴和第一滚轮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控制切刀切割深度,防止切刀损坏内部的线芯,起到保护线芯的作用;立柱的设计具有导向的作用,防止活动轴和第一滚轮抖动,从而导致切割位置有偏差;通过摇柄摇动手摇轮可带动电缆旋转,并使滑轮拉动电缆滑动,提高了电缆的滑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2)一侧固定有第一夹线装置(3),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夹线装置(4);壳体(1)靠近所述第一夹线装置(3)处开设有进线口(5),靠近所述第二夹线装置(4)处开设有出线口(6);壳体(1)与第一固定装置(2)相对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7),第一固定装置(2)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上各固定有滚轮(8)且两个所述滚轮(8)的滚动面相抵接,两个滚轮(8)的滚动面开设有环绕滚动面一周的环形凹槽(9)且两个所述环形凹槽(9)相对设置,环形凹槽(9)内设有若干切刀(10),环形凹槽(9)与进线口(5)相对设置;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11)与第二固定装置(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线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台(31),所述第一固定台(31)上固定有第一弹簧(32)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板(33)的外表面;还包括第一螺杆(34),所述第一螺杆(34)固定在壳体(1)与第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线装置(4)包括第二固定台(41),所述第二固定台(41)上固定有第二弹簧(4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夹板(43)的外表面;还包括第二螺杆(44),所述第二螺杆(44)固定在壳体(1)与第二固定台(41)相对的位置且第二螺杆(44)贯穿壳体(1),第二螺杆(44)位于壳体(1)外侧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二按钮(45),第二螺杆(44)位于壳体(1)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夹板(46)的外表面,所述第四夹板(46)的另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夹板(43)的另一外表面相对设置;第三夹板(43)与第四夹板(46)相对的面上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梯形凹槽(47)、第三半圆凹槽(48)、第二梯形凹槽(49);第四夹板(46)与第三夹板(43)相对的面上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三梯形凹槽(410)、第四半圆凹槽(411)、第四梯形凹槽(412);所述第一梯形凹槽(47)和所述第三梯形凹槽(410)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二腔体(413),所述第三半圆凹槽(48)和所述第四半圆凹槽(411)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三腔体(414),所述第二梯形凹槽(49)和所述第四梯形凹槽(412)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四腔体(415),所述第二腔体(413)、所述第三腔体(414)、所述第四腔体(415)均与进线口(5)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8)包括惰轮(81),所述惰轮(81)的两侧各啮合有滚动齿轮(82),惰轮的滚动面设有切刀(10),两个滚轮(8)上的滚动齿轮(82)相互啮合,滚动齿轮(82)的侧面镶嵌有钢珠(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2)包括基座(21),所述基座(21)固定在壳体(1)内部,基座(21)与壳体(1)相对的面上固定有若干液压撑杆(23)的一端,若干所述液压撑杆(23)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轴(24)的轴身;基座(21)的两侧各固定有立柱(22),所述活动轴(24)上靠近两端的位置与两个所述立柱(22)滑动连接,活动轴(24)贯穿两个滚动齿轮(82)的侧面且所述钢珠(83)绕活动轴(24)滑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包括若干固定座(71),所述固定座(71)通过若干螺栓(72)固定在壳体(1)上,固定座(71)与壳体(1)相对的面上固定有悬臂(73)的一端,所述悬臂(7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74)的外侧;还包括旋转轴(75),所述旋转轴(75)与第一轴承(74)的内环尺寸相适配,旋转轴(75)穿过若干第一轴承(74)的内环且旋转轴(75)两端贯穿壳体(1),旋转轴(75)还贯穿两个滚动齿轮(82)的侧面且钢珠(83)...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2)一侧固定有第一夹线装置(3),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夹线装置(4);壳体(1)靠近所述第一夹线装置(3)处开设有进线口(5),靠近所述第二夹线装置(4)处开设有出线口(6);壳体(1)与第一固定装置(2)相对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7),第一固定装置(2)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7)上各固定有滚轮(8)且两个所述滚轮(8)的滚动面相抵接,两个滚轮(8)的滚动面开设有环绕滚动面一周的环形凹槽(9)且两个所述环形凹槽(9)相对设置,环形凹槽(9)内设有若干切刀(10),环形凹槽(9)与进线口(5)相对设置;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11)与第二固定装置(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线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台(31),所述第一固定台(31)上固定有第一弹簧(32)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板(33)的外表面;还包括第一螺杆(34),所述第一螺杆(34)固定在壳体(1)与第一固定台(31)相对的位置且第一螺杆(34)贯穿壳体(1),第一螺杆(34)位于壳体(1)外侧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一按钮(35),第一螺杆(34)位于壳体(1)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夹板(36)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夹板(36)的另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板(33)的另一外表面相对设置;第一夹板(33)与第二夹板(36)相对的面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凹槽(37),第二夹板(36)与第一夹板(33)相对的面上开设有第二半圆凹槽(38),所述第一半圆凹槽(37)和所述第二半圆凹槽(38)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一腔体(39),所述第一腔体(39)与进线口(5)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层剥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线装置(4)包括第二固定台(41),所述第二固定台(41)上固定有第二弹簧(4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夹板(43)的外表面;还包括第二螺杆(44),所述第二螺杆(44)固定在壳体(1)与第二固定台(41)相对的位置且第二螺杆(44)贯穿壳体(1),第二螺杆(44)位于壳体(1)外侧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二按钮(45),第二螺杆(44)位于壳体(1)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夹板(46)的外表面,所述第四夹板(46)的另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夹板(43)的另一外表面相对设置;第三夹板(43)与第四夹板(46)相对的面上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梯形凹槽(47)、第三半圆凹槽(48)、第二梯形凹槽(49);第四夹板(46)与第三夹板(43)相对的面上开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三梯形凹槽(410)、第四半圆凹槽(411)、第四梯形凹槽(412);所述第一梯形凹槽(47)和所述第三梯形凹槽(410)尺寸相适配且拼接后形成第二腔体(4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康,火志昌,李培,曾祥林,杨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