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拉紧梯笼。
技术介绍
1、施工防护安全梯笼是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其主要作为操作平台来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专利号为zl202011145901.1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梯笼及其安装方法,其梯笼结构由若干层梯笼单元纵向组合构成,相邻梯笼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通过螺栓结构将相邻梯笼单元进行安装固定;其实现了梯笼单元的组合式安装效果;但是,该连接结构中,连接架仅仅起到相邻梯笼单元之间的定位作用下,主要靠螺栓结构来实现对上方梯笼单元的重量支撑,其整个梯笼结构稳定性较差,结构强度较弱,存在螺栓断裂、梯笼单元塌落的风险,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上下拉紧梯笼。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上下拉紧梯笼,包括梯笼架体,所述梯笼架体由若干个梯笼单元由下至上组合连接构成;所述梯笼单元包括底部架体、顶部架体,底部架体设置在顶部架体下方,底部架体的四个端角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套管件,顶部架体的四个端角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套管件相对应的第二套管件,第一套管件与相对应的第二套管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底端插入第一套管件顶端内侧且与第一套管件螺栓连接,立柱顶端穿过第二套管件后插入上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第一套管件底端内侧,立柱顶端与第二套管件、上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第一套管件螺栓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件、第二套
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架体、顶部架体均呈矩形框架结构,底部架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踏板件,顶部架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踏板件。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踏板件与第二踏板件错位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楼梯件;所述楼梯件底端与第一踏板件边缘可拆卸连接,楼梯件顶端与第二踏板件边缘可拆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架体、顶部架体之间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位于相邻立柱之间且防护栏上下两端分别与顶部架体、底部架体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架体的外周边缘、顶部架体的外周边缘均焊接有相对应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设置在防护栏边缘位置的第二安装孔螺栓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本技术中的梯笼结构在进行组合安装时,首先将最底端的第一层梯笼单元安装完成并固定在施工区域的地面上,然后在该层梯笼单元上端安装第二层梯笼单元,安装时,将第二层梯笼单元底端的第一套管件插接在第一层梯笼单元的立柱顶端外侧并进行螺栓连接;接着依此往复,直至完成整个梯笼的组合安装操作;该梯笼结构中,通过梯笼单元中第一套管件、立柱的结构设计令相邻梯笼单元之间具有拉紧效果,同时其利用立柱作为主要支撑件来对上方梯笼单元的重量进行支撑,其螺栓连接结构仅仅用来防止立柱与第一套管件之间出现脱离现象,有效增强了相邻梯笼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梯笼结构的结构强度;该梯笼结构中,即使螺栓结构出现断裂状况,也不会导致梯笼单元出现塌落风险,保证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梯笼的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拉紧梯笼,包括梯笼架体,所述梯笼架体由若干个梯笼单元由下至上组合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单元包括底部架体、顶部架体,底部架体设置在顶部架体下方,底部架体的四个端角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套管件,顶部架体的四个端角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套管件相对应的第二套管件,第一套管件与相对应的第二套管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底端插入第一套管件顶端内侧且与第一套管件螺栓连接,立柱顶端穿过第二套管件后插入上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第一套管件底端内侧,立柱顶端与第二套管件、上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第一套管件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拉紧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件、第二套管件、立柱均呈矩形管状;所述第一套管件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并通过第一螺孔与下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立柱顶端螺栓连接,第一套管件顶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二套管件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立柱底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立柱底端插入第一套管件顶端内侧并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二螺孔螺栓连接,立柱上部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立柱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位于第二定位孔上方,立柱顶端穿过第二套管件并通过第二定位孔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拉紧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架体、顶部架体均呈矩形框架结构,底部架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踏板件,顶部架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踏板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拉紧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件与第二踏板件错位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楼梯件;所述楼梯件底端与第一踏板件边缘可拆卸连接,楼梯件顶端与第二踏板件边缘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拉紧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架体、顶部架体之间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位于相邻立柱之间且防护栏上下两端分别与顶部架体、底部架体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拉紧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架体的外周边缘、顶部架体的外周边缘均焊接有相对应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设置在防护栏边缘位置的第二安装孔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拉紧梯笼,包括梯笼架体,所述梯笼架体由若干个梯笼单元由下至上组合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单元包括底部架体、顶部架体,底部架体设置在顶部架体下方,底部架体的四个端角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套管件,顶部架体的四个端角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套管件相对应的第二套管件,第一套管件与相对应的第二套管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底端插入第一套管件顶端内侧且与第一套管件螺栓连接,立柱顶端穿过第二套管件后插入上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第一套管件底端内侧,立柱顶端与第二套管件、上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第一套管件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拉紧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件、第二套管件、立柱均呈矩形管状;所述第一套管件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并通过第一螺孔与下一层梯笼单元中的立柱顶端螺栓连接,第一套管件顶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二套管件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立柱底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立柱底端插入第一套管件顶端内侧并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二螺孔螺栓连接,立柱上部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立柱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位于第二定位孔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生,周辉,何华强,叶金有,何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盛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