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肺活量训练,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是一种专门针对肺活量和呼吸系统健康进行训练的方法,人类的肺活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生理状态、生活方式等,通过肺活量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部活动能力,增强肺功能,提高身体吸氧效率,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提升身体健康水平,肺活量训练主要通过呼吸练习、氧气供应优化和锻炼来实现,这些训练旨在扩展肺部容量、增强肺部弹性、加强肌肉力量以及改善呼吸控制能力,正规的肺活量训练需要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进行,以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肺活量训练不仅适用于需要恢复呼吸功能的患者,还适用于普通人群想要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人,通过坚持肺活量训练,可以增加肺部氧气容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力耐力,改善身体的抗疲劳能力,提高免疫力。总的来说,肺活量训练对于促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目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吹气管与训练装置为两体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吹气管与训练装置进行安装,但目前安装是直接将吹气管套接在训练装置的进气管外壁,其固定密封效果较差,在吹气过程中容易出现吹气管脱落的情况,而且,在吹气过程中会将部分唾液或口水吹入到训练设备内,无法清理导致训练设备内容易出现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吹气管与训练装置为两体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吹气管与训练装置进行安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竖管和进气管,所述底座的顶端等距设置有竖管,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与竖管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还包括: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辅助机构的右侧。
3、所述吹气管通过插头套接在插板右侧的进气孔外壁,套接后槽板刚好与撑板贴合,然后使用者将插头转动通过槽板的内壁与撑板的外壁螺纹啮合槽板向左侧移动,移动时带动插头同时向左侧移动,然后当凸块完全插入到插头的内部后停止转动槽板。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5、优选的,所述插板与底座的连接处加工有密封条。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该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开始使用时,通过辅助机构的使用工作,达到了对训练过程中跟随吹气时携带处的唾液和口水进行清理吸附的工作,通过固定机构的使用工作,达到了对进气管进行固定密封的工作,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目前吹气管固定不牢固和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解决了目前吹气过程中携带的唾液和口述无法清理容易出现异味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竖管(2)和进气管(3),所述底座(1)的顶端等距设置有竖管(2),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气管(3),且所述进气管(3)的顶端与竖管(2)的顶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内部开设有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401)与底座(1)的连接处加工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502)的内壁和撑板(503)的外壁均加工有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竖管(2)和进气管(3),所述底座(1)的顶端等距设置有竖管(2),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气管(3),且所述进气管(3)的顶端与竖管(2)的顶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右侧内部开设有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