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助力车,尤其涉及一种中置电机及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1、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公开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助力自行车是一种能够实现人力骑行和电机助力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安装在助力自行车的车身中间位置的电机称为中置电机,中置电机与助力自行车的车轮连接从而进行助力,同时,中置电机的两侧安装有助力自行车的脚踏,在中置电机没有电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脚踏实现人力骑行。相关技术中,助力自行车使用的中置电机,采用三级平行级传动的结构,存在难以兼顾大速比和小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置电机及助力自行车,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中置电机难以兼顾大速比和小型化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置电机,应用于具有脚踏和车轮的助力自行车,所述中置电机包括:
4、驱动装置,具有驱动轴;
5、传动装置,包括固定齿圈、活动齿圈、太阳轮和多个行星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多个所述行星轮沿所述太阳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所述固定齿圈和所述活动齿圈啮合;
6、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轴、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活动齿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分别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太阳轮、所述固定齿圈
7、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驱动轴分别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行星架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行星架同轴设置,每个所述行星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
8、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和所述固定齿圈中的至少之一采用塑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9、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材质为聚醚醚酮。
10、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行星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行星轮包括连接部、第一轮齿部和第二轮齿部,所述连接轴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轮齿部和所述第二轮齿部同轴设置,且分别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轮齿部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固定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轮齿部与所述活动齿圈啮合。
11、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为保持架滚针轴承。
12、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行星架本体和第二行星架本体,每个所述行星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本体和所述第二行星架本体之间,所述第一行星架本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齿圈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行星架本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动齿圈的第二通孔内。
13、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周侧之间具有第一浮动间隙;和/或,所述行星架和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侧之间具有第二浮动间隙。
14、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置电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齿圈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15、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力自行车,包括车身、车轮、脚踏、曲柄、链轮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中置电机,所述中置电机和所述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身上,所述曲柄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脚踏之间,所述链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车轮之间。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申请提供的中置电机,由于采用了行星减速的结构作为传动装置,使得传动装置具有传动速比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与脚踏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分别转动地穿设于驱动轴、太阳轮、固定齿圈、活动齿圈、输出轴和与车轮连接的第二转动件设置,并且第一转动件、驱动轴、太阳轮、固定齿圈、活动齿圈、输出轴和第二转动件同轴设置,这样减小了中置电机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结构更加紧凑,由此使得中置电机兼顾了大速比和小型化。
18、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脚踏和车轮的助力自行车,所述中置电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驱动轴分别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行星架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行星架同轴设置,每个所述行星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和所述固定齿圈中的至少之一采用塑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材质为聚醚醚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行星轮包括连接部、第一轮齿部和第二轮齿部,所述连接轴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轮齿部和所述第二轮齿部同轴设置,且分别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轮齿部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固定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轮齿部与所述活动齿圈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行星架本体和第二行星架本体,每个所述行星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本体和所述第二行星架本体之间,所述第一行星架本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齿圈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行星架本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动齿圈的第二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周侧之间具有第一浮动间隙;和/或,所述行星架和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侧之间具有第二浮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电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齿圈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10.一种助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车轮、脚踏、曲柄、链轮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置电机,所述中置电机和所述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身上,所述曲柄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脚踏之间,所述链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车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脚踏和车轮的助力自行车,所述中置电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驱动轴分别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行星架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行星架同轴设置,每个所述行星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和所述固定齿圈中的至少之一采用塑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材质为聚醚醚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轮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行星轮包括连接部、第一轮齿部和第二轮齿部,所述连接轴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轮齿部和所述第二轮齿部同轴设置,且分别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轮齿部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固定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轮齿部与所述活动齿圈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为保持架滚针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电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誉川,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