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机壳、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14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9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条沿周向延伸的导流筋,构成冷却水道;电机机壳的第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第一水道在第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第二水道在第一端与出水口连通;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在电机机壳的第二端连通;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在轴向交替布置;外壳体的内表面为锥面;在轴向方向上,沿外壳体的内表面内径增大的方向导流筋的高度递增。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机壳的电机。本公开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散热效率,简化了电机的装配工艺,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机壳、一种包括该电机机壳的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电机的功率密度越来越大。电机功率密度的提升伴随着电机发热的增加,对电机散热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新能源工程机械包括应用于矿山的新能源矿卡,其对电机功率密度的要求更高,电机能否有效散热成为制约电机性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

2、但是,电机散热存在换热效率低、能耗较高、结构复杂等问题,无法满足高性能电机高效、节能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机壳、一种包括该电机机壳的电机。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机壳,所述电机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条沿周向延伸的导流筋,构成冷却水道;所述电机机壳的第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所述第一水道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道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第二水道在所述电机机壳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第二水道在轴向交替布置;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为锥面;在轴向方向上,沿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内径增大的方向所述导流筋的高度递增。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为锥形面,多条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在同一锥面上。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的锥度范围为0°至1°。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的锥度与所述电机机壳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正相关。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轴向方向上,沿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内径增大的方向,所述导流筋之间的间隔递减。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道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积一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包括导流部和过渡部;所述导流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方向垂直;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周向方向相交;所述过渡部两端分别与导流部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方向平行,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导流部平滑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道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分流筋,所述第一分流筋用于将所述第一水道靠近所述进水口的部分分隔成多个第一子水道;和/或,所述第二水道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分流筋,所述第二分流筋用于将所述第二水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部分分隔成多个第二子水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水道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三分流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第三分流筋将所述扩张部分隔成多个第三子水道,多个所述第三子水道的截面积之和与所述冷却水道的截面积一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内筒状部和设置在所述内筒状部一端的内端盖部,所述内筒状部与所述内端盖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壳体包括外筒状部和设置在所述外筒状部一端的外端盖部,所述外筒状部与所述外端盖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端盖部和所述外端盖部位于所述电机机壳相对的两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内端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外壳体背离所述外端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状部的外表面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17、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机壳、定子、转子,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安装在所述电机机壳中,所述电机机壳为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机壳。

18、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机机壳中冷/热水道相邻交替布置,冷/热水道中的冷却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冷却液体的温度差始终存在且较大,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内外机壳通过锥面结构过盈配合,极大地节约了装配工艺成本,提高了电机机壳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能够降低相邻冷却水道之间的串水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为锥形面,多条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在同一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的锥度范围为0°至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的锥度与所述电机机壳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沿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内径增大的方向,所述导流筋之间的间隔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积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包括导流部和过渡部;所述导流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方向垂直;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周向方向相交;所述过渡部两端分别与导流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方向平行,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导流部平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分流筋,所述第一分流筋用于将所述第一水道靠近所述进水口的部分分隔成多个第一子水道;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水道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三分流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三分流筋将所述扩张部分隔成多个第三子水道,多个所述第三子水道的截面积之和与所述冷却水道的截面积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内筒状部和设置在所述内筒状部一端的内端盖部,所述内筒状部与所述内端盖部为一体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内端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外壳体背离所述外端盖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状部的外表面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16.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机壳、定子、转子,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安装在所述电机机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为锥形面,多条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在同一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的锥度范围为0°至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的锥度与所述电机机壳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径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沿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内径增大的方向,所述导流筋之间的间隔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积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包括导流部和过渡部;所述导流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方向垂直;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周向方向相交;所述过渡部两端分别与导流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方向平行,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导流部平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上青许超王林李凯李金康纪秉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