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防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到广东省中山市养殖,随后推广到全国多个省市,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繁殖率高、遗传多样性丰富等特点而迅速在各地建立自然种群,现已经成为南方大部分省区的严重农业害虫。目前在福寿螺的防治手段中,化学杀螺剂成为大多数农户的首选,但其大量使用导致了稻田生态系统的面源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且福寿螺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2、植物源杀螺剂是利用植物体中或者从植物体内提取的活性成分防控病虫害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因其更高效、更经济、更安全等优点而成为防治福寿螺的研究热点。烟草(nicotiana tobacum)中生物碱有40多种,其中烟碱含量约在95%以上,烟碱有很强的内吸活性、胃毒性和触杀毒性,是传统的植物源杀虫剂。我国是烟草种植大国,年均产生的烟草废弃物多达400万吨。现有技术中对烟叶废弃物的利用包括将香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叶废弃物投放到大田,每公顷投放量达750~1560kg,虽然能够杀灭福寿螺,但是投放量非常大。专利技术人之前研发出烟草废弃物还田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的方法(zl2022111163187),杀螺效果好,但投放量也较大,而且在种植水稻的不同时期还需要相应改变投放方式,真正实践时相应人力成本高,且利用废弃物防控福寿螺危害面积有限。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烟叶废弃物提出一种新的灭杀福寿螺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按照质量比(1~4):1将烟叶废弃物的粉末与生石灰粉末进行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烟叶废弃物碾碎后过10~40目筛,得到烟叶废弃物的粉末。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复配干粉的投放量为200~300kg/hm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水稻秧苗移栽前的1~5天内将复配干粉投放到稻田中,避免投放过早而影响杀灭效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投放复配干粉时,保持稻田中水体静置不流动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保持稻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按照质量比(1~4):1将烟叶废弃物的粉末与生石灰粉末进行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烟叶废弃物碾碎后过10~40目筛,得到烟叶废弃物的粉末。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叶废弃物与生石灰复配灭杀福寿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复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贺爱兰,张良凤,陈文凯,张少斌,张智丽,林挺威,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