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光板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907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9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光板及其控制系统,属于摄影摄像设备技术领域,柔光板包括电控雾化膜、支撑架、电动控制器和控制盒。支撑架包括架主体和角度调节组件,架主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电控雾化膜;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架主体上,并与电控雾化膜上的固定框架连接;电动控制器设置在支撑架上,电动控制器与角度调节组件连接,用于向电动控制器输出动力。控制盒与电动控制器连通,并可控制角度调节组件转动,进而调整角度调节组件上的电控雾化膜的空间角度;控制盒还与电控雾化膜电连接,以调节电控雾化膜上的电压,进而调节电控雾化膜的雾化度,通过控制盒来实现电控雾化膜的角度和雾化度的统一控制,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摄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柔光板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今视频拍摄的场景下,为了使得照射在被摄的人或物体上的灯光较为柔和,一般需要在摄影灯光与被摄的人或物体之间放置柔光板,使得摄影灯光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柔光板的散射后再照射到被摄的人或物体上。

2、而在拍摄的现场中,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光效需求调整光线的柔和度和角度,而在现有技术中,其只能更换不同雾化度的柔光板并手动调节柔光板的角度;其操作十分繁琐,不能很好地满足拍摄现场的快速节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柔光板的雾化度和出光角度不便调节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柔光板,包括:电控雾化膜,其周侧设有一固定框架;支撑架,包括架主体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架主体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框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主体上,并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电动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动控制器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并向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输出动力,以驱使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转动;控制盒,分别与所述电控雾化膜和所述电动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盒可向所述电动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电动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来驱使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转动,进而调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上的固定框架上的电控雾化膜的空间位置;所述控制盒还能够向所述电控雾化膜输出工作电压,使所述电控雾化膜根据其工作电压的电压值显示对应的雾化度。

3、可选地,所述电动控制器包括驱动件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可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从而改变所述电控雾化膜的空间角度。

4、可选地,所述控制板包括相互连通的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接收所述控制盒传输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转动状态进行调节。

5、可选地,所述通讯模块可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所述有线通讯模块通过有线电缆与所述控制盒连通;或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电磁信号与所述控制盒连通。

6、可选地,所述控制盒上设有供电部,所述供电部用于向与所述控制盒连接的所述电控雾化膜和电动控制器供电。

7、可选地,所述电动控制器还包括外置电池,所述外置电池与所述控制板连通,用于向所述控制板和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驱动件供电。

8、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俯仰电机和水平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俯仰调节组件和水平调节组件;所述俯仰调节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入部和第一动力输出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自由端上,所述俯仰电机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横向穿过所述架主体后与所述电控雾化膜连接,以使所述俯仰电机可驱动所述电控雾化膜在所述架主体的安装空间内转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输入部和第二动力输出部;所述第二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并排连接,所述水平电机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部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中轴线上,以使所述水平电机可驱动所述架主体绕其中轴线转动。

9、可选地,所述俯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蜗杆和第一涡轮;所述第一蜗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上,所述第一涡轮固定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上,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涡轮啮合传动,以将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的扭矩输入至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上,使得所述俯仰电机可带动所述电控雾化膜绕所述第一涡轮的轴线方向转动。

10、可选地,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涡轮、第二蜗杆、传动轴以及多个传动齿;所述第二涡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部上,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第二涡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蜗杆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齿;所述第二动力输入部上设有第二传动齿;所述传动轴沿所述架主体延伸,所述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三传动齿和第四传动齿,所述第三传动齿与所述第一传动齿啮合,所述第四传动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啮合,以使所述第二动力输入部上的扭矩可输入至所述第二动力输出部上,以使得所述水平电机可带动所述架主体绕所述第二涡轮的轴线方向转动。

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柔光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如上所述的柔光板;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柔光板的控制盒信号连通;所述控制终端可向所述控制盒传输终端信号,所述控制盒根据所述终端信号来调节所述柔光板上的电控雾化膜的空间位置和雾化度。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光板及其控制系统,柔光板包括电控雾化膜、支撑架、电动控制器和控制盒,电动控制器与支撑架上的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控制盒可通过控制电动控制器来调整电控雾化膜的空间角度。控制盒还与电控雾化膜连接,并可向电控雾化膜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改变电控雾化膜的雾化度。

14、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盒来实现电控雾化膜的角度和雾化度的统一控制,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器包括驱动件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可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从而改变所述电控雾化膜的空间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相互连通的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接收所述控制盒传输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转动状态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可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所述有线通讯模块通过有线电缆与所述控制盒连通;或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电磁信号与所述控制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有供电部,所述供电部用于向与所述控制盒连接的所述电控雾化膜和电动控制器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器还包括外置电池,所述外置电池与所述控制板连通,用于向所述控制板和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驱动件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俯仰电机和水平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俯仰调节组件和水平调节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蜗杆和第一涡轮;所述第一蜗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上,所述第一涡轮固定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上,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涡轮啮合传动,以将所述第一动力输入部的扭矩输入至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上,使得所述俯仰电机可带动所述电控雾化膜绕所述第一涡轮的轴线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涡轮、第二蜗杆、传动轴以及多个传动齿;

10.一种柔光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器包括驱动件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可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从而改变所述电控雾化膜的空间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相互连通的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接收所述控制盒传输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转动状态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可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所述有线通讯模块通过有线电缆与所述控制盒连通;或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电磁信号与所述控制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有供电部,所述供电部用于向与所述控制盒连接的所述电控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牛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