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围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00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后侧围总成和车辆,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C柱内板和封板,所述C柱内板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穿孔;所述封板与所述C柱内板层叠布置并连接,所述封板封堵所述穿孔。本公开的后侧围总成,使得C柱内板可以用于不同车型,即不同车型可以共用同一C柱内板,从而可以减少用于生产C柱内板的模具数量,降低后侧围总成的成本。另外,还可以避免因C柱内板不同导致生产过程存在的匹配和调试问题,从而可以缩短整车的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后侧围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快速普及,人们对不同的驾控体验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极致运动性能的追求,在开发偏舒适性车型的同时,也会并行开发高性能版的衍生车型。目前,针对不同车型,特别是内外分界线不同的车型,后侧围总成的c柱内板无法共用,需要开发不同的c柱内板,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降低后侧围总成的设计难度,但是需要配置多套用于生产c柱内板的模具,增加了后侧围总成的成本。此外,还会影响整车的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出一种后侧围总成,以降低后侧围总成的成本,缩短整车的开发周期。

2、本公开的后侧围总成包括c柱内板和封板,所述c柱内板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穿孔;所述封板与所述c柱内板层叠布置并连接,所述封板封堵所述穿孔。

3、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穿孔为供定位销插入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封板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朝背向所述c柱内板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c柱内板之间围成避让腔,所述避让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以避让所述定位销。

4、可选地,所述c柱内板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背向所述封板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围成所述避让腔。

5、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穿孔为用于避让工具枪的避让孔。

6、可选地,所述c柱内板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封板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均呈环形,所述第一连接面环绕所述穿孔设置。

7、可选地,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c柱外加强板,所述c柱外加强板与所述c柱内板连接;所述c柱内板的边沿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设于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边沿外侧,所述封板封堵所述缺口。

8、可选地,所述封板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c柱内板的边沿外侧,所述延伸部设有用于与后轮罩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9、可选地,所述c柱内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延伸部,且每个所述延伸部均设有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或,所述延伸部的外周轮廓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定位孔设于所述延伸部的拐角处。

10、可选地,所述c柱内板包括避让区,所述封板设于所述避让区内,所述避让区围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避让悬架的空气弹簧。

11、可选地,所述c柱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封板的厚度,或者,所述c柱内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封板的厚度。

12、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

13、本公开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

14、本公开的后侧围总成,通过设置与c柱内板连接的封板,利用封板封堵穿孔,可以使c柱内板满足密封性要求,使得当穿孔位于车辆的内外分界线附近时,也可以满足车辆的密封性要求,即c柱内板可以用于穿孔位于车辆的内外分界线附近的车型。对于穿孔远离车辆的内外分界线的车型,则不需要对c柱内板的穿孔进行封堵,即不使用封板即可。使得c柱内板可以用于不同车型,即不同车型可以共用同一c柱内板,从而可以减少用于生产c柱内板的模具数量,降低后侧围总成的成本。另外,还可以避免因c柱内板不同导致生产过程存在的匹配和调试问题,从而可以缩短整车的开发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穿孔为供定位销插入的第一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背向所述封板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围成所述避让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穿孔为用于避让工具枪的避让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封板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均呈环形,所述第一连接面环绕所述穿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C柱外加强板,所述C柱外加强板与所述C柱内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C柱内板的边沿外侧,所述延伸部设有用于与后轮罩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延伸部,且每个所述延伸部均设有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包括避让区,所述封板设于所述避让区内,所述避让区围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避让悬架的空气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封板的厚度,或者,所述C柱内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封板的厚度。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穿孔为供定位销插入的第一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背向所述封板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围成所述避让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穿孔为用于避让工具枪的避让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封板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均呈环形,所述第一连接面环绕所述穿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总成还包括c柱外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叶先勇孙宇澄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