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乘用车,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
技术介绍
1、座椅加热是一种在冬季提高车辆座椅舒适度的功能,它通过座椅内部的电加热丝对座椅进行加热,然后将热量传递给乘坐者。此功能通常有多个调节档位,以便根据需要调整温度。座椅加热的开关一般位于中控台上,有些车型可能会安装在主驾驶座椅的左侧或者驾驶座椅门上。使用座椅加热时,应注意座椅受力均匀,避免点状负载,同时避免座椅加热部件接触水分,以防短路或触电。
2、现有技术中,座椅加热是利用座椅内的电加热丝对座椅内部加热,并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乘坐者,改善冬天时座椅因长时间停放后座椅过凉造成的乘坐不舒适感。目前,较为成熟的座椅加热器基本结构是:下层是一层无纺布,加热丝布置在无纺布上,用固定胶带将加热丝固定在无纺布上,针织布盖在固定胶带上,并用针织线缝制成类似座椅加热处的形状,并缝合在座椅罩内。为了提高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控制座椅加热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靠背加热器通过插接件连接到坐垫加热器电源上,坐垫加热器电源通过插接件连接到仪表板线束上,再经过座椅加热开关、熔断丝、点火开关连到蓄电池电源上。这种构造具有舒适性高、构造简单的优势,但耗电量相对较大,无法充分利用车辆废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常用的座椅电加热结构耗电量相对较大,而且无法充分利用车辆废热。
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包括座椅骨架,顶部箱体,连通口,引风装置,底部箱体
4、优选的,在顶部箱体上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位于顶部箱体和座椅骨架之间。
5、优选的,在座椅骨架下侧设有支架,顶部箱体和底部箱体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6、优选的,在顶部箱体的侧部和和底部箱体的侧部均设有保温层。
7、优选的,在底部箱体和底部箱体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杆,在底部箱体和顶部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吊杆。
8、优选的,在导流板两侧设有边框,所述边框位于外折流通道外侧,在所述边框上设有若干导流槽。
9、其中,座椅骨架为汽车座椅的骨架结构。顶部箱体作为换热组件和座椅骨架的接触面,并用来安装引风装置。引风装置驱动气流由侧方排出,经气流通道进入底部箱体;气流在底部箱体内受到其中的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形成热空气,经输出口散射,再经导流板回流;回流的热空气经内折流通道、狭缝和外折流通道形成细气流,与底部箱体的外壁继续换热,随后进入回风区,在回风区内混合后通过连通口回归到引风装置内,完成循环。循环的热空气持续加热座椅骨架,这一加热作用可配合普通的电加热器工作,达到废热利用的目的。
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这项技术创新围绕座椅骨架设计了废热利用组件,通过循环风换热的模式对来自发动机散热器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有助于降低耗电量,提高加热效率。本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骨架(1),顶部箱体(2),连通口(3),引风装置(4),底部箱体(5),气流通道(6),发动机散热器(7),输出口(8),导流板(9),狭缝(10),内折流通道(11),外折流通道(12),回风区(13);在座椅骨架(1)下侧设置有顶部箱体(2),在顶部箱体(2)下侧具有连通口(3),引风装置(4)固定安装在顶部箱体(2)内,引风装置(4)驱动气流从其下方进入、从其侧方排出,连通口(3)与引风装置(4)的下侧对接,在顶部箱体(2)以下设置有多个底部箱体(5),气流通道(6)位于顶部箱体(2)和底部箱体(5)之间,底部箱体(5)位于发动机散热器(7)外部,在底部箱体(5)的底部设有输出口(8),导流板(9)固定安装在输出口(8)以下,在底部箱体(5)和底部箱体(5)间设有狭缝(10),在输出口(8)和回风区(13)之间设有多条内折流通道(11)和多条外折流通道(12),所述狭缝(10)位于内折流通道(11)上,回风区(13)经由连通口(3)与引风装置(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座椅骨架(1)下侧设有支架,顶部箱体(2)和底部箱体(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在顶部箱体(2)的侧部和和底部箱体(5)的侧部均设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底部箱体(5)和底部箱体(5)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杆,在底部箱体(5)和顶部箱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吊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导流板(9)两侧设有边框,所述边框位于外折流通道(12)外侧,在所述边框上设有若干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电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骨架(1),顶部箱体(2),连通口(3),引风装置(4),底部箱体(5),气流通道(6),发动机散热器(7),输出口(8),导流板(9),狭缝(10),内折流通道(11),外折流通道(12),回风区(13);在座椅骨架(1)下侧设置有顶部箱体(2),在顶部箱体(2)下侧具有连通口(3),引风装置(4)固定安装在顶部箱体(2)内,引风装置(4)驱动气流从其下方进入、从其侧方排出,连通口(3)与引风装置(4)的下侧对接,在顶部箱体(2)以下设置有多个底部箱体(5),气流通道(6)位于顶部箱体(2)和底部箱体(5)之间,底部箱体(5)位于发动机散热器(7)外部,在底部箱体(5)的底部设有输出口(8),导流板(9)固定安装在输出口(8)以下,在底部箱体(5)和底部箱体(5)间设有狭缝(10),在输出口(8)和回风区(13)之间设有多条内折流通道(11)和多条外折流通道(12),所述狭缝(10)位于内折流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樊祥伟,李杰,祝令桥,王西金,陈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优路通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