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挂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挂钩结构及具有该挂钩结构的支架。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汽车座椅靠背挂钩结构较为简单,挂钩通常设为固定不可调节的结构,使用较为不便。且由于挂钩结构不能调节,导致挂钩朝向乘坐人时,挂钩上较为凸出的部分不利于汽车行驶中防碰撞的乘坐保护,而且,现有的汽车座椅靠背挂钩结构功能也较为单一,例如仅具备钩挂的功能,而随着汽车应用的普及以及乘坐人员对于乘坐便捷性要求的提高,例如想要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以便于观看影音或者导航的需求,如果既在车内安装仅用于钩挂物品的挂钩,又安装仅用于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支架,不仅使用十分不便,还会导致车内看起来过于杂乱,影响乘坐人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挂钩结构及具有该挂钩结构的支架。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挂钩结构,包括:
4、壳体;
5、挂钩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联动展开或收起;
6、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一侧并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展开或收起;以及
7、磁吸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具有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转盘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一侧的第二壳体;
9、其中,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配置为在所述转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两挂钩,两所述挂钩下部联动连接并分别限位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两所述挂钩上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同步打开或者收起。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挂钩下部相对端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呈齿轮状排列的凸块,两所述挂钩通过各自具有的多个所述凸块相互啮合联动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顶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上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开设有容纳两所述挂钩的容纳槽,两所述挂钩下部分别限位活动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展开或收起;
14、所述第二夹持部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所述第二夹持部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拉伸展开或收起。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两连杆、分别套设在两所述连杆上的弹性件、连接于两所述连杆上的夹持座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夹持座上的第一夹持块;
16、其中,两所述连杆套设有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同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两所述连杆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并与所述夹持座相连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背向所述转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贯穿所述第二壳体侧壁;所述第二凹槽内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固定设有第一连接轴;
18、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两容纳腔,两所述连杆套设有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同所述弹性件对应置于两所述容纳腔中;两所述连杆另一端穿出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并与所述夹持座相连接;所述夹持座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夹持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内在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的内侧面和内底面上对应开设有与两所述容纳腔相贯通的第三开口,两所述连杆另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三开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外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背向所述转盘的一侧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三个第三凹槽,相邻的两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相互贯通,位于同一侧的三个所述第三凹槽逐一相邻排列形成一磁吸件收容区。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为磁铁。
2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支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挂钩结构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固定部。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挂钩结构中,挂钩组件设于壳体内并配置为可相对于壳体联动展开或收起;夹持组件设于壳体一侧并配置为可相对于壳体展开或收起,磁吸件设于壳体上具有夹持组件的一侧;便于应用在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支架中,既能够用于钩挂物品,同时还能够用于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而且,由于该挂钩结构功能较为丰富,使用者可以单独选择其中的夹持组件或者磁吸件来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以选择同时使用夹持组件和磁吸件来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便于进一步提升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稳定性,该挂钩结构中的挂钩可以联动调节,不使用时挂钩可被收纳起来,使用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转盘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一侧的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两挂钩,两所述挂钩下部联动连接并分别限位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两所述挂钩上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同步打开或者收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挂钩下部相对端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呈齿轮状排列的凸块,两所述挂钩通过各自具有的多个所述凸块相互啮合联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顶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上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开设有容纳两所述挂钩的容纳槽,两所述挂钩下部分别限位活动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展开或收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两连杆、分别套设在两所述连杆上的弹性件、连接于两所述连杆上的夹持座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夹持座上的第一夹持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背向所述转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贯穿所述第二壳体侧壁;所述第二凹槽内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固定设有第一连接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两容纳腔,两所述连杆套设有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同所述弹性件对应置于两所述容纳腔中;两所述连杆另一端穿出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并与所述夹持座相连接;所述夹持座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夹持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内在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的内侧面和内底面上对应开设有与两所述容纳腔相贯通的第三开口,两所述连杆另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三开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背向所述转盘的一侧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三个第三凹槽,相邻的两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相互贯通,位于同一侧的三个所述第三凹槽逐一相邻排列形成一磁吸件收容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为磁铁。
13.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挂钩结构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转盘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一侧的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两挂钩,两所述挂钩下部联动连接并分别限位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两所述挂钩上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同步打开或者收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挂钩下部相对端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呈齿轮状排列的凸块,两所述挂钩通过各自具有的多个所述凸块相互啮合联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顶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上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开设有容纳两所述挂钩的容纳槽,两所述挂钩下部分别限位活动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展开或收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两连杆、分别套设在两所述连杆上的弹性件、连接于两所述连杆上的夹持座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夹持座上的第一夹持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钩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喀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