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质数据球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
技术介绍
1、目前国际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或探测仪器获取火星表面影像数据,获取的数据包含了火星上山脉、峡谷、撞击等地理特征的详细信息,可用于制作获取火星地貌的高分辨率地图和全火星的地图,同时基于这些相关数据,识别与提取火星具体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岩性等相关信息,形成目前我国首张大比例尺高清火星地质图。由于上述的各类地图图件都是平面的,无法有效的直观用球体的方式展示火星地理和地质特征效果,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可视化和学习火星地质特征的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便于直观学习火星地质特征。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包括支架组件、旋转框架和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所述支架组件具有环形的旋转卡槽,所述旋转框架包括主体圆环、外支柱和内支柱,所述外支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外支柱均为多棱柱体,且分别与所述主体圆环外横向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外支柱插设于所述旋转卡槽内,所述内支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支柱分别与所述主体圆环内纵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纵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内支柱转动连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宇宙深空的进一步探索,火星各类地理、地貌以及地质特征的数据也逐步完善,通过制作出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设备,增加了产品的交互性和用户参与度,用户可以主动直观的探索火星地表、旋转球仪,以
4、本技术产品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作,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只需要通过人工手动触碰来进行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的互动,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可绕内支柱的轴线转动,且旋转框架可带着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绕外支柱轴线转动,多棱柱体的外支柱使得主体圆环转动后,可利用多棱柱体的侧面平稳停在旋转卡槽内;同时旋转框架还可以沿环形的旋转卡槽转动。使用者可在球体周边的任何范围观察球体的任意位置,减少了人员移动的不便。支架组件、旋转框架和火星地质仪球体拆卸和安装过程灵活性、简单方便。同时,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弥补了未来深空领域教育、科研领域的实体空白,开创了外太空领域实景产品的制造先例。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框和多个支腿,所述支撑框为环形,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具有所述旋转卡槽,多个所述支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框的底面固定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框通过多个支腿支撑,支撑框用于支撑旋转框架和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
8、进一步,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下方,多个所述支腿均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板支撑多个支腿,使支架组件结构稳定,不易变形。
10、进一步,所述支腿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沿所述支撑框周向均匀分布。
11、进一步,还包括卫星模拟框架,所述卫星模拟框架位于所述旋转框架内侧,并与所述旋转框架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卫星模拟框架用于模拟火星的自然卫星及其轨道。
13、进一步,所述卫星模拟框架包括第一卫星环和第一卫星,所述第一卫星环套在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框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一卫星环固定连接。
14、进一步,所述卫星模拟框架还包括第二卫星环和第二卫星,所述第二卫星环套在所述第一卫星环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框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环固定连接。
15、进一步,还包括放大镜,所述放大镜与所述支架组件滑动连接。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放大镜可方便看清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上的地质细节。放大镜可滑动,便于使用者在任意位置使用。
17、进一步,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放大镜固定连接。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放大镜通过伸缩杆安装,从而可调整放大镜的高度,便于观察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上的各个位置。
19、进一步,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采用碳纤维制成,其外表面具有火星地质数据贴图;所述支架组件上还固定有展示牌。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采用碳纤维制成,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展示牌用于展示与火星相关的资料照片或文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00)、旋转框架(200)和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300),所述支架组件(100)具有环形的旋转卡槽(104),所述旋转框架(200)包括主体圆环(201)、外支柱(202)和内支柱(203),所述外支柱(202)为两个,两个所述外支柱(202)均为多棱柱体,且分别与所述主体圆环(201)外横向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外支柱(202)插设于所述旋转卡槽(104)内,所述内支柱(203)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支柱(203)分别与所述主体圆环(201)内纵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300)纵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内支柱(20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00)包括支撑框(103)和多个支腿(101),所述支撑框(103)为环形,所述支撑框(103)的内壁具有所述旋转卡槽(104),多个所述支腿(101)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框(103)的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01)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101)沿所述支撑框(103)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卫星模拟框架(400),所述卫星模拟框架(400)位于所述旋转框架(200)内侧,并与所述旋转框架(20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模拟框架(400)包括第一卫星环(401)和第一卫星(402),所述第一卫星环(401)套在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300)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框架(200)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卫星(402)与所述第一卫星环(40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模拟框架(400)还包括第二卫星环(403)和第二卫星(404),所述第二卫星环(403)套在所述第一卫星环(401)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框架(200)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卫星(404)与所述第二卫星环(40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大镜(501),所述放大镜(501)与所述支架组件(100)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杆(502),所述伸缩杆(502)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组件(100)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02)的上端与所述放大镜(50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300)采用碳纤维制成,其外表面具有火星地质数据贴图;所述支架组件(100)上还固定有展示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00)、旋转框架(200)和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300),所述支架组件(100)具有环形的旋转卡槽(104),所述旋转框架(200)包括主体圆环(201)、外支柱(202)和内支柱(203),所述外支柱(202)为两个,两个所述外支柱(202)均为多棱柱体,且分别与所述主体圆环(201)外横向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外支柱(202)插设于所述旋转卡槽(104)内,所述内支柱(203)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支柱(203)分别与所述主体圆环(201)内纵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火星地质数据展示球体(300)纵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内支柱(20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00)包括支撑框(103)和多个支腿(101),所述支撑框(103)为环形,所述支撑框(103)的内壁具有所述旋转卡槽(104),多个所述支腿(101)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框(103)的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00)还包括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3)下方,多个所述支腿(101)均与所述支撑板(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体展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01)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101)沿所述支撑框(103)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星地质数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建涛,周可法,王金林,张清,汪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