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板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
技术介绍
1、平板太阳能热水器是小高层住宅配套设计开发的,水箱放置在阳台,屋顶,墙壁等地方,太阳能集热板放置在建筑南立面阳台,窗户,屋顶,墙壁上,弥补了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先天不足无法实现与建筑及环境结合的遗憾,集热器与水箱互相分离,集热器可灵活安装在屋顶、天窗、阳台或墙壁上,不受位置限制,达到了与高层建筑及环境一体化的结合,太阳能集热板由外壳、透明盖板、吸热板和流道共同组成,将介质油通过输入口输送到流道内,然后通过吸热板吸收太阳能,并对流道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输出管将介质油输送到水箱,进而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2、如:中国专利cn208859914u公开一种不锈钢流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板芯,包括不锈钢横管、铝翅片、包焊铝片,所述铝翅片与不锈钢横管分别设有七组,所述铝翅片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铝翅片一面镀有蓝色基膜,所述每根不锈钢横管分别通过包焊铝片固定在铝翅片无蓝膜的一面,所述包焊铝片与铝翅片对合包套在不锈钢横管外表面,所述包焊铝片两侧通过超声波钎焊技术焊接在铝翅片上,所述不锈钢横管相互平行等间距两端分别通过焊接连通侧管。本技术采用不锈钢横管作为流道管,不锈钢材质的成本价格低于铜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流道管的抗压强度、耐腐蚀性、温差循环耐冻性能,降低流道管与铝翅片的膨胀系数差值,增加流道焊接口的使用寿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3、现有技术中虽然提高了太阳能集热板流道的使用寿命,但是无法提升流道流通,以及控制介质油在流道内部流速,太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在第二引流管的输入端设置输送管,并在输送管的中心处设置增压泵,然后在输送管输入端的外部设置电磁控制阀,使得输送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管道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电磁控制阀控制输送管开启,并将介质油输送到第二引流管内部,同时,通过启动增压泵,使得增压泵对输送管内进行加压,从而提高介质油在流道内部的流速,实现了提升流道流通速度,解决了流道流通缓慢的问题。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的底端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引流管以及第二引流管,且所述第一引流管以及第二引流管的内侧通过流道连通,且所述第二引流管的输入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中心处设置有增压泵,且所述输送管输入端的外部设置有电磁控制阀,以便于增压泵对输送管内进行加压,从而提高介质油在流道内部的流速。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流管输出端的外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外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输出管,以便于输出管对温度传感器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外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且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两组第二限位块,以便于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对清理架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避免清理架从第一滑轨的外部脱落。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轨的外部通过限位滑槽滑动安装有清理架,所述清理架一端的中心处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一侧设置有推杆,以便于推杆通过法兰带动清理架移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架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刮条,以便于安装板通过两组刮条对透明罩的表面进行清理。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下端面中心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轨,且所述壳体上端面中心处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以便于伸缩组件通过连接套带动推杆向前移动。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组件输出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以便于连接套通过侧板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外部。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透明罩,以便于壳体内部的吸热板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热能并对流道进行加热。
10、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引流管的输入端设置输送管,并在输送管的中心处设置增压泵,然后在输送管输入端的外部设置电磁控制阀,使得输送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管道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电磁控制阀控制输送管开启,并将介质油输送到第二引流管内部,同时,通过启动增压泵,使得增压泵对输送管内进行加压,从而提高介质油在流道内部的流速,实现了提升流道流通速度,解决了流道流通缓慢的问题。
12、2.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引流管输出端的外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在温度传感器的外部设置输出管,使得输出管对温度传感器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当输出管监测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较低时电磁控制阀随之启动,进而使得电磁控制阀控制输送管内部介质油的输送速度,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板热稳定性,实现了太阳能集热板热稳定性,解决了太阳能集热板加热不不够温度的问题。
13、3.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伸缩组件,并在伸缩组件的输出端的外部设置连接套,使得连接套将推杆与伸缩组件的输出端进行连接,然后由伸缩组件通过连接套带动推杆,再由推杆通过法兰带动清理架,使得清理架通过限位滑槽沿第一滑轨外部滑行,通过在清理架另一端的顶端设置支架,并在支架的下端面设置安装板,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两组刮条,实现了清理架通过支架带动安装板,再由安装板带动两组刮条对透明罩的表面进行清理,解决了透明罩表面集尘清理不便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内的底端设置有吸热板(6),所述吸热板(6)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引流管(7)以及第二引流管(10),且所述第一引流管(7)以及第二引流管(10)的内侧通过流道(11)连通,且所述第二引流管(10)的输入端设置有输送管(12),所述输送管(12)的中心处设置有增压泵(13),且所述输送管(12)输入端的外部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7)输出端的外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外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输出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2),且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且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组第二限位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2)的外部通过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架(15)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的底端设置有刮条(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面中心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轨(26),且所述壳体(1)上端面中心处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组件(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4)输出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套(21),所述连接套(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27),所述安装槽(27)的内部设置有透明罩(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内的底端设置有吸热板(6),所述吸热板(6)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引流管(7)以及第二引流管(10),且所述第一引流管(7)以及第二引流管(10)的内侧通过流道(11)连通,且所述第二引流管(10)的输入端设置有输送管(12),所述输送管(12)的中心处设置有增压泵(13),且所述输送管(12)输入端的外部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7)输出端的外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外部的中心处设置有输出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2),且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且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组第二限位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流道流通的太阳能集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