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为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
技术介绍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在对重的四个角上都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对重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
2、现有的曳引式电梯随着轿厢运行高度的改变或乘客乘坐电梯所站位置的不同,轿厢的重心位置也将发生变化,使得轿厢产生偏载,从而使轿厢的导向装置与导轨之间紧密贴合而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了能耗以及设备的磨损,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梯随着轿厢运行高度的改变或乘客乘坐电梯所站位置的不同,轿厢的重心位置也将发生变化,使得轿厢产生偏载,从而使轿厢的导向装置与导轨之间紧密贴合而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优选的,所述调节安装架上端空腔为圆柱型设计,所述传动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滚轮,所述限位滑槽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限位滑槽凹槽的垂直方向截面为弧形设计。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安装架的传动板转动,使得传动板通过支撑滚轮进行支撑运动。
5、优选的,所述第一重力球的质量大于第二重力球的质量,且第一重力球的圆心和第二重力球的圆心相对传动板的中线对称设置。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重力球的质量大于第二重力球的质量,便于第一重力球带动传动板转动。
7、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的下端贯穿调节安装架空腔的底表面,所述第一磁铁与调节安装架下端的环形槽相连通,所述固定架的侧表面被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板的转动,使得传动板的一端带动第一磁铁进行转动。
9、优选的,所述自动调偏机构包括传动滚轮,该传动滚轮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内壁,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固定架上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且连接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固定架上端凹槽的底表面固定有导电柱。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动调偏机构使得传动滚轮转动带动固定架和配重块进行运动。
11、优选的,所述传动滚轮的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滑块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有弹簧。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滚轮转动。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向的表面磁极相反,所述连接滑块的下端设置有导电插头,所述导电柱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驱动电机电源回路通过导线分别与连接滑块的导电插头和导电柱相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铁吸引第二磁铁,使得第二磁铁带动连接滑块滑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
16、1.设置有驱动电机与传动滚轮,使本装置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滚轮转动,使得传动滚轮带动固定架和配重块运动,随着调节安装架的环形槽便于将配重块设置在任何位置,提高了本装置纠偏的效果,便于本装置对电梯的偏载进行快随调节,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7、2.设置有传动板与第二重力球,使本装置工作时,通过质量较重的第一重力球带动传动板转动,使得第一重力球朝向电梯偏移的方向,随后通过传动板带动第二重力球一端的第一磁铁运动,通过第一磁铁对第二磁铁进行吸引,从而便于对配重块的位置进行自动固定,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8、3.设置有第二磁铁与导电柱,使本装置工作时,通过第一磁铁对第二磁铁进行吸引,使得第二磁铁带动连接滑块进行上滑,随后连接滑块下端的导电插头与导电柱进行分离,使得驱动电机被断电,从而便于固定架和配重块停止运动,并且配重块与第二重力球的朝向相同,便于本装置进行自动纠偏,提高了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包括调节安装架(1),其为圆柱形设计,所述调节安装架(1)的上端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支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柱(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板(3),所述调节安装架(1)空腔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槽(5),所述传动板(3)的两端均开设有球状凹槽,且传动板(3)一端凹槽内壁设置有第一重力球(6),所述传动板(3)另一端凹槽内壁设置有第二重力球(7),所述传动板(3)朝向第二重力球(7)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8),所述调节安装架(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且调节安装架(1)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侧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10),所述固定架(9)的表面设置有自动调偏机构,其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传动滚轮(11)转动使得第二磁铁(13)带动连接滑块(14)与导电柱(15)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安装架(1)上端空腔为圆柱型设计,所述传动板(3)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滚轮(4),所述限位滑槽(5)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限位滑槽(5)凹槽的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球(6)的质量大于第二重力球(7)的质量,且第一重力球(6)的圆心和第二重力球(7)的圆心相对传动板(3)的中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8)的下端贯穿调节安装架(1)空腔的底表面,所述第一磁铁(8)与调节安装架(1)下端的环形槽相连通,所述固定架(9)的侧表面被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偏机构包括传动滚轮(11),该传动滚轮(1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9)的内壁,所述固定架(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2),所述固定架(9)上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14),且连接滑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13),所述固定架(9)上端凹槽的底表面固定有导电柱(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滚轮(11)的转轴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滑块(14)与固定架(9)之间连接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8)与第二磁铁(13)相向的表面磁极相反,所述连接滑块(14)的下端设置有导电插头,所述导电柱(15)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驱动电机(10)电源回路通过导线分别与连接滑块(14)的导电插头和导电柱(1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包括调节安装架(1),其为圆柱形设计,所述调节安装架(1)的上端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支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柱(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板(3),所述调节安装架(1)空腔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槽(5),所述传动板(3)的两端均开设有球状凹槽,且传动板(3)一端凹槽内壁设置有第一重力球(6),所述传动板(3)另一端凹槽内壁设置有第二重力球(7),所述传动板(3)朝向第二重力球(7)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8),所述调节安装架(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且调节安装架(1)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侧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10),所述固定架(9)的表面设置有自动调偏机构,其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传动滚轮(11)转动使得第二磁铁(13)带动连接滑块(14)与导电柱(15)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安装架(1)上端空腔为圆柱型设计,所述传动板(3)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滚轮(4),所述限位滑槽(5)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且限位滑槽(5)凹槽的垂直方向截面为弧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电梯的配重调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球(6)的质量大于第二重力球(7)的质量,且第一重力球(6)的圆心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嘉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