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座椅,具体是汽车座椅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涉及座椅设置和用于车辆的座椅。
技术介绍
1、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带有电动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车辆座椅具有两对座椅轨道,其中每对座椅轨道设置电主轴驱动器。在座椅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座椅部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同大小的负载,例如因为带紧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详细说明一种改进的,特别是在负载吸收方面有所改进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和具有这样的改进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车辆座椅,和具有这样的改进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座椅设置。
2、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实现。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座椅轨道对,其各自由下部座椅轨道和上部座椅轨道形成,上部座椅轨道相对于下部座椅轨道可在纵向方向上可移动,其中,提供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设置在两个座椅轨道对之间并且具有单个输出部,该输出部联接到两个可移动的上部座椅轨道中的一个。
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概念:在座椅设置具有宽度不同并且具有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可调节座椅的情况下,座椅轨道的负载有很大差异。通过使座椅纵向调节机构构造有具有用于两个座椅轨道对的可移动上部座椅轨道中的一个的单个输出部的电动马达,可以实现需要很少部件的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
5、此外,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加固支架,其被设置在两个可移动上部座椅轨道之间并承载用于驱动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电动马
6、此外,该目标通过具有至少两个座椅,具体是车辆座椅的座椅设置来实现,这些座椅在横向方向上宽度不同,其中,相对于另一个座椅或其他座椅(也称为宽座椅)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座椅(也称为窄座椅)具有前面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
7、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座椅的纵向调节机构包括在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延伸并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座椅轨道对,其中,座椅轨道对中的一对形成尤其是座椅设置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外座椅轨道对且座椅轨道对中的另一对形成具体内座椅轨道对。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具有用于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座椅的单个电动马达。该单个电动马达被设置在两对座椅轨道之间并且具有单个输出部,该输出部联接到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座椅的内座椅轨道对。
8、在一个改进中,加固支架至少在一些区域中由金属板,特别是加固金属板或复合金属板制造。
9、此外,该目标通过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特别是车辆座椅来实现,其中,座椅至少是前述座椅设置的一部分和/或包括前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座椅包括坐垫框架,其经由相应安装部连接至座椅轨道对中的一对座椅轨道。
10、这里的安装部可以各自形成坐垫框架的侧框架。
11、加固支架在两个座椅轨道对之间在座椅宽度方向或横向方向上延伸并在纵向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延伸并连接至侧框架。加固支架连接两个侧框架和/或两个上部座椅轨道。加固支架形成桥。例如,加固支架在竖直方向被设置和保持在侧框架和上部座椅轨道之间。
12、利用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优点具体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省去用于窄座椅的主轴驱动器。尤其是在后排座椅设置具有60%/40%座椅宽度分布的情况下,相邻座椅的相应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座椅轨道出现不同大小的负载。例如,两个使用者坐在具有两个座椅表面的60%座椅上且在座椅中仍然设置用于座椅表面中的一个的带集成。相反,只有一个人坐在40%座椅上,肩带和/或腰带被紧固到车辆本体。因此,60%座椅的负载要求大于40%座椅。通过将电动马达设置并联接到具有更小座位宽度的座椅(例如40%座椅)的内座椅轨道对,在具有至少两个或三个座位的座椅设置上发生的载荷能够更好地消散。此外,加固支架可以改进,尤其是提高窄座椅的座椅结构,尤其是坐垫框架的抗扭刚度。加固支架能够更好地将窄座椅的两个座椅轨道对相对于彼此进行支撑。此外,在由于事故而产生负载应力的情况下,尤其是发生追尾碰撞时在纵向方向上的负载应力的情况下,加固支架减少非锁定外侧可移动轨道,尤其是非锁定门侧可移动轨道的前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具有两个座椅轨道对(40),所述两个座椅轨道对各自由下部座椅轨道(42)和上部座椅轨道(41)形成,所述上部座椅轨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座椅轨道(42)在纵向方向(x)上移动,其中,提供电动马达(7)以用于驱动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并且所述电动马达(7)设置在所述两个座椅轨道对(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提供加固支架(8),其设置在所述两个可移动上部座椅轨道(41)之间并且承载所述电动马达(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加固支架(8)在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的所述纵向方向(x)上向前且向后延伸并且在所述两个上部座椅轨道(41)之间在横向方向(y)上延伸,并且具有中央容置部(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电动马达(7)设置并保持在所述加固支架(8)的所述中央容置部(8.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加固支架(8)具有用于接收柔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输出安装部(8.2)在所述电动马达(7)的输出端(7.2)和所述可移动上部座椅轨道(41)中的一个之间延伸。
7.一种座椅设置(6),其具有在横向方向(y)上宽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座椅(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设置(6),其中,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所述座椅(1)的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x)上彼此平行地延伸且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座椅轨道对(40),其中,所述座椅轨道对(40)中的一对形成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的外座椅轨道对(44)且所述座椅轨道对(40)中的另一对形成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内座椅轨道对(43),并且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具有电动马达(7),其具有单个输出部(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设置(6),其中,所述电动马达(7)设置在所述两个座椅轨道对(40)之间,并且所述单个驱动器(7.1)联接到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所述座椅(1)的所述内座椅轨道对(43)。
10.一种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1),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座椅(1)被构造为具有更小座椅宽度的座椅(1),并且是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设置(6)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具有两个座椅轨道对(40),所述两个座椅轨道对各自由下部座椅轨道(42)和上部座椅轨道(41)形成,所述上部座椅轨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座椅轨道(42)在纵向方向(x)上移动,其中,提供电动马达(7)以用于驱动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并且所述电动马达(7)设置在所述两个座椅轨道对(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提供加固支架(8),其设置在所述两个可移动上部座椅轨道(41)之间并且承载所述电动马达(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加固支架(8)在所述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的所述纵向方向(x)上向前且向后延伸并且在所述两个上部座椅轨道(41)之间在横向方向(y)上延伸,并且具有中央容置部(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电动马达(7)设置并保持在所述加固支架(8)的所述中央容置部(8.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加固支架(8)具有用于接收柔性输出轴的输出安装部(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4),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施普伦格,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