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纯电客车电池冷却装置,具体是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纯电客车的电池在工作时会发热,为了确保电池的安全、有效运作,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通常方法是将冷却液通入电池冷却板,在电池冷却板内进行循环流动,进而带走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了给纯电客车提供足够的续航,需要大量的汽车电池,电池冷却板及管路也需相应布置在汽车电池四周;因此新车型的开发或旧车型的改造过程中在电池冷却装置设计时常常遇到可用空间不足的问题,各电气件之间必不可少的还有线束、管路等零部件需要空出装配空间,使得设计或改造空间不足问题愈发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在满足汽车电池散热需求的情况下,相较原有的单根冷却集水管路,管路的连接更为简单,装配空间更大,适用于新旧车型的开发和改造。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包括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第一支架、过渡支架和管夹,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共有两根,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一上一下并行排布在汽车电池组之间,在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上等间距的安装固定有多个管夹,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上的管夹位置一一对应并且位置相对应的上下两个管夹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将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组合为一个整体;位于下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上的管夹底部两侧分别与一个过渡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一端与管夹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的主管并行排布,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的支管与主管间形成的“箭头”方向相反;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的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汽车冷却源连通,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的支管一端与主管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柔性橡胶管与汽车电池组底部的电池冷却板连通,所述电池冷却板上方安装固定有汽车电池。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上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的冷却液流向为:由主管流入、支管流出;位于下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的冷却液流向为:由支管流入、主管流出;位于上方的主管与汽车冷却源出口连通,位于下方的主管与汽车冷却源回流口连通。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确保装置在客车行驶中的稳定以及汽车电池的散热需求,所述汽车电池数量为n,所述管夹数量为,所述支管数量为2n。
7、进一步地,为使得装置的布局更为合理,支管与电池冷却板的接口更为接近,从而降低管路接线难度,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通过管夹连接为一个整体后,相邻的两个汽车电池间各有两根位于上方的支管和两根位于下方的支管,且位于上方的支管和位于下方的支管分别在管夹两侧,所述支管与主管连接处至管夹的距离相等。
8、优选的,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外套设有隔热棉。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专利技术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相较原有的单根冷却集水管路,管路的连接更为简单,装配空间更大,适用于新旧车型的开发和改造。
1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集水分配管设计为鱼骨形,支管与主管之间的夹角由传统的直角变为60°角,能有效优化水阻,提高装置整体的散热效率、降低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第一支架(2)、过渡支架(3)和管夹(4),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共有两根,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一上一下并行排布在汽车电池组之间,在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上等间距的安装固定有多个管夹(4),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上的管夹(4)位置一一对应并且位置相对应的上下两个管夹(4)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将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组合为一个整体;位于下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上的管夹(4)底部两侧分别与一个过渡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3)一端与管夹(4)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架(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电池托架(5)上;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包括主管(6)和支管(7),所述主管(6)左右两侧每间隔一定距离各固定连接有一根支管(7),所述支管(7)相对主管(6)呈对称布置,所述支管(7)与主管(6)的中心对称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支管(7)与主管(6)的中心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的冷却液流向为:由主管(6)流入、支管(7)流出;位于下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的冷却液流向为:由支管(7)流入、主管(6)流出;位于上方的主管(6)与汽车冷却源出口连通,位于下方的主管(6)与汽车冷却源回流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池数量为N,对应所述管夹(4)数量为,所述支管(7)数量为2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通过管夹(4)连接为一个整体后,相邻的两个汽车电池间各有两根位于上方的支管和两根位于下方的支管(7),且位于上方的支管(7)和位于下方的支管(7)分别在管夹(4)两侧,所述支管(7)与主管(6)连接处至管夹(4)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外套设有隔热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第一支架(2)、过渡支架(3)和管夹(4),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共有两根,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一上一下并行排布在汽车电池组之间,在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上等间距的安装固定有多个管夹(4),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上的管夹(4)位置一一对应并且位置相对应的上下两个管夹(4)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将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组合为一个整体;位于下方的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上的管夹(4)底部两侧分别与一个过渡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3)一端与管夹(4)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架(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电池托架(5)上;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包括主管(6)和支管(7),所述主管(6)左右两侧每间隔一定距离各固定连接有一根支管(7),所述支管(7)相对主管(6)呈对称布置,所述支管(7)与主管(6)的中心对称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支管(7)与主管(6)的中心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骨形冷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的主管(6)并行排布,两根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的支管(7)与主管(6)间形成的“箭头”方向相反;所述鱼骨形集水分配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静,冯秀将,张汕姗,罗丙荷,刘伟,龙华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