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062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包括梁柱式护栏、混凝土护栏和过渡连接墙;所述混凝土护栏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自左至右间隔布设;所述过渡连接墙的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护栏连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连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高度自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过渡连接墙底部的厚度自左至右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混凝土护栏适配,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梁柱式护栏适配。本申请实现了中分带内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高度和厚度的平稳过渡,避免了突然出现高度差和厚度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栏,具体涉及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桥梁防撞护栏是一种设置在桥梁结构上的交通安全设施。目前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由于减轻桥梁恒载的需要中央护栏通常采用单柱式金属梁柱式护栏,而两侧的引桥中央护栏则一般采用传统的整体式混凝土护栏。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相关规定,不同防护等级或不同结构形式的护栏之间需要进行过渡段设计。过渡段的构造上应平滑衔接、刚度过渡顺畅,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2、cn212582523u一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梁柱式护栏过渡段,包括梁柱式护栏、过渡段、过渡翼墙、桥梁混凝土护栏收窄段、桥梁混凝土护栏标准段,沿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依次设置梁柱式护栏、过渡段、过渡翼墙、桥梁混凝土护栏收窄段和桥梁混凝土护栏标准段,所述梁柱式护栏和过渡段固定连接。

3、由于跨越重要水源保护地等特殊要求,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采用的单柱式金属梁柱式护栏防护等级较高,而两岸引桥采用的传统整体式混凝土护栏的防护等级相对较低,其高度也较梁柱式护栏较低,但宽度又大于梁柱式护栏,然而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对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不同防护等级的中分带内整体式混凝土护栏与单柱式金属梁柱式护栏进行过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不同防护等级的中分带内整体式混凝土护栏与单柱式金属梁柱式护栏进行过渡的技术问题。

<p>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包括:

4、梁柱式护栏;

5、混凝土护栏,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自左至右间隔布设;以及

6、过渡连接墙,所述过渡连接墙的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护栏连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连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高度自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过渡连接墙底部的厚度自左至右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混凝土护栏适配,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梁柱式护栏适配。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连接墙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过渡墙和连接墙,所述过渡墙与所述混凝土护栏连接,所述过渡墙的高度自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过渡墙底部的厚度自左至右逐渐减小,所述连接墙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墙包括底座、连接段和中心墙,所述连接段和所述中心墙自左至右依次布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过渡墙连接,所述中心墙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其中,所述中心墙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部,且所述中心墙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厚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梁组件和连接螺栓,两个所述连接梁组件位于所述中心墙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梁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中心墙连接,所述连接梁组件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墙贯设有通孔;

11、所述连接梁组件包括连接钢板和多个连接梁,所述连接钢板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连接钢板的一侧与所述中心墙的侧面抵接,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以将两个所述连接钢板固定于所述中心墙相对的两侧,多个所述连接梁沿竖直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和多个所述安装孔呈阵列布设,所述连接螺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螺栓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梁柱式护栏包括多个立柱和多个横梁,多个所述立柱沿左右向间隔布设,多个所述横梁自上至下间隔布设,每一所述横梁与多个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横梁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一致,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梁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的尺寸小于所述横梁的尺寸,所述连接梁插设于所述横梁内,所述连接梁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梁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的外壁与所述横梁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16、所述连接梁贯设有第一长形孔,所述横梁贯设有过孔,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形孔和所述过孔,以将所述连接梁安装于所述横梁内。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梁组件与所述中心墙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连接段的厚度。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所述混凝土护栏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自左至右间隔布设,所述过渡连接墙的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护栏连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梁柱式护栏连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高度自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过渡连接墙底部的厚度自左至右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混凝土护栏适配,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梁柱式护栏适配,由于所述混凝土护栏的高度小于所述梁柱式护栏的高度,而所述混凝土护栏的厚度大于所述梁柱式护栏的厚度,为了实现平缓过渡,所述过渡连接墙既需要与所述混凝土护栏适配,又需要与所述梁柱式护栏适配,所以所述过渡连接墙的高度自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过渡连接墙底部的厚度自左至右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混凝土护栏的高度和厚度相同,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和厚度与所述梁柱式护栏的高度和厚度相同,实现了中分带内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高度和厚度的平稳过渡,避免了突然出现高度差和厚度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不同防护等级的中分带内整体式混凝土护栏与单柱式金属梁柱式护栏进行过渡的技术问题。

1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和多个所述安装孔呈阵列布设,所述连接螺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螺栓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式护栏包括多个立柱和多个横梁,多个所述立柱沿左右向间隔布设,多个所述横梁自上至下间隔布设,每一所述横梁与多个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横梁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一致,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尺寸小于所述横梁的尺寸,所述连接梁插设于所述横梁内,所述连接梁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外壁与所述横梁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梁组件与所述中心墙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连接段的厚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和多个所述安装孔呈阵列布设,所述连接螺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螺栓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式护栏与混凝土护栏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式护栏包括多个立柱和多个横梁,多个所述立柱沿左右向间隔布设,多个所述横梁自上至下间隔布设,每一所述横梁与多个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横梁的数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灿彭晓彬常英赵金霞魏奇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