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总体涉及包括推进器风扇阵列的飞行器。更具体地,本公开总体涉及具有集成电动管道式风扇的管道式机翼,该管道式机翼允许用于飞行器的常规起降(ctol)、垂直起降(vtol)和短距离起降(stol)的可变气流模式。
技术介绍
1、目前的电动常规起降喷气式飞机利用推进器风扇,该推进器风扇通常利用开式转子和螺旋桨。这些类型的常规推进器风扇已达到它们的声学极限。常规推进器包括两至五个叶片,这些叶片被支撑在单一端部上,从而将叶片数量限制为五个或更少叶片。为了使常规推进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更不易被人耳察觉,必须提高风扇的速度。然而,由于仅由单一端部结构支撑,常规推进器无法以更高速度来驱动。此外,因为常规推进器风扇仅被支撑在单一端部处,风扇叶片的角度可能随着叶片风扇旋转速度更快而改变,导致产生人耳可听见的音高变化。因此,传统的常规起降喷气式飞机增加了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公开了一种具有管道式机翼的飞行器,该管道式机翼具有嵌入式喷气翼阵列。该飞行器可被构造成携带乘客、货物或其组合。每个喷气翼包括推进器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一系列襟翼,该一系列襟翼用于控制飞行器的起降模式以及推进器的入口和出口的面积。该喷气翼阵列一起形成了管道式机翼。一组襟翼可根据襟翼的设置角度来控制起降模式,允许用于根据襟翼的角度来进行ctol、vtol或stol。另一组襟翼控制推进器的入口和出口的入口面积和出口面积,以便在一系列空速下优化效率。推进器被嵌入管道式机翼的前缘,以使边界层空气吸入最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式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式机翼,所述管道式机翼被构造成附接到飞行器,所述管道式机翼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一襟翼,所述第一襟翼被构造成改变所述管道的出口的直径,所述管道的所述出口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第一襟翼被构造成通过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来改变所述管道的所述出口的所述直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襟翼的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一襟翼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襟翼,所述第二襟翼被构造成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襟翼的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飞行器的常规起降模式相关联;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襟翼的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襟翼的所述第一角度并且与所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模式相关联;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襟翼的第三角度,所述第三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分别包括第三襟翼或第四襟翼,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被构造成改变所述管道的入口的直径,所述管道的所述入口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第三襟翼和所述第四襟翼中的每一者被构造成通过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来改变所述管道的所述入口的所述直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的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的所述第一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超过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使得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不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在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所述管道的入口是倾斜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凸出,并且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凹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厚度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上翼部分的中间部分增大,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厚度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到所述第二端部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凸出,并且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一部分在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凹入,并且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二部分在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厚度从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增大,并且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厚度从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到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推进器风扇被构造成针对所述飞行器的常规起降模式、所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模式和所述飞行器的短距离起降模式保持于相同角度。
15.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飞行器,所述飞行器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飞行器,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一襟翼,所述第一襟翼被构造成改变所述管道的出口的直径,所述管道的所述出口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飞行器,其中所述第一襟翼被构造成通过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来改变所述管道的所述出口的所述直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襟翼的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一襟翼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管道式机翼,所述管道式机翼被构造成附接到飞行器,所述管道式机翼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一襟翼,所述第一襟翼被构造成改变所述管道的出口的直径,所述管道的所述出口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第一襟翼被构造成通过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来改变所述管道的所述出口的所述直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襟翼的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一襟翼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襟翼,所述第二襟翼被构造成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襟翼的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飞行器的常规起降模式相关联;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襟翼的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襟翼的所述第一角度并且与所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模式相关联;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襟翼的第三角度,所述第三角度在所述第二襟翼的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间并且与所述飞行器的短距离起降模式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分别包括第三襟翼或第四襟翼,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被构造成改变所述管道的入口的直径,所述管道的所述入口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第三襟翼和所述第四襟翼中的每一者被构造成通过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来改变所述管道的所述入口的所述直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的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襟翼或所述第四襟翼的所述第一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超过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使得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不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在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所述管道的入口是倾斜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凸出,并且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凹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上翼部分的厚度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上翼部分的中间部分增大,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厚度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到所述第二端部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凸出,并且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一部分在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之间凹入,并且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二部分在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厚度从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增大,并且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厚度从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到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下翼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上翼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机翼,其中所述推进器风扇被构造成针对所述飞行器的常规起降模式、所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模式和所述飞行器的短距离起降模式保持于相同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D·摩尔,I·A·维拉,D·杰丹斯基,A·S·哈恩,费萧凡,A·T·佩里,
申请(专利权)人:耳语航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