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792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电梯井、施工电梯笼、防撞组件、防护组件和撞击安全系统,施工电梯笼设置在电梯井内,防撞组件设置在施工电梯笼的前侧,防撞组件包括挂环、活动挂钩、止脱片和钢丝绳,活动挂钩设置在挂环的上,止脱片设置在活动挂钩的内侧,钢丝绳设置在活动挂钩的内侧,撞击安全系统用于对施工电梯笼的撞击情况进行安全监测,撞击安全系统包括制动模块、监测模块、报警模块和通信模块,解决了施工电梯梯笼内运输斗车等材料运输车的位移,施工电梯因材料运输车偏位严重造成吊笼失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传统的施工电梯针对防撞措施有以下两种情况:不采用相应的防冲措施,采用硬质钢管与施工电梯梯笼进行焊接固定,若不采用相关防撞措施存在以下问题:梯笼失稳:目前工程中运输材料的运输设备多为斗车及电动翻斗车,在运输材料的过程中若操作人员失误将造成材料运输设备前进或后退,易造成梯笼失稳,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2、若采用硬质钢管与施工电梯梯笼焊接固定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不便:硬质钢管与梯笼焊接固定即限制了钢管的活动范围,在运输体积较大的材料时造成阻碍,影响施工电梯正常运作;

3、(2)非标准化,影响美观:采用钢管焊接多采用现场费用材料进行焊接固定,观感极差;

4、(3)与梯笼焊接,拆除更换不方便:采用钢管与梯笼焊接的方式,在钢管遇到变形、污染等情况需要更换时须对钢管进行切割重新焊接,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施工电梯梯笼内运输斗车等材料运输车的位移,施工电梯因材料运输车偏位严重造成吊笼失衡的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包括电梯井、施工电梯笼、防撞组件、防护组件和撞击安全系统,所述施工电梯笼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

4、所述防撞组件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笼的前侧,所述防撞组件包括挂环、活动挂钩、止脱片和钢丝绳,所述活动挂钩设置在所述挂环的上,所述止脱片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的内侧,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的内侧;

5、所述撞击安全系统用于对所述施工电梯笼的撞击情况进行安全监测,所述撞击安全系统包括制动模块、监测模块、报警模块和通信模块。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笼的底板的底部,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和缓冲结构,所述防护板为波形设计,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柱、活塞柱、螺纹柱和弹簧,所述缓冲柱固定在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所述活塞柱设置在所述缓冲柱的上端,且所述活塞柱与所述缓冲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螺纹柱套设于所述活塞柱的外侧,所述弹簧环绕在所述螺纹柱的外侧。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缓冲柱为橡胶材质,所述活塞柱与所述螺纹柱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有调节板,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柱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螺纹柱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结构,且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缓冲结构尺寸为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置的缓冲结构的1.5-2倍。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梯井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施工电梯笼之间设置挂钩连接,所述施工电梯笼的上端两侧焊接有侧板和安装板,所述侧板的内部螺丝连接有滑轮,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贯穿所述施工电梯笼,并与所述电梯井滑动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工电梯笼的内侧设置安装有两个所述挂环,所述挂环与所述施工电梯笼之间通过安装块螺栓连接,所述活动挂钩的钩部贯穿所述挂环,所述止脱片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活动挂钩螺丝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的钩部内侧,所述滑动挂钩的后端与所述钢丝绳之间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活动挂钩螺丝连接,且所述连接环为封闭环设计,所述钢丝绳贯穿所述连接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动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紧急情况时,对电梯进行制动;

11、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包括速度和位置信息;

12、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紧急制动或防撞过程中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乘客和操作人员;

13、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电动葫芦、所述防撞组件和所述防护组件之间的信息传输。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动模块还包括接收所述监测模块的电梯运行状态信号;

15、判断电梯是否处于紧急状态,若是,则控制所述电动葫芦进行制动;

16、若电梯处于非紧急状态,则继续接收所述监测模块的电梯运行数据;

17、在所述监测模块检测到撞击时,控制电梯减速或停止。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测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防撞判断单元和防撞控制单元;

19、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利用传感器对所述钢丝绳的拉力、所述施工电梯笼的荷载和运输斗车在所述施工电梯笼内的位置信息;

20、所述撞击判断单元对来自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撞击判断;

21、所述防撞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撞击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存在撞击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防撞控制器,所述防撞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立即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撞击的位置,并根据预设的安全逻辑发出预警信号。

22、另一方面,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利用电动葫芦将施工电梯笼吊装在电梯井内,工作人员将施工运输斗车移动到施工电梯笼内利用传感器监测运输斗车的重量及放置初始位置信息;

24、s2,扣上两侧的活动挂钩,将钢丝绳挡在施工运输斗车的前方,记录钢丝绳的初始拉力数值,电动葫芦控制施工电梯笼的升降,且通过施工电梯笼两侧的滑轮和导向轮辅助移动;

25、s3,利用撞击安全系统实时接收施工电梯笼的运行数据,在撞击判断单元判断到出现撞击时,发送信号到防撞控制单元,控制电动葫芦缓慢停止,报警模块报警;

26、s4,在施工电梯笼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直到监测的数据恢复正常,报警模块停止报警,若长时间处于报警状态,则外部工作人员根据位置信息,前往出现撞击的施工电梯笼处,对该施工电梯笼进行处理。

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专利技术与常规防撞措施相比较优势在于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活动挂钩、钢丝绳、止脱片等构件组成,通过钢丝绳可有效保障在使用过程中材料运输设备的冲撞;

29、(2)本专利技术的钢丝绳与施工电梯笼连接,当运输材料的斗车等材料运输设备进入施工电梯梯笼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活动挂钩挂于梯笼另一侧预留的挂环内,并利用止脱片防止活动挂钩因晃动而脱落的情况,达到防止运输设备因电梯晃动或操作人员失误导致吊笼失稳及撞击梯笼门的情况;

30、(3)本专利技术利用实时监测的撞击安全系统对施工电梯内的运输斗车进行监测,判断运输斗车在施工电梯内的位置和是否存在撞击情况,对施工电梯进行紧急制动,并结合施工电梯底部的防护组件,对施工电梯下落触地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实时掌握施工电梯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00)、施工电梯笼(200)、防撞组件(300)、防护组件(400)和撞击安全系统(500),所述施工电梯笼(200)设置在所述电梯井(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400),所述防护组件(400)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笼(200)的底板(205)的底部,所述防护组件(400)包括防护板(401)和缓冲结构,所述防护板(401)为波形设计,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柱(402)、活塞柱(404)、螺纹柱(405)和弹簧(407),所述缓冲柱(402)固定在所述防护板(401)的上表面,所述活塞柱(404)设置在所述缓冲柱(402)的上端,且所述活塞柱(404)与所述缓冲柱(40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03),所述螺纹柱(405)套设于所述活塞柱(404)的外侧,所述弹簧(407)环绕在所述螺纹柱(405)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402)为橡胶材质,所述活塞柱(404)与所述螺纹柱(405)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07)的上端固定有调节板(406),所述弹簧(407)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柱(40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406)与所述螺纹柱(405)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40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408),所述固定板(408)的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结构,且所述固定板(408)下方的缓冲结构尺寸为所述固定板(408)上表面设置的缓冲结构的1.5-2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100)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动葫芦(101),所述电动葫芦(101)与所述施工电梯笼(200)之间设置挂钩连接,所述施工电梯笼(200)的上端两侧焊接有侧板(201)和安装板(203),所述侧板(201)的内部螺丝连接有滑轮(202),所述安装板(203)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204),所述导向轮(204)贯穿所述施工电梯笼(200),并与所述电梯井(100)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电梯笼(200)的内侧设置安装有两个所述挂环(302),所述挂环(302)与所述施工电梯笼(200)之间通过安装块(301)螺栓连接,所述活动挂钩(303)的钩部贯穿所述挂环(302),所述止脱片(304)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活动挂钩(303)螺丝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303)的钩部内侧,所述滑动挂钩的后端与所述钢丝绳(306)之间设置有连接环(305),所述连接环(305)与所述活动挂钩(303)螺丝连接,且所述连接环(305)为封闭环设计,所述钢丝绳(306)贯穿所述连接环(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501)用于在监测到紧急情况时,对电梯进行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501)还包括接收所述监测模块(502)的电梯运行状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502)包括信息采集单元(5021)、防撞判断单元和防撞控制单元(5023);

9.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的施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00)、施工电梯笼(200)、防撞组件(300)、防护组件(400)和撞击安全系统(500),所述施工电梯笼(200)设置在所述电梯井(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400),所述防护组件(400)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笼(200)的底板(205)的底部,所述防护组件(400)包括防护板(401)和缓冲结构,所述防护板(401)为波形设计,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柱(402)、活塞柱(404)、螺纹柱(405)和弹簧(407),所述缓冲柱(402)固定在所述防护板(401)的上表面,所述活塞柱(404)设置在所述缓冲柱(402)的上端,且所述活塞柱(404)与所述缓冲柱(40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03),所述螺纹柱(405)套设于所述活塞柱(404)的外侧,所述弹簧(407)环绕在所述螺纹柱(405)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402)为橡胶材质,所述活塞柱(404)与所述螺纹柱(405)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07)的上端固定有调节板(406),所述弹簧(407)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柱(40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406)与所述螺纹柱(405)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40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408),所述固定板(408)的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结构,且所述固定板(408)下方的缓冲结构尺寸为所述固定板(408)上表面设置的缓冲结构的1.5-2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部紧急制动与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100)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动葫芦(101),所述电动葫芦(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州孟令远贺鹏飞陈涛王晓栋马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