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网络布线工程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光寻线光纤跳线、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代机房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设备的日益增多,跳线的使用变得极为广泛和复杂。众多的跳线连接着多台不同的设备,形成了繁杂的布线网络。然而,这种现状带来了显著的问题,即找线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2、当需要对特定设备的跳线进行维护、更换或故障排查时,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众多交织的跳线中去寻找目标线。由于跳线数量众多且相互缠绕、交错,使得准确快速地定位到所需跳线极具挑战。这不仅降低了机房工作的效率,还可能因为找线过程中的误操作而引发设备故障或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混乱的跳线布局也不利于机房的整体管理和规划,增加了后续扩展和维护的难度。当前市场上缺乏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改善这种跳线繁多导致找线困难的状况,这严重制约了机房运行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寻线光纤跳线、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机房中因跳线众多且连接多台设备,导致找线困难,影响工作效率,增加误操作风险,不利于机房整体管理和后续扩展维护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寻线光纤跳线,所述光寻线光纤跳线包括:数据线、至少一根寻线光纤和至少两个光可寻线分支器;
3、各个所述光可寻线分支器间隔在所述数据线上;
4、所述寻线光纤依次分为进光端、传输段和出光端,所述出光端位于所述光可寻线分支器中,所述进光端
5、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线为单芯单模结构,或者,所述数据线为双芯双模结构;
6、所述传输段位于所述数据线内;
7、所述光可寻线分支器包括:分支线缆和透明滑块;
8、所述分支线缆安装在所述数据线的外表,所述透明滑块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的远离所述数据线的一侧;
9、所述分支线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透明滑块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寻线光纤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透明滑块,所述出光端和/或所述进光端位于所述透明滑块中。
10、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滑块包括:凸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上,所述凸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支线缆的一侧;
11、所述凸部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光端和/或所述进光端位于所述凸部中。
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透明滑块的所述凸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凸部中,其中,在所述凸部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设有多个个子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子部中。
14、进一步地,所述子部设有光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光通道中。
15、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外部形状为多面体,多面体的每个平面对应一个所述子部。
16、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与所述支撑部螺纹连接;
17、所述支撑部的下边沿向外突出形成导向限位部,所述分支线缆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导向限位配合槽,其中,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导向限位部与所述导向限位配合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所述光寻线光纤跳线与所述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线为单芯单模结构,或者,所述数据线为双芯双模结构;
20、所述传输段位于所述数据线内;
21、所述光可寻线分支器包括:分支线缆和透明滑块;
22、所述分支线缆安装在所述数据线的外表,所述透明滑块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的远离所述数据线的一侧;
23、所述分支线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透明滑块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寻线光纤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透明滑块,所述出光端和/或所述进光端位于所述透明滑块中。
24、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滑块包括:凸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上,所述凸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支线缆的一侧;
25、所述凸部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光端和/或所述进光端位于所述凸部中。
2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透明滑块的所述凸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凸部中,其中,在所述凸部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
27、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设有多个个子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子部中。
28、进一步地,所述子部设有光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光通道中。
29、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外部形状为多面体,多面体的每个平面对应一个所述子部。
30、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与所述支撑部螺纹连接;
31、所述支撑部的下边沿向外突出形成导向限位部,所述分支线缆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导向限位配合槽,其中,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导向限位部与所述导向限位配合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3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33、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所述光寻线光纤跳线与所述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34、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线为单芯单模结构,或者,所述数据线为双芯双模结构;
35、所述传输段位于所述数据线内;
36、所述光可寻线分支器包括:分支线缆和透明滑块;
37、所述分支线缆安装在所述数据线的外表,所述透明滑块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的远离所述数据线的一侧;
38、所述分支线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透明滑块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寻线光纤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透明滑块,所述出光端和/或所述进光端位于所述透明滑块中。
39、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滑块包括:凸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上,所述凸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支线缆的一侧;
40、所述凸部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出光端和/或所述进光端位于所述凸部中。
4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透明滑块的所述凸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凸部中,其中,在所述凸部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
42、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设有多个个子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子部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寻线光纤跳线包括:数据线、至少一根寻线光纤和至少两个光可寻线分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为单芯单模结构,或者,所述数据线为双芯双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滑块包括:凸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上,所述凸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支线缆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透明滑块的所述凸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凸部中,其中,在所述凸部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设有多个个子部,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子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部设有光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光通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寻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与所述支撑部螺纹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所述光寻线光纤跳线与所述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10.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寻线光纤跳线包括:数据线、至少一根寻线光纤和至少两个光可寻线分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为单芯单模结构,或者,所述数据线为双芯双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滑块包括:凸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分支线缆上,所述凸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支线缆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透明滑块的所述凸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出光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进光端设置在一个所述凸部中,其中,在所述凸部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所述凸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寻线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成,后跃兴,唐巧玲,熊峰,袁格,陈文专,倪诗博,马娆,马体泽,殷怀统,王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