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密封胶、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其的自修复轮胎技术_技高网

密封胶、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其的自修复轮胎技术

技术编号:445743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胶、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其的自修复轮胎,自修复轮胎的密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占比为40:60或者60:40,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弹性体100份,增塑油50至150份,增粘树脂10‑30份,偶联剂4.0至8.0份,硫化体系7.0至20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生胶100份,活化剂6.0至18份,软化剂150至500份,防护体系2.0至11份,填充体系20至60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轮胎胎侧部位增加支撑体进而降低车辆舒适性、增加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胶、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其的自修复轮胎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驾乘人员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对于车辆轮胎安全的保证技术的开发也在不断深入,在安全轮胎发展前期,研究人员为了保证轮胎在被刺破后不迅速漏气、爆胎等,开发了缺气保用轮胎,通过在轮胎的胎侧部位增加支撑体来实现车辆的短距离行驶,但这些实际往往牺牲了车辆日常行驶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胶、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其的自修复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轮胎胎侧部位增加支撑体进而降低车辆舒适性、增加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胶,该密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占比为40:60或者60:40,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热塑性弹性体100份,增塑油50至150份,增粘树脂10-30份,偶联剂4.0至8.0份,硫化体系7.0至20份;

4、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5、生胶100份,活化剂6.0至18份,软化剂150至500份,防护体系2.0至11份,填充体系20至60份。

6、进一步地,热塑性弹性体为树脂和橡胶发生共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

7、其中,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三元乙丙-聚丙烯动态硫化弹性体、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8、进一步地,增塑油的分子量为200至800;

9、其中,增塑油为芳烃油、环保芳烃油、环烷油、大豆油、氢化大豆油、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10、进一步地,增粘树脂为脂松香树脂、妥尔油松香树脂、木松香树脂、氢化松香树脂、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辛基酚醛树脂、叔丁基酚醛树脂、c5树脂、c9树脂、c5/c9共聚树脂、环戊二烯树脂、古马隆-茚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1、进一步地,偶联剂的通式为y-r-si(ox3);

12、其中y为乙烯基团、环氧基团、氨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基团、硫脲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13、r为-(ch2)n-基团,其中0≤n≤4,n为自然数;

14、x代表可水解基团,x为甲氧基团-och3-、乙氧基团-oc2h5-、乙酰氧基团-oocr-、甲氧-乙氧基团-o2c3h7-、氯基cl-、氨基-nh2-中的至少一种。

15、进一步地,硫化体系为含有过氧基团的化合物;

16、其中,硫化体系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3-甲苯磺酰)、对二亚硝基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2,5-环己二烯-1,4-二酮二肟、二羟基二苯甲酮、过氧化乙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及以上各个过氧化物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17、进一步地,生胶为液态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液态丁腈橡胶、液态顺丁二烯橡胶、液态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橡胶、液态异戊二烯橡胶以及通过解聚通用不饱和橡胶得到的液态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18、其中,上述任一种液态橡胶的分子量在500-4000之间,不饱和度≥0.3/mol%。

19、进一步地,活化剂包括硬脂酸2.0-4.0份,纳米氧化锌3.0-12份、活化促进剂1.0-2.0份;

20、其中,活化促进剂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四苄基秋兰姆化二硫中的至少一种。

21、进一步地,软化剂的分子量为200至4000;

22、其中,软化剂为聚二甲基丙烯;和/或,

23、优选地,软化剂的份数为150-500份。

24、进一步地,防护体系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n,n-二甲苯基对苯二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3-羟基丁醛-α-萘胺、n-苯基-α-萘胺a、n-苯基-β-萘胺d、n-苯基-α-萘胺264、(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076、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4010na、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25、进一步地,填充体系为炭黑、白炭黑、高岭土、碳酸钙、矿石颜料、钛白粉、膨润土或上述材料任一种经表面接枝改性、偶联剂改性、离子液改性、大分子界面改性后所得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上述密封胶由下述制备方法包括:

27、制备a组分,其中,制备a组分的方法包括:

28、获取反应釜的实时温度;

29、当实时温度达到180℃至240℃时,向反应釜内加入100份热塑性弹性体;

30、获取热塑性弹性体在反应釜内的实时状态;

31、判断实时状态处于熔融状态时,控制反应釜内的搅拌桨以55至200rmp的转速进行搅拌;

32、判断反应釜内的搅拌桨的搅拌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向反应釜内加入50至150份增塑油、10至30份增粘树脂,并继续搅拌5-10min,其中,设定时长为3至10min;

33、判断实时温度为120℃-145℃时,向反应釜内加入4.0至8.0份的偶联剂、7.0至20份的硫化剂并继续搅拌2-5min,得到a组分;

34、制备b组分,其中,制备b组分的方法包括:

35、判断实时温度为80℃-120℃时,向反应釜内加入100份生胶与150至500份软化剂,控制反应釜内的搅拌桨以50至90rmp的转速搅拌1.0-3.0min,然后加入6.0至18份的活化剂、2.0至11份的防护体系、20至60份的填充体系并搅拌5.0-20min,得到b组分。

36、进一步地,将a组分与b组分按照设定份数混合,得到混合物,并将混合物输入至自密封挤出涂覆机内;

37、控制自密封挤出涂覆机的温度处于120℃-220℃内,将混合物挤出并涂覆在轮胎内壁。

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修复轮胎,该自修复轮胎内表面涂有上述密封胶。

3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将a组分与b组分在特定比例下混合后,热塑性弹性体与生胶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互穿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既保持了热塑性弹性体的低能耗流动性和快速自修复能力,又结合了生胶的弹性和稳定性,在轮胎受到损伤后,密封胶中的增塑油和软化剂使得胶体在轮胎内压的作用下快速流动至损伤部位;增粘树脂提供良好的粘附性能,而偶联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12.一种自修复轮胎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胶由制备方法制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修复轮胎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一种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轮胎内表面涂有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包括a组分与b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磊王伟刘震黄宗茂张真宇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