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结构可设计的相变材料(pcm)作为热管理界面材料之一,具有易装配、功耗低和电池之间温度均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池及电子元器件的散热系统中。基于pcm热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pcm与元器件之间的紧密接触、组装无伤损和合适的使用温度等工程特性,因此理想的pcm应具有高相变潜热、室温高弹性、良好力学强度、合适相变温度和无液相泄漏风险等性能。
2、聚乙二醇(peg)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无毒性、适宜的相变温度和突出的结构稳定性,由其制备的peg基聚氨酯(pu)固-固相变材料(pupcm)受到大量关注和研究。peg作为相变剂,其分子量一般超过1000,熔融温度tm大于30℃,常温时其在pu分子链段中相当于刚性链段的存在,peg在pupcm中用量越多,pupcm的相变潜热越高,相应的刚性越大,工程应用越受限制。
3、当前柔性pcpum的制备策略主要是通过peg单体或peg共聚物与柔性pu物理共混,以降低peg结晶刚性对pu分子链段柔顺性的影响,但效果仍达不到应用需求。
4、基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含双键的多元醇和长碳链硫醇进行点击反应,合成具有长碳链侧链的多元醇相变剂,该相变剂分子链中的多元醇结构促进了分子链结晶,相变潜热提高,将其与聚乙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长碳链硫醇、含双键的多元醇和光引发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于365nm紫外光和75-85℃条件下反应5-7h,得到烷基改性多元醇;
5、s2.将非极性相变剂、烷基改性多元醇、聚乙二醇和非结晶多元醇与氰酸酯搅拌混合均匀,在75-85℃条件下抽真空2~3min,接着加催化剂快速搅拌2-4min,然后再加入扩链剂,并搅拌1~2min,最后在75-85℃条件下抽真空3~4min后,浇注到95-105℃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然后放置到烘箱中固化11-13小时,得到复合相变材料。
6、进一步地,步骤s1中,长碳链硫醇和含双键的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1:1;光引发剂的添加量为0.5~1.0wt%。
7、进一步地,步骤s2中,非极性相变剂的添加量为2~15wt%、烷基改性多元醇的添加量为3~20wt%、聚乙二醇的添加量为10~50wt%、非结晶多元醇的添加量为10~30wt%、氰酸酯的添加量为4~10wt%、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05%~0.15%、扩链剂的添加量为1~5wt%。
8、进一步地,步骤s2中,混合的各组分中的nco与oh的摩尔比为1.0-1.1。
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长碳链硫醇为十二硫醇、十六硫醇、十八硫醇和二十硫醇中的任几种。
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含双键的多元醇为山芝烯三醇、2-丁烯-1,4-二醇、丁-3-烯-1,2-二醇、庚-6-烯-2,4-二醇、3-己烯-1,6-二醇、1,5-己二烯-3,4-二醇和3-烯丙氧基-1,2-丙二醇中的任几种。
11、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非极性相变剂为石蜡、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十八烷和二十烷中的任几种。
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非结晶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丙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中的任几种。
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扩链剂为丙三醇、二乙醇胺、三乙醇胺、4,4'-亚甲基双(2-乙基)苯胺、1,4-丁二醇、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己二醇和二乙基甲苯二胺中的任几种;
14、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
15、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10000。
16、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含双键的多元醇和长碳链硫醇进行点击反应,合成具有长碳链侧链的多元醇相变剂,该相变剂分子链中的多元醇结构促进了分子链结晶,相变潜热提高,将其与聚乙二醇和非结晶多元醇共同组成多元醇体系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相变聚氨酯弹性体,并掺杂高相变潜热的石蜡,可有效降低材料的相转变温度,显著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表面硬度,从而以获得具有高相变潜热、力学性能良好,低表面硬度的复合相变材料,以更好地作为热管理界面材料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长碳链硫醇和含双键的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1:1;光引发剂的添加量为0.5~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非极性相变剂的添加量为2~15wt%、烷基改性多元醇的添加量为3~20wt%、聚乙二醇的添加量为10~50wt%、非结晶多元醇的添加量为10~30wt%、氰酸酯的添加量为4~10wt%、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05%~0.15%、扩链剂的添加量为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混合的各组分中的NCO与OH的摩尔比为1.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长碳链硫醇为十二硫醇、十六硫醇、十八硫醇和二十硫醇中的任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含双键的多元醇为山芝烯三醇、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非极性相变剂为石蜡、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十八烷和二十烷中的任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非结晶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丙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中的任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扩链剂为丙三醇、二乙醇胺、三乙醇胺、4,4'-亚甲基双(2-乙基)苯胺、1,4-丁二醇、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己二醇和二乙基甲苯二胺中的任几种;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长碳链硫醇和含双键的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1:1;光引发剂的添加量为0.5~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非极性相变剂的添加量为2~15wt%、烷基改性多元醇的添加量为3~20wt%、聚乙二醇的添加量为10~50wt%、非结晶多元醇的添加量为10~30wt%、氰酸酯的添加量为4~10wt%、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05%~0.15%、扩链剂的添加量为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混合的各组分中的nco与oh的摩尔比为1.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长碳链硫醇为十二硫醇、十六硫醇、十八硫醇和二十硫醇中的任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湛林,于日志,李颖,郭科,陈胜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