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及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基本包括盒体和盒盖,其中盒体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组件上,当接线盒内部元件和汇流条对接组装完成后,再通过施胶和卡合组装的方式将盒盖将盒体闭合,其中盒体所形成敞开口基本上为矩形,因此,所采用的盒盖呈矩形模块状,那么在组装过程中,盒盖不仅存在长短边之分,还是正反面之分,那么,在自动装配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2、1)在盒盖的自动供料中,由于盒盖自身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堆料或相对卡合(如两个卡一起)的概率,造成吸料时,依旧存在因多吸概率,不仅造成后续装配而损坏接线盒或内部元件的概率增加,而且也大幅度增加盒盖的损耗;同时由于盒盖在料盒中的布局是杂乱无章的,那么所采用连续传输的方式进行持续供料,但是,在吸附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每次吸附位置点均为中部,因此,即使满足了正反面和长短边要求,而因为吸附点位置偏差,也无法有效的进行中转归整,那么需要将盒盖送回料盒再次进行取料,即,造成了供料中断,进而降低装配效率,此外,一旦同一个光伏组件有多个接线盒,其取料需要一次吸取,大幅度增加取料无法归整的概率,而且盒盖自身之间的静电吸附,也增加了取料难度;
3、2)在盒盖的自动装配中,需要在盒体表面施胶,等胶水接近固化状态时,再进行盒盖的组装,否者会因胶水未干导致组装后的胶水外溢,进而影响胶合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接
2、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接线盒的盒盖组装设备。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4、s1、盒盖的上料
5、首先,基于振动抖落方式将盒盖分散摊铺于接料盒;其次,基于视觉采用负压逐个进行朝向相似、正面相同的盒盖吸附,并校验盒盖取料吸附位置及调整朝向一致的多个盒盖进行负压取料;最后,将所取盒盖移送至中转平台进行多个盒盖对齐归正;
6、s2、组件上料
7、将安装有盒体的组件平移进入装配中心,盒体的表面朝上且表面涂覆有密封胶层,同时采用检胶探针插入密封胶层的深度以获取密封胶层的固化度,且在设定的固化度下,检胶探针复位;
8、s3、扣盖组装
9、采用机械手将中转平台上的多个盒盖吸附,并逐个将盒盖自一端部或一侧部插入盒体,然后扣合另一端部或另一侧部扣装在盖体的表面,同时在固化光源的辅助下将盒盖压平胶合于密封胶层上。
10、优选地,在步骤s1中,散落于接料盒的盒盖基于振动形成抛翻以颠倒盒盖的正背面和朝向。基于抛翻增加负压机械手选取盒盖的吸附正确率,提高上料效率。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所形成的振动为上下方向的多角度颠覆;此颠覆更有利于盒盖的翻滚。
1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料盒顶部毛刷将负压取料手上层叠或多余的盒盖刷扫至接料盒内,降低盒盖供料的失误率。同时,基于视觉由负压取料手将ng盒盖送至废弃收料盒。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步骤s1中,所采用的校验基于吸附位置的自转及吸附位置上下方向的同步运动,以将层叠盒盖抖落或基于所吸附盒盖的转动碰撞以将吸附位置不正的盒盖去除,并重新吸附形成多个吸附位置相近、朝向一致、正背面一致的盒盖送入中转平台。基于多自由的运动形成校验,提高供料的成功率,降低中断率。
14、优选地,在校验过程中每相邻两个吸附位置在自转的同时上下相向运动。这样所形成的校验速度快,且相对准确。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步骤s1的中转平台上设有与组件上的盒体一一对应的架置工位,校验后的盒盖分别放置于各架置工位,然后进行盒盖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归正校位。基于归正校位以满足精准装配的需要。
16、优选地,所采用的归正校位的方式以一盒盖长度和宽度方向为靠栅基准,分别通过沿盒盖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同步横推多个盒盖使得盒盖以靠栅基准进行归正。基于双向靠栅运动基准,采用同步顶推的方式可同步实施多个盒盖同步归正和校位。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步骤s2中,所采用的检胶探针与盒体位置一一对应,且基于上下运动插入所受到的阻力以获取固化度信息。具体的阻力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定。
18、此外,各盒体的正上方设有固化光源,在实施胶合的同时快速进行固化,改善盒盖组装的品质。
19、优选地,盒盖组装工艺还包括步骤s4,其中在步骤s4中,通过与接线盒一一对应的视觉相机和灯光补偿,进行实施检测安装是否合格。
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如上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所采用的组装设备,其包括盒盖上料单元、组件上料单元、盒体表面密封胶层的固化度检测单元、组装机械手、组装辅助单元,其中所述盒盖上料单元包括振动料斗、振动料盒、供料机械手和中转平台,所述的振动料斗能够将盒盖相对铺开并向出口抖动传输,所述振动料盒形成多角度运动以抛翻和向四周摊铺盒盖,所述供料机械手基于xyz轴向运动将校验后的盒盖送入中转平台进行归正,校验基于取料爪的自转形成第一自由度、基于所述取料爪的上下错位的直线运动构成第二自由度,且在第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同步运动中以每相邻两个所述取料爪上的盒盖是否运动碰撞、及基于所述取料爪运动以将多余或夹层盒盖抖落为校验基础;
21、和/或,组件上料单元包括形成传输通道的传输带、布局于传输带两侧的校正组件;
22、和/或,固化度检测单元包括与盒体一一对应的检胶探针、驱动所述检胶探针同步升降的固化动力器;
23、和/或,组装机械手包括具有吸附盒盖的取料头、具有多自由度转动和移位的手臂;
24、和/或,组装辅助单元包括位于顶部且与盒体一一对应的固化光源、位于侧部且与盒体一一对应的视觉检测部件。
25、具体的,各取料爪的爪头绕z轴转动条件设置,每相邻两个爪头的中心间距相等且为d,各盒盖长度为l,l≤d≤1.8l,其中基于取料爪的自转形成第一自由度、基于取料爪的上下错位的直线运动构成第二自由度,且在第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同步运动中以每相邻两个取料爪上的盒盖是否运动碰撞、及基于取料爪运动以将多余或夹层盒盖抖落为校验基础,以将通过校验的多个取料爪旋转至平行角度,并基于x、y、z轴向运动进行盒盖向中转平台供料。
2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7、基于现有盒盖在盒盖的自动供料中,由于盒盖自身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堆料或相对卡合(如两个卡一起)的概率,造成吸料时,依旧存在因多吸概率,不仅造成后续装配而损坏接线盒或内部元件的概率增加,而且也大幅度增加盒盖的损耗;同时由于盒盖在料盒中的布局是杂乱无章的,那么所采用连续传输的方式进行持续供料,但是,在吸附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每次吸附位置点均为中部,因此,即使满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散落于接料盒的盒盖基于振动形成抛翻以颠倒盒盖的正背面和朝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振动为上下方向的多角度颠覆;和/或,基于接料盒顶部毛刷将所述负压取料手上层叠或多余的盒盖刷扫至接料盒内;和/或,基于视觉由负压取料手将NG盒盖送至废弃收料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采用的校验基于吸附位置的自转及吸附位置上下方向的同步运动,以将层叠盒盖抖落或基于所吸附盒盖的转动碰撞以将吸附位置不正的盒盖去除,并重新吸附形成多个吸附位置相近、朝向一致、正背面一致的盒盖送入中转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校验过程中每相邻两个吸附位置在自转的同时上下相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的中转平台上设有与组件上的盒体一一对应的架置工位,校验后的盒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归正校位的方式以一盒盖长度和宽度方向为靠栅基准,分别通过沿盒盖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同步横推多个盒盖使得盒盖以靠栅基准进行归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采用的检胶探针与盒体位置一一对应,且基于上下运动插入所受到的阻力以获取固化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盒体的正上方设有固化光源;和/或,所述盒盖组装工艺还包括步骤S4,其中在步骤S4中,通过与接线盒一一对应的视觉相机和灯光补偿,进行实施检测安装是否合格。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所采用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包括盒盖上料单元、组件上料单元、盒体表面密封胶层的固化度检测单元、组装机械手、组装辅助单元,其中所述盒盖上料单元包括振动料斗、振动料盒、供料机械手和中转平台,所述的振动料斗能够将盒盖相对铺开并向出口抖动传输,所述振动料盒形成多角度运动以抛翻和向四周摊铺盒盖,所述供料机械手基于XYZ轴向运动将校验后的盒盖送入中转平台进行归正,校验基于取料爪的自转形成第一自由度、基于所述取料爪的上下错位的直线运动构成第二自由度,且在第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同步运动中以每相邻两个所述取料爪上的盒盖是否运动碰撞、及基于所述取料爪运动以将多余或夹层盒盖抖落为校验基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散落于接料盒的盒盖基于振动形成抛翻以颠倒盒盖的正背面和朝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振动为上下方向的多角度颠覆;和/或,基于接料盒顶部毛刷将所述负压取料手上层叠或多余的盒盖刷扫至接料盒内;和/或,基于视觉由负压取料手将ng盒盖送至废弃收料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采用的校验基于吸附位置的自转及吸附位置上下方向的同步运动,以将层叠盒盖抖落或基于所吸附盒盖的转动碰撞以将吸附位置不正的盒盖去除,并重新吸附形成多个吸附位置相近、朝向一致、正背面一致的盒盖送入中转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校验过程中每相邻两个吸附位置在自转的同时上下相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的中转平台上设有与组件上的盒体一一对应的架置工位,校验后的盒盖分别放置于各架置工位,然后进行盒盖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归正校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接线盒的盒盖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归正校位的方式以一盒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芮安,朱宏平,黄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科圣达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