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宽体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宽体车车架及宽体车。
技术介绍
1、宽体车一般是指车体较宽的大型运输车辆,例如矿用宽体车是一种重型非公路自卸车,主要应用在露天煤矿、石料矿等运输行业。宽体车满载总重最大可达150吨左右,日常运行负载大。加之矿区道路坡度大且比较泥泞、坑洼,总而言之,矿用宽体车的运行环境非常恶劣。而车架是宽体车承载的核心部件,其上需要承载和安装例如车辆的驾驶室、动力总成、前中后悬挂系统、货箱举升系统及货箱等,以及矿区运行时来自路面和满载货箱的冲击都会传递到车架上,因此,宽体车车架结构设计非常关键。
2、目前,行业内宽体车一般采用铆接柔性车架和焊接刚性车架。其中铆接柔性车架的纵梁一般由双层折弯成c形的钢板组成,横梁与纵梁之间通过铆钉连接固定。这类车架承载能力小,一般应用在公路行驶的商用自卸上,在矿区的工况适应性差,经常出现变形、扭曲、开裂甚至断裂的问题,整体使用寿命短。而焊接刚性车架因是通过钢板焊接而成,对焊接工艺性要求较高,并且车架在设计时可能存在钢板选材不匹配,纵梁、横梁布置及支座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截面突变、焊缝堆积、局部结构应力大等情况,进而出现焊缝开裂、纵梁断裂等问题,影响宽体车的正常使用,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宽体车车架的结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体车车架,包括纵梁以及依次沿所述纵梁间隔设置的下圈梁、举升横梁、中间横梁、纵拉杆横梁、尾横梁,还包括前悬挂
3、所述下圈梁整体呈u形箱式结构,所述下圈梁的两个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两个所述前悬挂安装座分别连接于所述下圈梁的两个上端的外侧;
4、所述举升横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横管、第一门形箱体及第二圆横管,所述第一圆横管的两端分别贯穿并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所述第二圆横管的两端分别用于铰接宽体车的货箱的两个举升油缸;
5、所述中间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两个所述中悬挂安装座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位置处;
6、所述纵拉杆横梁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圆横管及第二门形箱体,所述第三圆横管的两端分别贯穿并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所述第二门形箱体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宽体车的纵拉杆;
7、所述尾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且位于所述纵梁的尾部,两个所述后悬挂安装座分别连接于两个纵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尾横梁的两端位置处,两个所述纵梁的尾部用于铰接所述货箱。
8、可选地,所述纵梁为由顶板、两个侧板及底板拼焊而成的箱梁结构,所述侧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横管和所述第三圆横管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圆横管和所述第三圆横管焊接于所述安装孔,且在所述纵梁内侧的侧板上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处还焊接有衬板。
9、可选地,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斜拉杆安装座,所述底板朝向侧边凸出有凸起结构,所述斜拉杆安装座焊接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底部。
10、可选地,所述纵梁内焊接有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前悬挂安装座、所述中悬挂安装座、所述后悬挂安装座及所述斜拉杆安装座中至少一个对应位置处。
11、可选地,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焊接于所述纵梁的前端底部,且所述前横梁上与所述纵梁的连接处向尾部延伸有斜板。
12、可选地,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安装平台,两个所述安装平台分别焊接于所述下圈梁的两个上端,且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纵梁的顶部焊接,所述前悬挂安装座焊接于所述下圈梁和所述安装平台的连接处。
13、可选地,所述尾横梁包括箱式横梁及弧形板,所述箱式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的内侧焊接,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箱式横梁和所述纵梁的连接处,所述弧形板分别与所述箱式横梁和所述纵梁的内侧焊接,且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纵梁的焊缝呈波浪线结构。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门形箱体和所述第二门形箱体均为由板件拼焊而成的封闭箱式结构,所述第一门形箱体包括第一侧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侧安装板对称焊接于两个所述纵梁的底部,所述第二门形箱体包括第二侧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侧安装板对称焊接于两个所述纵梁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侧安装板与所述纵梁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侧安装板与所述纵梁的连接端均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弧形结构。
15、可选地,所述举升横梁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圆横管焊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宽体车车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宽体车车架,可应用于宽体车,例如矿用重型非公路自卸车,通过设置呈u形箱式结构的下圈梁,并通过将下圈梁的两个上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下圈梁可以作为宽体车的驱动机构等位于宽体车前部的机构的安装结构,同时通过将前悬挂安装座连接在下圈梁,可以为宽体车的前悬挂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撑及安装结构,以及,通过将举升横梁设置为第一圆横管、第一门形箱体及第二圆横管的连接结构,第二圆横管的两端可以为宽体车的货箱提供两个举升油缸的铰接结构,可替代相关技术中的一个举升油缸的举升结构,货箱举升自卸作业更加稳定可靠,同时通过第一门形箱体的结构设置,门形可作为例如宽体车传动机构的通过,箱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的支撑,并且圆横管可适应和承载举升过程中可变且多变的承载力,防止车架整体变形,相应地,通过将纵拉杆横梁设置为第三圆横管及第二门形箱体的连接结构,门形的箱体式结构同样可作为可靠稳定的承载和支撑结构,同时空出其他部件的安装及通过空间,并且可作为宽体车的纵拉杆的安装支撑结构,第三圆横管与纵梁连接,可稳定可靠地将纵拉杆传递的冲击及承载传递至纵梁,同时可防止车架整体发生受力后变形等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而且,通过将中间横梁连接在两个纵梁之间,并将中悬挂安装座连接在纵梁上位于中间横梁的两端的位置处,中悬挂安装座可用来安装宽体车的中悬挂系统,中间横梁可作为两个纵梁之间进一步的受力支撑结构,可更加可靠地承载由中悬挂系统带来的冲击及应力,进一步防止纵梁的应力变形,同时,通过将尾横梁连接在纵梁的尾部,也就是纵梁铰接宽体车的货箱的位置处,可更好地承载货箱,同时将两个纵梁的尾部封闭连接,使车架整体呈框架式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车架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将下圈梁、举升横梁、中间横梁、纵拉杆横梁及尾横梁分别间隔连接于两个纵梁,以及对前悬挂安装座、中悬挂安装座及后悬挂安装座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得车架整体连接为牢固可靠的一体式结构,并且使得宽体车的前、中、后悬挂系统及货箱举升系统、纵拉杆等主要产生冲击及应力的部件都具有可靠稳定的安装和支撑,防止了车架产生应力变形、开裂等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以及通过对主要受力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稳定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宽体车车架的使用寿命。
1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宽体车,包括上述的宽体车车架。
19、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宽体车通过设置宽体车车架,其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10)以及依次沿所述纵梁(10)间隔设置的下圈梁(30)、举升横梁(40)、中间横梁(50)、纵拉杆横梁(60)、尾横梁(70),还包括前悬挂安装座(81)、中悬挂安装座(82)及后悬挂安装座(8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为由顶板(11)、两个侧板(12)及底板(13)拼焊而成的箱梁结构,所述侧板(1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横管(41)和所述第三圆横管(61)相适配的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圆横管(41)和所述第三圆横管(61)焊接于所述安装孔(121),且在所述纵梁(10)内侧的侧板(12)上位于所述安装孔(121)的位置处还焊接有衬板(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斜拉杆安装座(84),所述底板(13)朝向侧边凸出有凸起结构(131),所述斜拉杆安装座(84)焊接于所述底板(13)位于所述凸起结构(13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内焊接有加强板,且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前横梁(20),所述前横梁(20)焊接于所述纵梁(10)的前端底部,且所述前横梁(20)上与所述纵梁(10)的连接处向尾部延伸有斜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安装平台(90),两个所述安装平台(90)分别焊接于所述下圈梁(30)的两个上端,且所述安装平台(90)与所述纵梁(10)的顶部焊接,所述前悬挂安装座(81)焊接于所述下圈梁(30)和所述安装平台(90)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横梁(70)包括箱式横梁(71)及弧形板(72),所述箱式横梁(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10)的内侧焊接,所述弧形板(72)位于所述箱式横梁(71)和所述纵梁(10)的连接处,所述弧形板(72)分别与所述箱式横梁(71)和所述纵梁(10)的内侧焊接,且所述弧形板(72)与所述纵梁(10)的焊缝呈波浪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形箱体(42)和所述第二门形箱体(62)均为由板件拼焊而成的封闭箱式结构,所述第一门形箱体(42)包括第一侧安装板(421),两个所述第一侧安装板(421)对称焊接于两个所述纵梁(10)的底部,所述第二门形箱体(62)包括第二侧安装板(621),两个所述第二侧安装板(621)对称焊接于两个所述纵梁(10)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侧安装板(421)与所述纵梁(10)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侧安装板(621)与所述纵梁(10)的连接端均沿所述纵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横梁(40)还包括肋板(44),所述肋板(44)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安装板(421)和所述第二圆横管(43)焊接。
10.一种宽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宽体车车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10)以及依次沿所述纵梁(10)间隔设置的下圈梁(30)、举升横梁(40)、中间横梁(50)、纵拉杆横梁(60)、尾横梁(70),还包括前悬挂安装座(81)、中悬挂安装座(82)及后悬挂安装座(8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为由顶板(11)、两个侧板(12)及底板(13)拼焊而成的箱梁结构,所述侧板(1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横管(41)和所述第三圆横管(61)相适配的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圆横管(41)和所述第三圆横管(61)焊接于所述安装孔(121),且在所述纵梁(10)内侧的侧板(12)上位于所述安装孔(121)的位置处还焊接有衬板(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斜拉杆安装座(84),所述底板(13)朝向侧边凸出有凸起结构(131),所述斜拉杆安装座(84)焊接于所述底板(13)位于所述凸起结构(13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内焊接有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前悬挂安装座(81)、所述中悬挂安装座(82)、所述后悬挂安装座(83)及所述斜拉杆安装座(84)中至少一个对应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车车架还包括前横梁(20),所述前横梁(20)焊接于所述纵梁(10)的前端底部,且所述前横梁(20)上与所述纵梁(10)的连接处向尾部延伸有斜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冰川,王泽康,翟剑锋,刘怡,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