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666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冲孔领域,并公开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U形安装板,所述U形安装板两个竖直段上共同连接有起输送和居中定位功能的定位组件,U形安装板上还连接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U形支座,所述U形安装板开口向下且固定连接在U形安装板水平段上端面,U形支座和U形安装板上共同连接有连动组件,U形支座上方设置有冲孔组件,U形支座上还连接有切断组件;该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批量化生产带孔矩形板时,其背面会不可避免会产生毛刺,收集与处理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冲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


技术介绍

1、模具加工优化系统是一种用于模具制造的先进技术,它通过优化模具的设计和加工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在当前模具生产加工过程中,板材冲孔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在板材上制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孔,在制造一种尺寸较小且带有孔洞的矩形工件时,当前的做法是先准备宽度与所需生产的板件长度相同的长条形板,通过输送设备将长条形板输送至冲孔设备前,最后再通过切割设备根据所需大小对长条形板进行切割,切下的板材即为所需工件。

3、上述加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冲孔设备在长条形板上冲孔和切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为应力而在其背面留下毛刺,后续需要通过人工对生产出的矩形工件进行收集并移动至去毛刺设备中进行加工,但该种矩形工件往往生产数量较多,收集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从而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批量化生产带孔矩形板时,其背面会不可避免会产生毛刺,收集与处理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包括:

4、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u形安装板,所述u形安装板开口向上且通过左右两个支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方,u形安装板两个竖直段上共同连接有起输送和居中定位功能的定位组件。

5、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u形支座,所述u形支座开口向下且固定连接在u形安装板水平段上端面,u形支座和u形安装板上共同连接有连动组件,u形支座上方设置有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与连动组件相连,u形支座上还连接有切断组件。

6、其中,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棘轮均通过连轴转动安装在u形安装板和u形支座相对应的竖直段之间,连轴和u形安装板上共同连接有使其仅可以单向旋转的锁定装置,且连轴与定位组件之间相连,棘轮的左侧设置有带动其旋转地拨动模块,所述拨动模块与冲孔组件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拨动模块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冲孔组件相连,连杆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倒梯形块。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在u形安装板两个竖直段之间左右均匀转动有多个,多个输送辊之间通过一号皮带和一号带轮传动相连,最右侧输送辊的辊轴与连轴之间通过二号皮带和二号带轮传动相连,且输送辊上的二号带轮尺寸小于连轴上二号带轮的尺寸,u形安装板两个竖直段之间还上下滑动连接有多个与输送辊相对应的按压辊,所述按压辊的辊轴和u形安装板上共同连接有按压模块。

9、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模块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套设在按压辊的辊轴上,u形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相对应的u形板,所述u形板两个竖直段之间共同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短杆,连接件上下滑动连接在两个短杆上,连接件上端面与u形板上方竖直段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按压弹簧,u形安装板两个竖直段相靠近的端面还前后对称且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滚轮。

10、进一步的,所述冲孔组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前侧支架的上端,顶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轴贯通顶板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连杆的上端固定相连,连接板上以矩阵排布的方式上下滑动贯通连接有四个圆杆,四个所述圆杆的下方共同固定连接有按压板,圆杆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与连接板和按压板固定相连,连接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冲孔头,u形支座上贯通开设有与冲孔头相配合的通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切刀,所述切刀通过刀座固定连接在按压板的下端面,u形支座上开设有与刀座和切刀相配合的让位槽,刀座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转动连接有推移模块,u形支座d的上端面且靠右的位置开设有条形槽,u形支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条形槽相配合的导板,所述导板上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u形支座下方设置有与条形槽相配合的小型去毛刺机。

12、进一步的,所述推移模块包括推板,所述推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搭杆,所述搭杆的两端搭在u形支座上,刀座上固定连接有与使推板始终向右倾斜的挡块。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中液压缸活塞杆在向下伸出的过程中,会通过连杆带动倒梯形块同步下降,从而带动棘轮转动一定角度,进而通过连轴、二号带轮和二号皮带带动长条形板向右移动固定距离,从而自动将长条形板移动至按压板的下方;液压缸活塞缸伸出的过程中还会带动按压板和冲击头同步下移,自动对移动至其下方的长条形板进行冲孔;液压缸活塞缸伸出的过程中还会带动刀座和切刀同步下降,自动切断冲孔完成的长条形板,刀座下降时还会通过推板带动搭杆右移,推动切断伸出的矩形孔板粗模经过小型去毛刺机,从而自动对其背面的毛刺进行打磨,进而减少工序,提升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模块(222)包括连杆(2221),所述连杆(2221)的上端与冲孔组件(23)相连,连杆(2221)的下端通过弹簧杆(2222)固定连接有与棘轮(221)相配合的倒梯形块(2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2)包括输送辊(121),所述输送辊(121)在U形安装板(11)两个竖直段之间左右均匀转动有多个,多个输送辊(121)之间通过一号皮带和一号带轮传动相连,最右侧输送辊(121)的辊轴与连轴之间通过二号皮带和二号带轮传动相连,且输送辊(121)上的二号带轮尺寸小于连轴上二号带轮的尺寸,U形安装板(11)两个竖直段之间还上下滑动连接有多个与输送辊(121)相对应的按压辊(122),所述按压辊(122)的辊轴和U形安装板(11)上共同连接有按压模块(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模块(123)包括连接件(1231),所述连接件(1231)转动套设在按压辊(122)的辊轴上,U形安装板(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231)相对应的U形板(1232),所述U形板(1232)两个竖直段之间共同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短杆,连接件(1231)上下滑动连接在两个短杆上,连接件(1231)上端面与U形板(1232)上方竖直段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按压弹簧(1233),U形安装板(11)两个竖直段相靠近的端面还前后对称且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滚轮(12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组件(23)包括顶板(231),所述顶板(231)固定连接在前侧支架的上端,顶板(23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轴贯通顶板(231)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2),所述连接板(232)与连杆(2221)的上端固定相连,连接板(232)上以矩阵排布的方式上下滑动贯通连接有四个圆杆(233),四个所述圆杆(233)的下方共同固定连接有按压板(234),圆杆(233)上套设有压紧弹簧(235),所述压紧弹簧(235)的两端与连接板(232)和按压板(234)固定相连,连接板(23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冲孔头(236),U形支座(21)上贯通开设有与冲孔头(236)相配合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组件(24)包括切刀(241),所述切刀(241)通过刀座固定连接在按压板(234)的下端面,U形支座(21)上开设有与刀座和切刀(241)相配合的让位槽,刀座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42),所述安装杆(242)上转动连接有推移模块(243),U形支座(21)D的上端面且靠右的位置开设有条形槽,U形支座(2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条形槽相配合的导板(244),所述导板(244)上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U形支座(21)下方设置有与条形槽相配合的小型去毛刺机(2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模块(243)包括推板(2431),所述推板(243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搭杆(2432),所述搭杆(2432)的两端搭在U形支座(21)上,刀座上固定连接有与使推板(2431)始终向右倾斜的挡块(24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模块(222)包括连杆(2221),所述连杆(2221)的上端与冲孔组件(23)相连,连杆(2221)的下端通过弹簧杆(2222)固定连接有与棘轮(221)相配合的倒梯形块(2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2)包括输送辊(121),所述输送辊(121)在u形安装板(11)两个竖直段之间左右均匀转动有多个,多个输送辊(121)之间通过一号皮带和一号带轮传动相连,最右侧输送辊(121)的辊轴与连轴之间通过二号皮带和二号带轮传动相连,且输送辊(121)上的二号带轮尺寸小于连轴上二号带轮的尺寸,u形安装板(11)两个竖直段之间还上下滑动连接有多个与输送辊(121)相对应的按压辊(122),所述按压辊(122)的辊轴和u形安装板(11)上共同连接有按压模块(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模具加工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模块(123)包括连接件(1231),所述连接件(1231)转动套设在按压辊(122)的辊轴上,u形安装板(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231)相对应的u形板(1232),所述u形板(1232)两个竖直段之间共同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短杆,连接件(1231)上下滑动连接在两个短杆上,连接件(1231)上端面与u形板(1232)上方竖直段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按压弹簧(1233),u形安装板(11)两个竖直段相靠近的端面还前后对称且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滚轮(12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旋转冲孔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锋曾小松李长安刘龙华周天顺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鑫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