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及具有其的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一般的头戴显示设备会设置遮光面罩,例如面罩通过磁吸或卡扣结构安装在vr装置的显示主体后侧。
2、当用户佩戴vr装置时,遮光面罩用于遮避环境光,来增强vr佩戴观影或游戏的沉浸感。遮光面罩通常为塑料件,通过材料自身硬度起到支撑作用,以稳定vr产品的佩戴功能。
3、现有的遮光面罩其产品的成型工艺较复杂,先要制出硬质支架作为支撑,然后在硬质支架的表面贴敷软性材料,用来与面部皮肤接触。硬质支架本身能达到支撑、遮光的功能,贴上的软性材料用来提高触感的柔软度。在贴软性材料时,需要人工或者工装自动粘贴,贴时需要确保粘贴位置误差较小。有的软性材料通过胶体粘结,因此装配时需要控制胶体挤出量,还要注意胶体的流动性以避免胶体溢出粘贴位置。这就导致面罩整体的工艺材料成本高、工艺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用于遮光的同时,既能支撑又能提高触感柔软度,而且整体加工方式较简单、成本可控。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包括:内撑层,所述内撑层为环绕眼部区域设置的环形或半环形;外护层,所述外护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内撑层的径向外侧,所述外护层与所述内撑层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内撑层的硬度大于所述外护层的硬度,所述内撑层与所述外护层相连且为一体成型件。
3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为分次成型的发泡件。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用于与面部贴合的一端为后端;所述外护层包括:外围板,所述外围板设置在所述内撑层的径向外侧;端缘条,所述端缘条连接在所述外围板和所述内撑层的后端。
6、可选地,所述端缘条的硬度低于所述外围板的硬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当所述内撑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外护层构造成遮挡所述通孔以遮光;当所述外护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撑层构造成遮挡所述通孔以遮光。
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每个所述外层孔沿该孔的轴线落到所述内撑层上的投影均避开临近的所述内层孔。
9、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每个所述外层孔的轴线与临近的所述内层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30度-150度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至少部分所述外层孔位于所述面罩的侧部,且在向内的方向上所述外层孔向上延伸设置;
11、至少部分所述内层孔位于所述面罩的侧部,且在向内的方向上所述内层孔向下延伸设置。
1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面罩还包括:柔性罩,所述柔性罩的至少部分罩在所述外护层的外侧,所述柔性罩为遮光透气件。
13、具体地,所述柔性罩包括内层片和外层片,所述内层片盖在所述内撑层的内周面,所述外层片盖在所述外护层的外周面,所述内层片和所述外层片后端连接、前端敞开。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撑层包括:内围板,所述内围板为环绕眼部区域设置的环形或半环形;支撑凸筋,所述支撑凸筋设在所述内围板的外周面上且朝向所述外护层设置。
15、具体地,所述支撑凸筋为多个,每个所述支撑凸筋在向外方向上逐渐缩小,所述支撑凸筋的端部为与所述外护层可分离的自由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均为环形,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后端连接、前端敞开。
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戴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面罩,所述面罩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所述面罩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显示主体上。
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戴显示设备,设置这种面罩,内撑层相对较硬作为主体支撑,使面罩整体能支撑在面部,起到稳定佩戴的作用,避免面罩过渡变形而影响视线。外护层相对柔软,且至少部分置于内撑层的径向外侧,用于提高面罩外部柔软度及肌肤触碰的舒适性。而且当面罩受到外部冲击、磕碰,外护层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外护层与内撑层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作为另一缓冲层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气流通道的存在给外护层一定的变形空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柔软舒适性。当头戴显示设备上设置有连通气流通道的通孔,还能利用此结构提高面罩的透气性,有效解决闷热问题,舒缓佩戴压力。在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将内撑层与外护层相连且为一体成型件,有利于降低成本、控制重量,降低佩戴负重。
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为分次成型的发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用于与面部贴合的一端为后端;所述外护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缘条的硬度低于所述外围板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气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罩包括内层片和外层片,所述内层片盖在所述内撑层的内周面,所述外层片盖在所述外护层的外周面,所述内层片和所述外层片后端连接、前端敞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层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筋为多个,每个所述支撑凸筋在向外方向上逐渐缩小,所述支撑凸筋的端部为与所述外护层可分离的自由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均为环形,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后端连接、前端敞开。
14.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为分次成型的发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用于与面部贴合的一端为后端;所述外护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缘条的硬度低于所述外围板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层和所述外护层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气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内撑层上的内层孔和设在所述外护层上的外层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斌,黄金波,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