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氢燃料电池在发生电化学反应后生成电能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而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如果温度过高,将影响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因此,氢燃料电池组在工时需要将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散播出去,以确保氢燃料电池的正常使用,针对此问题,现有的氢燃料电池在进行散热处理的时候,采取风冷或者液冷的方式对其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在通过风冷处理的时候,现有的散热结构多通过风筒机构直接对电池进行导流带走热量,存在的问题是,气流需要风筒机构源源不断的进行输送,在接触到电池的同时向四周立即分散,较为耗能的同时其实际散热效果较低;而在采取液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时候,液冷机构难以有效的电池结构进行直接接触进行散热降温,因此需要使用到翅片或者导热结构对其进行辅助,继而导致整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后期维护更换费时费力,且使用便捷性较低。
2、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采取框架结构,易于根据电池进行限位安装,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在对电池进行风冷降温散热的时候能够使得气流在电池和其四周形成回流,继而保证对电池的散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有底架板,底架板的内侧两边活动连接有回流罩,底架板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框,插接框中嵌入
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架板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底架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放口,开放口同时位于支撑板之间位置呈矩形开放设置。
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架板由底部的一组板体和其两端向上垂直延伸的框架组成。
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架板的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呈“h”状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架,连接横架位于组成底架板的框架内侧位置。
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回流罩同时位于组成底架板的框架内侧位置,且回流罩呈扇形罩体纵向设置,底端通过螺杆和组成底架板的框架内侧活动连接,回流罩的顶端开口朝内倾斜设置。
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限位框架呈梯形框架设置,底部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嵌入插接框中,且上限位框架的中段内部呈中空设置,对接座和上限位框架中段呈相通设置,且对接座的外端配套设置有和外部导管对接的对接头。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导流座设置为梯形空心座,和上限位框架中段相通设置,且导流座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三组导流出口,两侧的导流出口呈向外倾斜开设,中间的导流出口垂直开设。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限位板沿上限位框架的一侧表面呈纵向倾斜设置,整体设置为弧形板。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支撑结构包括有相互嵌合设置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垂直连接有缓冲筒,缓冲筒设置为橡胶筒,在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纵向设置两排。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呈半包围矩形层设置,呈相对嵌合状态,两者均设置为硬质橡胶层。
12、有益效果:
13、1.通过底架板和其表面两侧的支撑板达到对外部电池进行支撑的效果,通过底架板两端的框架和其内侧位置的连接横架,达到对电池进行限位的效果,同时便于回流罩的安装调节,开放口的设置便于外部电池和对应的设备机构进行连接。
14、2.在外部气流从底架板的上方导入其中的时候,一部分气流接触到电池表面直接进行散热,而另一部分气流进入回流罩中,经过回流罩集中再次导向至电池上方位置,使得电池四周气流形成循环,继而能够有效对电池进行持续性散热处理。
15、3.通过上限位框架整体达到从上方位置对底架板中放置的外部电池形成遮盖包围的效果,通过上限位框架中段的中空位置配合外端设置对接头的对接座,达到便于导入外部气流的效果,通过导流座达到将导入上限位框架中段的外部气流进行定向导送的效果。
16、4.通过限位板达到对外部导管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以保证外部导管和对接座的稳定对接,继而便于后续的外部气流导送。
17、5.通过相互嵌合设置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配合缓冲筒,达到对整个装置支撑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架板(1),底架板(1)的内侧两边活动连接有回流罩(2),底架板(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框(3),插接框(3)中嵌入设置有上限位框架(4),上限位框架(4)的表面两侧开设有开孔(5),上限位框(4)的一侧表面和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凸起设置的限位板(6)和对接座(7),上限位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座(8),底架板(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1)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底架板(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放口(11),开放口(11)同时位于支撑板(9)之间位置呈矩形开放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1)由底部的一组板体和其两端向上垂直延伸的框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1)的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呈“H”状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架(10),连接横架(10)位于组成底架板(1)的框架内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框架(4)呈梯形框架设置,底部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嵌入插接框(3)中,且上限位框架(4)的中段内部呈中空设置,对接座(7)和上限位框架(4)中段呈相通设置,且对接座(7)的外端配套设置有和外部导管对接的对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座(8)设置为梯形空心座,和上限位框架(4)中段相通设置,且导流座(8)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三组导流出口,两侧的导流出口呈向外倾斜开设,中间的导流出口垂直开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沿上限位框架(4)的一侧表面呈纵向倾斜设置,整体设置为弧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2)包括有相互嵌合设置的第一缓冲层(13)和第二缓冲层(14),第一缓冲层(13)和第二缓冲层(14)之间垂直连接有缓冲筒(15),缓冲筒(15)设置为橡胶筒,在第一缓冲层(13)和第二缓冲层(14)之间纵向设置两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13)和第二缓冲层(14)均呈半包围矩形层设置,呈相对嵌合状态,两者均设置为硬质橡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架板(1),底架板(1)的内侧两边活动连接有回流罩(2),底架板(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框(3),插接框(3)中嵌入设置有上限位框架(4),上限位框架(4)的表面两侧开设有开孔(5),上限位框(4)的一侧表面和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凸起设置的限位板(6)和对接座(7),上限位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座(8),底架板(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1)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底架板(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放口(11),开放口(11)同时位于支撑板(9)之间位置呈矩形开放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1)由底部的一组板体和其两端向上垂直延伸的框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1)的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呈“h”状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架(10),连接横架(10)位于组成底架板(1)的框架内侧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罩(2)同时位于组成底架板(1)的框架内侧位置,且回流罩(2)呈扇形罩体纵向设置,底端通过螺杆和组成底架板(1)的框架内侧活动连接,回流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舵,李雄,杨伟涛,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圆速蒙泰智能氢电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