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562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7
本申请涉及病理科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包括包埋机构以及冷却机构,包埋机构和冷却机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使得医护人员无需接触包埋模具即可固定包埋模具的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包埋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一直扶着包埋模具,减少了医护人员和包埋机构的接触,从而防止包埋机构输出的石蜡接触到医护人员,这样医护人员就无需担心石蜡会粘在手套上,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包埋机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的病理科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


技术介绍

1、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即包埋机又称生物组织包埋机或者石蜡包埋机,是对人体或动植物标本经脱水浸蜡后进行组织石蜡包埋,以供切片后作组织学诊断或研究的一种医疗器械,其具体结构包括包埋机构以及冷却机构,医护人员将包埋模具放置在包埋机构的输出端下方,然后将需要包埋的标本放置在包埋盒内,然后再将包埋盒放置在包埋模具内,最后启动包埋机构,包埋完成后,拿取包埋模具放置在冷却机构上进行冷却,最后取出包埋盒内冷却好的包埋块即可。

2、但是在医护人员放置包埋模具后,为了防止包埋模具晃动,在整个包埋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一直扶着包埋模具,直至包埋机构输出的石蜡将包埋盒完全包裹才可以关闭包埋机构,这就导致包埋过程中包埋机构输出的石蜡有可能粘在医护人员的手套上,由于石蜡的原因导致后续医护人员脱下手套时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包埋过程需要医护人员一直扶着包埋模具,导致包埋机构输出的石蜡有可能粘在医护人员的手套上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包括包埋机构以及冷却机构,所述包埋机构和冷却机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使得医护人员无需接触包埋模具即可固定包埋模具的固定结构。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包埋机构和冷却机构相对的两侧上的移动支架以及两块安装在移动支架上且相对的夹板,两块所述夹板左右相对且滑动连接在移动支架上,所述移动支架沿包埋机构和冷却机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包埋机构输出端下方。

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包埋机构和冷却机构相对的两侧上的固定板、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位于两个固定板前端的第一移动板以及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位于两个固定板后端的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对,所述第一移动板相对第二移动板的一面开设有供夹板通过的第一贯通口,所述第二移动板相对第一移动板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夹板通过第一贯通口和滑槽穿过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在第二移动板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包埋模具放置在两块夹板之间,然后将需要包埋的标本放置在包埋盒内,然后再将包埋盒放置在包埋模具内,然后通过滑动两块夹板相互靠近夹持住包埋模具,然后滑动夹板使得包埋模具移动到包埋机构的输出端下方,启动包埋机构,包埋完成后,移动滑动夹板使得包埋模具沿着第二移动板的移动到冷却机构上方,然后松开两块夹板使得包埋模具脱离夹板,放置在冷却机构上进行冷却,最后取出包埋盒内冷却好的包埋块即可,这样整个包埋过程中,医护人员就不需要一直扶着包埋模具,减少了医护人员和包埋机构的接触,从而防止包埋机构输出的石蜡接触到医护人员,这样医护人员就无需担心石蜡会粘在手套上,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包埋机更加的方便。

6、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延伸至冷却机构靠近包埋机构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板位于冷却机构上方的部分开设有相对第一贯通口的第二贯通口,所述第二贯通口连通滑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固定结构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包埋机更加的方便,但是由于固定结构的限制导致医护人员将包埋模具放置在冷却机构上时,只能沿着第二移动板的长度放置,这就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将包埋模具放置在冷却机构的其他地方,降低了冷却机构的利用率,第二贯通口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通过第二贯通口的设置,使得夹板夹着包埋模具移动到冷却机构上方时,可以通过第二贯通口往冷却机构的方向推动夹板,使得夹板带着包埋模具穿过第二移动板,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将包埋模具放置在冷却机构的其他位置,从而提升了冷却机构的利用率。

8、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螺纹连接于包埋机构或冷却机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固定板,使得固定结构长久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只需拧下固定螺栓即可更换,使得固定结构的更换更加的方便。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板远离第一移动板的一端设有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夹板的控制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定位板以及穿过两块夹板的控制螺栓,两块所述夹板一块固定连接于定位板,另一块滑动连接于定位板,所述控制螺栓螺纹连接于夹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固定结构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包埋机更加的方便,但是在移动以及定位包埋模具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一直握着两块夹板,非常的费力且不便,控制结构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医护人员将包埋模具放置在两块夹板之间,然后拧动控制螺栓使得控制螺栓带动滑动连接于定位板的夹板移动夹持住包埋模具,这样医护人员就无需一直握住夹板了,从而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夹板更加的方便。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远离夹板的一面固定设有控制把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医护人员移动夹板。

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6、通过固定结构的设置,实现了整个包埋过程中医护人员无需一直扶着包埋模具,减少了医护人员和包埋机构的接触,从而防止包埋机构输出的石蜡接触到医护人员,这样医护人员就无需担心石蜡会粘在手套上,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包埋机更加的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埋机构(1)以及冷却机构(10),所述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使得医护人员无需接触包埋模具即可固定包埋模具的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安装在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相对的两侧上的移动支架(20)以及两块安装在移动支架(20)上且相对的夹板(21),两块所述夹板(21)左右相对且滑动连接在移动支架(20)上,所述移动支架(20)沿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包埋机构(1)输出端下方,所述移动支架(2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相对的两侧上的固定板(200)、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00)之间位于两个固定板(200)前端的第一移动板(201)以及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00)之间位于两个固定板(200)后端的第二移动板(202),所述第一移动板(201)和第二移动板(202)相对,所述第一移动板(201)相对第二移动板(202)的一面开设有供夹板(21)通过的第一贯通口(203),所述第二移动板(202)相对第一移动板(201)的一面开设有滑槽(204),所述夹板(21)通过第一贯通口(203)和滑槽(204)穿过第一移动板(201)滑动连接在第二移动板(202)上,所述滑槽(204)延伸至冷却机构(10)靠近包埋机构(1)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板(202)位于冷却机构(10)上方的部分开设有相对第一贯通口(203)的第二贯通口(205),所述第二贯通口(205)连通滑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固定板(200)相互远离的一面均设有固定螺栓(22),所述固定螺栓(22)穿过固定板(200)螺纹连接于包埋机构(1)或冷却机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1)远离第一移动板(201)的一端设有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夹板(21)的控制结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3)包括定位板(30)以及穿过两块夹板(21)的控制螺栓(31),两块所述夹板(21)一块固定连接于定位板(30),另一块滑动连接于定位板(30),所述控制螺栓(31)螺纹连接于夹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0)远离夹板(21)的一面固定设有控制把手(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标本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埋机构(1)以及冷却机构(10),所述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使得医护人员无需接触包埋模具即可固定包埋模具的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安装在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相对的两侧上的移动支架(20)以及两块安装在移动支架(20)上且相对的夹板(21),两块所述夹板(21)左右相对且滑动连接在移动支架(20)上,所述移动支架(20)沿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包埋机构(1)输出端下方,所述移动支架(2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包埋机构(1)和冷却机构(10)相对的两侧上的固定板(200)、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00)之间位于两个固定板(200)前端的第一移动板(201)以及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00)之间位于两个固定板(200)后端的第二移动板(202),所述第一移动板(201)和第二移动板(202)相对,所述第一移动板(201)相对第二移动板(202)的一面开设有供夹板(21)通过的第一贯通口(203),所述第二移动板(202)相对第一移动板(201)的一面开设有滑槽(204),所述夹板(21)通过第一贯通口(203)和滑槽(204)穿过第一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民何凯陈丽丽蔡小波杨玲玲励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