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544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6
本技术公开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库本体划分形成多个防烟分区;设置有多套排烟装置,每套所述排烟装置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排烟装置包括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排烟管道设置于防烟分区处,排烟管道一端位于防烟分区内,另一端延伸至防烟分区外部;排烟风机设置于排烟管道外部;设置有多组火灾探测器,每组火灾探测器分别设置于每个防烟分区内并监测每个防烟分区内的烟雾信息;库本体内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分别与每组火灾探测器电连接;消防联动控制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电连接,并分别与每个排烟装置电连接,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缩小排烟管线尺寸、造价低、施工难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铁消防,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一些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中,一般都设置有排烟系统,以在发生火灾时排出库内的烟气,现有排烟系统一般包括一台风机、一个排烟总管和若干排烟支管,负责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在该排烟总管上连接有多个排烟支管,使各个排烟支管分别对应库内不同防烟区域,另外在排烟总管内设置有总排烟风机,在排烟支管上设置有排烟阀,从而在某个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打开总排烟风机和对应支管的排烟阀以进行排烟。但是利用此种的排烟结构,需要利用此套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由于现在的地铁基底运用库的高度一般超过9m,按现行规范,每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一般需要11万m3/h左右,且各防烟分区的管径均需满足该排烟量的需要,各分区的管径都需要做得很大,而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排烟管道造价高、重量大,既增加成本,又造成施工难度大,且一套系统负担多个分区的可靠性较低。再而,相关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均表明,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无法控制在本防烟分区内,即使在很大的排烟量下,烟气仍会蔓延出着火区域所在的防烟分区,而对同一系统负担的其他分区,由于系统控制逻辑的原因,无法开启排烟口,导致排烟系统对烟气控制的能力下降,烟气会逐渐下沉,对人员造成影响,如此,会影响后续人员的疏散,并可能造成更多人员的伤亡,同时会影响救援时间。

2、由此,亟需一种可避免火灾发生时,库内排烟效率低或烟气排放不及时而导致烟气在其他区域冷却沉降的运用库排烟系统,有利于缩小各防烟分区排烟管线的尺寸、在降低造价的同时还可以减小施工难度。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解决了现有一些运用库内在火灾发生时,因排烟系统排烟效率低而导致烟气会蔓延至其他区域并在其他区域冷却沉降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包括:

4、库本体,所述库本体被划分形成多个防烟分区;

5、排烟装置,设置有多套,每套所述排烟装置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所述排烟装置包括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排烟管道设置于所述防烟分区处,所述排烟管道一端位于所述防烟分区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防烟分区外部;排烟风机设置于所述排烟管道外部。

6、火灾探测器,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火灾探测器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用于监测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的烟雾信息;

7、所述库本体内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分别与每组所述火灾探测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每组所述火灾探测器监测的烟雾信息;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电连接,并分别与每个所述排烟装置电连接,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火灾探测器设置有多个,所述火灾探测器设置于所述防烟分区顶部;每个所述火灾探测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电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装置包括:

10、排烟管道,设置于所述防烟分区处,所述排烟管道一端位于所述防烟分区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防烟分区外部;

11、排烟风机,设置于所述排烟管道外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装置还包括排烟防火阀,所述排烟防火阀设置于所述排烟管道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烟防火阀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电连接,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管道上的所述排烟防火阀开启和关闭。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设置有热像仪;所述防烟分区内还设置有自移动装置,所述自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红外火焰探测器以及抑火喷淋装置;所述热像仪、红外火焰探测器、抑火喷淋装置以及自移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电连接,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分别控制热像仪、红外火焰探测器、抑火喷淋装置以及自移动装置的工作。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防烟分区顶部的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处设置有自移动车;所述自移动车上设置有竖向气缸,所述竖向气缸的活塞杆处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红外火焰探测器和所述抑火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火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软管和收卷辊;所述收卷辊转动设置于防烟分区顶部,在防烟分区顶部对应收卷辊的位置处设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收卷辊上;所述软管一端连接至喷水管上,另一端收卷缠绕至收卷辊上,并连接至水源处;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喷水阀。

17、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此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划分成多个防烟分区,并分别在不同的防烟分区内分别设置排烟装置以及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发生并有烟雾产生时,可随着烟气的蔓延而开启不同防烟分区内的排烟装置,从而避免了烟雾蔓延到其他区域内并冷却沉降,降低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增加了火灾发生后的救援时间,且可根据需要通过逐次启动的方式,依次限制其扩散范围及速度,提高控烟效率。另外,由于在不同防烟分区内分别设置该排烟装置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只有烟气进入到该防烟分区内才开启该空间内的排烟装置,如此可有效避免在其他空间同时开启排烟装置后而在该空间形成负压,使得烟气不易扩散到其他的防烟分区从而造成浓烟的蔓延。另外,通过多个防烟分区单独设置排烟系统,使得后续只需开启相应区域内的排烟系统进行排烟,如此,使得排烟通道管径小,造价相对较低,缩小了成本。另外,通过热像仪定位火源位置,并通过自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红外火焰探测器以及抑火喷淋装置,更准确的向该区域喷水来抑制火势的蔓延,并通过抑制火势减少烟气的生产量,有利于排烟系统更好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库本体,所述库本体被划分形成多个防烟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火灾探测器设置有多个,所述火灾探测器设置于所述防烟分区顶部;每个所述火灾探测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装置还包括排烟防火阀,所述排烟防火阀设置于所述排烟管道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防火阀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电连接,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管道上的所述排烟防火阀开启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设置有热像仪;所述防烟分区内还设置有自移动装置,所述自移动装置上设置有红外火焰探测器以及抑火喷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防烟分区顶部的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处设置有自移动车;所述自移动车上设置有竖向气缸,所述竖向气缸的活塞杆处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红外火焰探测器和所述抑火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火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软管和收卷辊;所述收卷辊转动设置于防烟分区顶部,在防烟分区顶部对应收卷辊的位置处设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收卷辊上;所述软管一端连接至喷水管上,另一端收卷缠绕至收卷辊上,并连接至水源处;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喷水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库本体,所述库本体被划分形成多个防烟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火灾探测器设置有多个,所述火灾探测器设置于所述防烟分区顶部;每个所述火灾探测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装置还包括排烟防火阀,所述排烟防火阀设置于所述排烟管道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防火阀与所述消防联动控制器电连接,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管道上的所述排烟防火阀开启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运用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烟分区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江川刘墨云王欣赖永玖魏珍珍彭磊于泽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