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540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6
本技术提供一种悬臂梁结构,涉及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技术领域,该悬臂梁结构,包括紧固结构、扩底型锚栓和混凝土梁,紧固结构包括紧固钢筋和紧固钢板,紧固钢筋和紧固钢板包围形成围箍固定在原混凝土柱上;扩底型锚栓包括锥形扩底体和锚杆,原混凝土柱具有钻孔,锥形扩底体和部分锚杆位于所述钻孔内,其余部分锚杆突出原混凝土柱的第一侧面;混凝土梁的一端与原混凝土柱连接,且包裹锚杆。通过采用紧固结构包围原混凝土柱,可以有效避免原混凝土柱结构受力时的混凝土劈裂,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尤其涉及一种悬臂梁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固工程作一种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工程,加固工程涉及到建筑的结构改造和加固,在当前的城市化趋势下具有巨大市场需求,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老旧建筑数量激增,这些建筑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此,进行加固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2、目前,植筋或者化学锚栓技术是新增混凝土悬臂梁的常见加固形式,但是悬臂结构作为单安全度的结构,如果植筋或者锚栓失效将会使结构倒塌,产生严重的后果,而植筋或者化学锚栓技术应用在新增悬臂结构时存在安全性较低、耐久性较差、旧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劈裂破坏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悬臂梁结构,以解决如何提升新增悬臂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原混凝土桩出现劈裂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悬臂梁结构,该悬臂梁结构包括: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紧固钢筋和紧固钢板,所述紧固钢筋和所述紧固钢板包围形成围箍固定在原混凝土柱上;扩底型锚栓,所述扩底型锚栓包括锥形扩底体和锚杆,所述原混凝土柱具有钻孔,所述锥形扩底体和部分所述锚杆位于所述钻孔内,其余部分所述锚杆突出所述原混凝土柱的第一侧面;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的一端与所述原混凝土柱连接,且包裹所述锚杆。

3、进一步地,所述紧固钢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紧固结构还包括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与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原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个面,所述紧固钢板与所述角钢之间通过所述紧固钢筋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梁结构还包括纵向钢筋,所述扩底型锚栓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纵向钢筋、连接套筒和锚杆均设置有丝扣,所述纵向钢筋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锚杆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紧固钢筋在竖直方向多排布置,相邻两排所述紧固钢筋之间间距在90毫米至110毫米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扩底型锚栓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套筒交错布置。

7、进一步地,部分所述锚杆突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所述锚杆直径的5倍,部分所述锚杆突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所述锚杆直径的10倍。

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套筒连接一个所述纵向钢筋,相邻两个所述纵向钢筋之间间距大于等于50毫米。

9、进一步地,所述钻孔到所述第一侧面的最远距离为所述锚杆直径的12至16倍。

10、进一步地,所述扩底型锚栓为自扩底锚栓,所述锥形扩底体包括扩底刀片。

1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梁与所述原混凝土柱之间具有凿毛结构。

12、本技术提供一种悬臂梁结构,该悬臂梁结构,包括紧固结构、扩底型锚栓和混凝土梁,紧固结构包括紧固钢筋和紧固钢板,紧固钢筋和紧固钢板包围形成围箍固定在原混凝土柱上;扩底型锚栓包括锥形扩底体和锚杆,原混凝土柱具有钻孔,锥形扩底体和部分锚杆位于所述钻孔内,其余部分锚杆突出原混凝土柱的第一侧面;混凝土梁的一端与原混凝土柱连接,且包裹锚杆。通过采用紧固钢筋和紧固钢板组成的紧固结构,并将紧固结构包围形成围箍,利用围箍的形式将紧固结构对原混凝土柱进行固定,提升原混凝土柱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在对原混凝土柱进行钻孔时,可以有效避免原混凝土柱结构受力时产生的混凝土劈裂问题,从而避免扩底型锚栓因原混凝土柱的劈裂导致的松动、脱落等问题,确保了扩底型锚栓固定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扩底型锚栓上固定混凝土梁形成新的悬臂梁结构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钢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紧固结构还包括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与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原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个面,所述紧固钢板与所述角钢之间通过所述紧固钢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结构还包括纵向钢筋,所述扩底型锚栓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纵向钢筋、连接套筒和锚杆均设置有丝扣,所述纵向钢筋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锚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钢筋在竖直方向多排布置,相邻两排所述紧固钢筋之间间距在90毫米至110毫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底型锚栓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套筒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锚杆突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所述锚杆直径的5倍,部分所述锚杆突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所述锚杆直径的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套筒连接一个所述纵向钢筋,相邻两个所述纵向钢筋之间间距大于等于5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到所述第一侧面的最远距离为所述锚杆直径的12至16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底型锚栓为自扩底锚栓,所述锥形扩底体包括扩底刀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与所述原混凝土柱之间具有凿毛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钢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紧固结构还包括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与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原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个面,所述紧固钢板与所述角钢之间通过所述紧固钢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结构还包括纵向钢筋,所述扩底型锚栓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纵向钢筋、连接套筒和锚杆均设置有丝扣,所述纵向钢筋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锚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钢筋在竖直方向多排布置,相邻两排所述紧固钢筋之间间距在90毫米至110毫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底型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译聪邓东生吴张弛黄垒周自清徐锋张勋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