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取放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取放料机构及产品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弈产品的位置进行移动。
2、目前,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移动,由于人体肌肤与产品表面接触,容易造成产品的碰划压伤、脏污异色、手印、水汗渍等情况,使得产品良率较低。
3、因此,如何提高产品良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放料机构,以提高产品良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产品检测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取放料机构,用于取放产品,所述产品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产品朝向承载所述产品的载盘的一面,包括:
3、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底座及第一磁性部件,所述底座能够由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与所述产品定位连接,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4、取放组件,所述取放组件包括盖板、第二磁性部件及卸载单元,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卸载单元能够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由第一间距调整至第二间距;
5、其中,
6、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第一间距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能够产生第一磁吸力,所述第一磁吸力能够使所述取放组件与定位连接所述产品的所述定位组件连接;
7、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第二间距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
8、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底座包括:
9、能够贯穿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第一底座部;
10、能够与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面定位接触的第二底座部;
11、其中,
12、在所述取放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底座部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所述产品的间隙。
13、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底座部背向所述第二底座部的一面。
14、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底座为仿形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产品的贯穿孔内壁定位配合的外壁。
15、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第一底座部的外壁为倾斜面,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底座部的中心倾斜;
16、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第二底座部到所述第一底座部的排列方向。
17、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第二底座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部的两侧。
18、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盖板具有顶板部及沿所述顶板部的周向设置的侧板部,所述侧板部位于所述顶板部用于朝向所述产品的一侧;
19、所述顶板部与所述侧板部围成开口能够朝向所述产品的腔体;
20、在所述取放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底座部内嵌于所述腔体内。
21、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侧板部的内壁能够与所述第一底座部的外壁相配合。
22、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盖板还具有贯穿所述侧板部的开口槽;
23、所述开口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将所述侧板部分割为多个弹性壁。
24、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位于所述顶板部上。
25、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卸载单元包括:
26、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27、浮动按钮,所述浮动按钮能够贯穿所述盖板,所述浮动按钮的一端与所述卸料板连接,所述浮动按钮的另一端外露且能够被施加沿其另一端到其一端的压力,所述浮动按钮的压力能够带动所述卸料板推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盖板。
28、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卸载单元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浮动按钮能够在所述复位结构的带动下复位,使得所述卸料板远离所述底座。
29、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复位结构为套设于所述浮动按钮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动按钮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
30、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卸载单元还包括:
31、导向手柄,所述导向手柄能够通过盖板垫块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导向手柄的内部具有导向通道;
32、导向销,所述导向销与所述浮动按钮连接,所述导向销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内且沿所述浮动按钮的延伸方向导向配合。
33、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导向手柄背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定位凸台,所述浮动按钮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凸台。
34、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取放料机构还包括载盘支撑块;
35、所述载盘支撑块具有能够与承载所述产品的所述载盘可拆卸连接的卡扣结构,所述载盘支撑块能够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底座配合定位。
36、可选地,上述取放料机构中,所述底座用于背向所述取放组件的一面具有定位槽,所述载盘支撑块具有能够嵌入所述定位槽内的支撑块主体。
3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产品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构及取放料机构,所述取放料机构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取放料机构。
38、可选地,上述产品检测设备中,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对所述取放料机构拿取的所述产品检测;
39、和/或,所述产品检测设备还包括上料传输线机构,所述取放料机构能够将所述产品由所述载盘转移至所述上料传输线机构;
40、和/或,所述取放料机构能够将检测合格的所述产品转移至托盘。
41、可选地,上述产品检测设备中,所述产品检测设备的上料传输线机构用于承载所述产品的工作忙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位组件相配合且用于定位所述产品的定位结构。
42、可选地,上述产品检测设备中,所述产品检测设备还包括下料传输线机构;
43、所述取放料机构能够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4、其中,
45、在所述取放料机构拿取的所述产品被所述检测机构检测为合格的状态下,所述取放料机构处于第一状态且能够将所述产品以第一放置状态转移至所述下料传输线机构;
46、在所述取放料机构拿取的所述产品被所述检测机构检测为不合格的状态下,所述取放料机构处于第二状态且能够将所述产品以第二放置状态转移至所述下料传输线机构,所述第一放置状态与所述第二放置状态不同。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放料机构,在取放产品2的过程中,无需直接接触产品,实现了无触碰取放料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人体肌肤与产品表面接触,从而降低产品的碰划压伤、脏污异色、手印、水汗渍等情况,有效提升了产品良率。
48、本技术提供的产品检测设备,具有与上述取放料机构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放料机构,用于取放产品(2),所述产品(2)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产品(2)朝向承载所述产品(2)的载盘(3)的一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20)位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背向所述第二底座部(112)的一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为仿形底座(110),所述第一底座部(111)具有能够与所述产品(2)的贯穿孔内壁定位配合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外壁为倾斜面,其沿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中心倾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部(11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具有顶板部(211)及沿所述顶板部(211)的周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212)的内壁能够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外壁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还具有贯穿所述侧板部(212)的开口槽(212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220)位于所述顶板部(211)上。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单元(230)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单元(230)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浮动按钮(232)能够在所述复位结构的带动下复位,使得所述卸料板(231)远离所述底座(11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为套设于所述浮动按钮(232)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动按钮(232)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210)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单元(230)还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手柄(233)背向所述盖板(210)的一侧具有定位凸台(2331),所述浮动按钮(23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凸台(2331)。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机构还包括载盘支撑块(300);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用于背向所述取放组件(200)的一面具有定位槽,所述载盘支撑块(300)具有能够嵌入所述定位槽内的支撑块主体(310)。
18.一种产品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构及取放料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机构(1)为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取放料机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产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对所述取放料机构(1)拿取的所述产品(2)检测;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产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检测设备的上料传输线机构(4)用于承载所述产品(2)的工作忙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定位组件(100)相配合且用于定位所述产品(2)的定位结构(41)。
21.如权利要求18、19或20所述的产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检测设备还包括下料传输线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放料机构,用于取放产品(2),所述产品(2)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产品(2)朝向承载所述产品(2)的载盘(3)的一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120)位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背向所述第二底座部(112)的一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为仿形底座(110),所述第一底座部(111)具有能够与所述产品(2)的贯穿孔内壁定位配合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外壁为倾斜面,其沿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中心倾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部(11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具有顶板部(211)及沿所述顶板部(211)的周向设置的侧板部(212),所述侧板部(212)位于所述顶板部(211)用于朝向所述产品(2)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212)的内壁能够与所述第一底座部(111)的外壁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还具有贯穿所述侧板部(212)的开口槽(212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220)位于所述顶板部(211)上。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取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单元(230)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峰,滕焕波,汤旭,高圣杰,李云龙,王论,兰宁,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科技山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