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4973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3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顶部和底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圆管,固定框内部的顶端设有导风罩,圆管的内部设有散热组件,固定框的四个表面均开设有出风槽,出风槽的内部设有通风组件;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杆,支杆固定安装在圆管的内壁;通过在上下圆管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配合两个电机以及风扇和导风罩的设置,同时两个风扇的旋转叶片旋向相反,进而便于使得其中一个旋转的风扇进行抽风作业,另一个风扇实施排风作业,形成一个通风通道,提高内部蓄电池自身的散热效果,使得电池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散热降温,保证电池组件的散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具体为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


技术介绍

1、蓄电池是一种贮存化学能量,在需要时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现有的蓄电池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热量,如果不能较好的疏导出去,容易对蓄电池使用寿命产生较大影响。

2、其中申请号为“cn202020606638.0”所公开的“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包括蓄电池主体,所述蓄电池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正极,所述正极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所述蓄电池主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出风口,所述蓄电池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直角支架,所述蓄电池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扇形通风口,所述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小型转轴,所述小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风扇叶,所述立柱的两侧设置有凹型支架,所述凹型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组件”,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立柱、小型转轴、风扇叶、扇形通风口与防尘出风口,在使用者使用蓄电池时,立柱上的小型转轴立即开始转动,同步带动风扇叶,将气流由下端扇形通风口吸入设备内部并向上吹去,气流经由凹型支架与电池组件间形成的开口向两侧吹出,再从两侧的防尘出风口吹出,将电池组件产生的大量热量带走。

3、但是上述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通过风扇叶的旋转通过两侧处的防尘出风口处吹出散热,但是电池组件的顶部临近蓄电池处缺乏散热设置,可能导致电池组件的顶部其散热效果受到影响,影响电池组件的散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具备提高内部蓄电池自身的散热效果,使得电池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散热降温,保证电池组件的散热作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和底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圆管,所述固定框内部的顶端设有导风罩,所述圆管的内部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固定框的四个表面均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的内部设有通风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杆,所述支杆固定安装在圆管的内壁,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设有风扇,两个所述风扇的旋转叶片旋向相反,所述固定框的表面设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第二散热翅片。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管的顶部设有检修管,所述检修管的内部通过两个磁铁块卡合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有第一防尘出风网,所述检修管的内部开设有与磁铁块相匹配的磁铁槽,所述检修管与磁铁块之间磁性连接,所述第一防尘出风网的表面设有拉帽。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第二防尘出风网,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设置在出风槽的一侧,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大于出风槽的尺寸。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的两侧均设有薄铁板,所述薄铁板的一侧磁性连接磁铁板,所述磁铁板的一侧与固定框的表面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修管的底部设有插接铁柱,所述圆管的顶部开设有与插接铁柱相匹配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部设有磁铁片,所述插接铁柱与磁铁片磁性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电机与导风罩的出口处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所述风扇位于导风罩的顶部。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两边侧设有两个l型安装条,所述l型安装条的两个边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易于散热的蓄电池,通过在上下圆管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配合两个电机以及风扇和导风罩的设置,同时两个风扇的旋转叶片旋向相反,进而便于使得其中一个旋转的风扇进行抽风作业,另一个风扇实施排风作业,形成一个通风通道,提高内部蓄电池自身的散热效果,使得电池组件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散热降温,保证电池组件的散热作用,同时在固定框处设置的通风组件以及在固定框、安装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进而便于对电池组件处的四个表面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提高了该蓄电池自身的散热效果。

12、2、该易于散热的蓄电池,通过设置的磁性连接的检修管,便于将检修管进行安装与拆卸,方便对圆管内部的风扇表面附着的少量灰尘进行清理维护,通过磁性连接的第一防尘出风网和第二防尘出风网,方便起到通风防尘的作用,同时便于对第一防尘出风网和第二防尘出风网进行拆卸,便于后期的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部和底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内部设有圆管(3),所述固定框(1)内部的顶端设有导风罩(4),所述圆管(3)的内部设有散热组件(5),所述固定框(1)的四个表面均开设有出风槽(10),所述出风槽(10)的内部设有通风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3)的顶部设有检修管(506),所述检修管(506)的内部通过两个磁铁块(509)卡合连接有固定环(507),所述固定环(507)的内部设有第一防尘出风网(508),所述检修管(506)的内部开设有与磁铁块(509)相匹配的磁铁槽(511),所述检修管(506)与磁铁块(509)之间磁性连接,所述第一防尘出风网(508)的表面设有拉帽(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9)包括第二防尘出风网(901),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901)设置在出风槽(10)的一侧,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901)大于出风槽(10)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901)的两侧均设有薄铁板(902),所述薄铁板(902)的一侧磁性连接磁铁板(903),所述磁铁板(903)的一侧与固定框(1)的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管(506)的底部设有插接铁柱(504),所述圆管(3)的顶部开设有与插接铁柱(504)相匹配的插接孔(505),所述插接孔(505)的内部设有磁铁片,所述插接铁柱(504)与磁铁片磁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电机(502)与导风罩(4)的出口处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所述风扇(503)位于导风罩(4)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设有电池组件(11),所述电池组件(1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安装柱(8),所述安装柱(8)的一端与固定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两边侧设有两个L型安装条(12),所述L型安装条(12)的两个边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部和底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内部设有圆管(3),所述固定框(1)内部的顶端设有导风罩(4),所述圆管(3)的内部设有散热组件(5),所述固定框(1)的四个表面均开设有出风槽(10),所述出风槽(10)的内部设有通风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3)的顶部设有检修管(506),所述检修管(506)的内部通过两个磁铁块(509)卡合连接有固定环(507),所述固定环(507)的内部设有第一防尘出风网(508),所述检修管(506)的内部开设有与磁铁块(509)相匹配的磁铁槽(511),所述检修管(506)与磁铁块(509)之间磁性连接,所述第一防尘出风网(508)的表面设有拉帽(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散热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9)包括第二防尘出风网(901),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901)设置在出风槽(10)的一侧,所述第二防尘出风网(901)大于出风槽(10)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发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能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