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儿童医护,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x光一般是指x线检查,新生儿进行该项检查多是作为诊断肺炎、骨折等疾病的诊断,但是x光有一定的辐射性,而且新生儿对辐射可能相对来说更加敏感,如果反复多次进行照射,可能会增加辐射量,容易导致新生儿身体当中的细胞或者组织受到明显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
2、但是上述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技术使得x光对新生儿的伤害非常大,而以往在进行拍摄时,医护人员会使用铅板或者防辐射屏风立在新生儿护理床四周,以此格挡x射线辐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将三块铅板或者防辐射屏风搬运过来,此过程比较耗时费力,而且需多个医护人员出力,所以特提出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具备快速对新生儿放射保护的优点,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以往在进行拍摄时,医护人员会使用铅板或者防辐射屏风立在新生儿护理床四周,以此格挡x射线辐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将三块铅板或者防辐射屏风搬运过来,此过程比较耗时费力,而且需多个医护人员出力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包括塑料板、两个安装槽、u形板,连接槽和u形防辐射玻璃,所述安装槽开设于塑料板内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塑料板的顶部与u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开设于u形板的前侧,所述u形防辐射玻璃固定连接于连接
3、用于使塑料板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槽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万向轮配合使用的穿孔,所述万向轮的底部穿过穿孔并与地面接触;
4、用于对塑料板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安装槽的内腔。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顶部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挤压框,且挤压框的顶部做倒角处理,所述挤压框靠近螺杆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腔,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当需要移动塑料板时,开启两个双轴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会带动螺纹连接的挤压框移动挤压配合板,这时挤压框产生的挤压力会带动配合板上升,配合板上升会带动塑料板上升。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配合板,且配合板的底部做斜面处理,所述配合板的顶部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配合板,因为配合板和挤压框相对的一侧都做了倾斜处理,这样挤压框挤压配合板时,配合板就会上升带动塑料板上升。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t形板,所述t形板的顶部与挤压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t形槽和t形板,挤压框移动时,t形槽和t形板可以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固定,这样t形板可以对挤压框的移动位置进行控制,这样螺杆旋转时,挤压框就不会发生旋转。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表面套设有控制管,所述控制管的顶部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控制杆和控制管,塑料板在上升移动时,控制管和控制杆可以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定位,这样固定板不会带动万向轮胡乱移动。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u形板后侧左侧和右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垫,且防撞垫的材质的为硅胶,通过设置防撞垫,使用者在推动塑料板移动时,万一u形板撞击到墙面,这样防撞垫可以减少冲击的压力,这样u形板上固定的u形防辐射玻璃不会发生破碎。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u形板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所述u形把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设置u形把手和防滑垫,当需要推动塑料板移动时,u形把手方便使用者推动,而防滑垫可以增加手掌与u形把手之间的摩擦力,手掌不会发生打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槽、u形板、连接槽、u形防辐射玻璃、移动组件、万向轮、固定板、穿孔和升降组件的配合使用,当医护推车处于塑料板中间位置后,即可开启双轴电机使其螺杆反转,这时挤压框回到原处,这时塑料板就会下降与地面接触,随后x光照射时u形防辐射玻璃即可保护病房内其余新生儿不被x射线损害健康,解决了以往在进行拍摄时,医护人员会使用铅板或者防辐射屏风立在新生儿护理床四周,以此格挡x射线辐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将三块铅板或者防辐射屏风搬运过来,此过程比较耗时费力,而且需多个医护人员出力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包括塑料板(1)、两个安装槽(2)、U形板(3),连接槽(4)和U形防辐射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开设于塑料板(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塑料板(1)的顶部与U形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4)开设于U形板(3)的前侧,所述U形防辐射玻璃(5)固定连接于连接槽(4)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双轴电机(71),所述双轴电机(71)的顶部与安装槽(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72),所述安装槽(2)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挤压框(73),且挤压框(73)的顶部做倒角处理,所述挤压框(73)靠近螺杆(72)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杆(72)配合使用的螺纹孔(74),所述螺杆(72)螺纹连接于螺纹孔(74)的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框(7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配合板(8),且配合板(8)的底部做斜面处理,所述配合板(8)的顶部与安装槽(2)内壁固定连接。
4.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的表面套设有控制管(12),所述控制管(12)的顶部与安装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3)后侧左侧和右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垫(13),且防撞垫(13)的材质的为硅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3)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14),所述U形把手(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包括塑料板(1)、两个安装槽(2)、u形板(3),连接槽(4)和u形防辐射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开设于塑料板(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塑料板(1)的顶部与u形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4)开设于u形板(3)的前侧,所述u形防辐射玻璃(5)固定连接于连接槽(4)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双轴电机(71),所述双轴电机(71)的顶部与安装槽(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72),所述安装槽(2)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挤压框(73),且挤压框(73)的顶部做倒角处理,所述挤压框(73)靠近螺杆(72)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杆(72)配合使用的螺纹孔(74),所述螺杆(72)螺纹连接于螺纹孔(74)的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放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框(7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配合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向男,李桂芳,谢艳慧,褚金博,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