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的,尤其涉及一种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变革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焦点和核心。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安全的目的,每一个直流充电枪都配备有电子锁,以防止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出现带电拔枪。但在直流充电桩出现异常断电或停电时,直流充电枪的枪头无法直接拔出,从而导致电动车充电结束后,电动车不能直接离开。
2、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集成芯片的方式,对电子锁的状态进行检测,然而,采用集成芯片检测的方式结构繁杂,导致检测失效率高,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成本。且电子锁在异常断电后,由于电机不能及时的将锁片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导致电子锁保持锁止状态,无法恢复到解锁状态,从而导致充电枪无法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及充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充电桩掉电后,充电枪无法直接拔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应用于充电设备,其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电子锁、控制器和直流充电桩,所述直流充电桩用于提供电压信号,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出模块、储能模块和掉电控制模块;
3、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和所述掉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掉电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均用于接收所述电压信号;
5、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第二驱动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6、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在所述直流充电桩掉电时,基于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掉电控制模块输出第三驱动信号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以使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根据所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
7、可选的,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
8、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掉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均与所述电子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所述第二输出单元还均接收所述电压信号;
9、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接收高电平信号,并基于所述高电平信号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正压输出,以使所述电子锁根据所述正压锁定;
10、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接收高电平信号,并基于所述高电平信号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负压输出,以使所述电子锁根据所述负压解锁。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
12、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接收电压信号,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用于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电压信号,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13、可选的,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二极管d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开关管q4、开关管q5和开关管q6;
14、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6与直流充电桩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7与所述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q6的控制端和所述电阻r8连接,所述电阻r8还与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与直流充电桩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6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6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15、可选的,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还包括保护单元;
16、所述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连接,所述保护单元还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连接;
17、所述保护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进行eds防护。
18、可选的,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磁珠l1、磁珠l2、tvs管d4和tvs管d5;
19、所述磁珠l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磁珠l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tvs管d5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磁珠l1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磁珠l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磁珠l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tvs管d4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磁珠l2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
20、可选的,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
21、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充电桩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掉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均与所述电容c1并联。
22、可选的,所述掉电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开关管q7、开关管q8和二极管d6;
23、所述开关管q7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开关管q7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9、所述电阻r11与所述开关管q7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阻r9还通过所述电阻r10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11还与直流充电桩连接,所述开关管q7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2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13与所述开关管q8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8的控制端还通过电阻r14与接地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8的第一端与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开关管q8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24、可选的,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还包括防倒流模块;
25、所述防倒流模块分别与直流充电桩和储能模块连接;
26、所述防倒流模块用于在所述直流充电桩掉电瞬间,防止所述储能模块中的电流流入所述直流充电桩;
27、其中,所述防倒流模块为二极管d2;
28、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直流充电桩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连接。
2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设备,其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电子锁、控制器和直流充电桩,所述直流充电桩用于提供电压信号,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出模块、储能模块和掉电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二极管D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开关管Q4、开关管Q5和开关管Q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还包括保护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开关管Q7、开关管Q8和二极管D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还包括防倒流模块;
10.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设备,其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电子锁、控制器和直流充电桩,所述直流充电桩用于提供电压信号,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出模块、储能模块和掉电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二极管d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开关管q4、开关管q5和开关管q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电解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解锁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金雨,蒋中明,谷鹏,杨益,谭英杰,左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