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用的容器或者器皿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微流控芯片技术被称为芯片上的实验室,可将实验中的各个环节集成在一张芯片上。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试剂使用量小、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2、现有微流控芯片存在以下问题:(1)进入反应腔的液体样本容易先进入排气流道,将排气流道堵塞,导致反应腔内的部分气体无法排出,形成气泡。(2)随着反应腔内的冻干球与液体样本接触并溶解,在反应腔内产生中空,形成大气泡,影响检测结果。期间,因加样或者冻干球溶解在液体样本中形成的小气泡也会朝大气泡汇聚,进一步影响检测结果。(3)现有微流控芯片中,少有用于时序控制的分流结构,导致各分叉流道的进液先后顺序难以确定,使得各分叉流道上的反应腔进液时序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装置,其目的主要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进入反应腔的液体样本容易先进入排气流道,将排气流道堵塞,导致反应腔内的部分气体无法排出,形成气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设置有至少一反应单元的芯片本体,上述反应单元包括沿液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引流槽、反应腔和排气流道;上述引流槽沿反应腔的切线延伸设置于反应腔的底部侧壁,且引流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位于切线的两侧。
4、进一步,上述第二侧壁靠近反应腔的一端设有圆弧段,且圆弧段的凹面朝向反应腔的中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设置有至少一反应单元(15)的芯片本体(1),所述反应单元(15)包括沿液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51)、引流槽(152)、反应腔(153)和排气流道(15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152b)靠近反应腔(153)的一端设有圆弧段(152b-2),且圆弧段(152b-2)的凹面朝向反应腔(153)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53)的顶部侧壁朝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截流槽(154),且截流槽(154)的另一端连通于排气流道(155);所述截流槽(154)包括沿液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直筒段(154-1)和渐变段(154-2),所述渐变段(154-2)的宽度沿液流方向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设有分液腔(13),分液腔(13)的顶部设有主流道(12),分液腔(13)的底部设有第二分叉流道(142),并在第二分叉流道(14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分叉流道(141),且第一分叉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叉流道(142)远离分液腔(13)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分叉流道(143),两所述第三分叉流道(143)与两所述第一分叉流道(141)环状分布设置成一个环形,并在第三分叉流道(143)与第一分叉流道(141)之间形成分界线(e2);若干所述反应单元(15)环状分布设置于该环形的内侧,且与第一分叉流道(141)相连通的反应单元(15)位于分界线(e2)的上方,与第三分叉流道(143)相连通的反应单元(15)位于分界线(e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道(155)远离反应腔(153)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气孔(1551),若干第一排气孔(1551)环状分布设置成两个环形,且相邻两所述第一排气孔(1551)位于不同环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设置有加样腔(11),所述加样腔(11)的加样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固设有塞体(2),所述塞体(2)可活动地密封贴合于加样腔(11)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的内顶面固设有凸台(31),该凸台(31)设有安装孔(311),所述塞体(2)设有卡接件(21)和环形翻边(22),所述卡接件(21)卡接于所述安装孔(311),环形翻边(22)的外周面密封贴合于加样腔(11)的内侧壁。
9.一种体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单元和结构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所述反应单元用于检测反应腔(153)内的液体样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设置有至少一反应单元(15)的芯片本体(1),所述反应单元(15)包括沿液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51)、引流槽(152)、反应腔(153)和排气流道(15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152b)靠近反应腔(153)的一端设有圆弧段(152b-2),且圆弧段(152b-2)的凹面朝向反应腔(153)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53)的顶部侧壁朝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有截流槽(154),且截流槽(154)的另一端连通于排气流道(155);所述截流槽(154)包括沿液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直筒段(154-1)和渐变段(154-2),所述渐变段(154-2)的宽度沿液流方向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设有分液腔(13),分液腔(13)的顶部设有主流道(12),分液腔(13)的底部设有第二分叉流道(142),并在第二分叉流道(14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分叉流道(141),且第一分叉流道(141)的宽度小于第二分叉流道(142)的宽度;所述分液腔(13)的左、右侧壁呈八字形排布,且底部在第一分叉流道(141)与第二分叉流道(142)之间呈阶梯状;所述第二分叉流道(142)和第一分叉流道(141)都连通有若干所述反应单元(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叉流道(142)远离分液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张誉琳,郑喆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